陈玉兵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更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性目标。而能够肯定的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是和人格完善、价值观践行等项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它更强调了基于思想品德角度对社会与生活方方面面的审视,继而使学生提升兴趣,强化品质,拥有足够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增强对于国家、民族的亲切感以及对于民主、法治的认同感,并形成卓越的心理品质。而核心素养的这些指向目标,无一不与学生深度学习需要若合符节,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亦是对学生深度学习需要的照应,可以说是一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路径与手段。为此,教师需要从问题引导、互动协调、情境模拟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用以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养成条理清晰、循序渐进。
一、问题引导
借助问题引导的办法,带动学生增强社会观察水平,可以使之在感知过程中强化核心素养。而教学是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培养,对于思品学科来说,能力多数指向了对社会实际问题的观察。该项能力是一种目标性和计划性较强的知觉,是一种个体接受现实的主动认知,它并非学生先天生成的,而是要借助教师的恰当引导。问题的引导则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学生心里自发生成的问题固然可贵,也很难得,而来源于教师的外部提问则可以在很多时候成为思维发生发展的源点。在思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提问的方式来促进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如果将问题设置得恰如其分,学生的欲望便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由此进入深入学习状态。比如《情系祖国》这部分知识,涉及我们国家当前阶段的历史任务的内容,教师便可以首先播放多媒体资料《可爱的中国》,继而给出问题任务:“刚才同学们欣赏到的是方志敏对未来中国的畅想,他理想中中国的样子,今天很多已经成为现实。那根据大家的观察,你的中国梦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便会得到各自的答案,有些学生认为人民的钱越来越多,有些學生认为中国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好,有些学生认为中国的国防力量更强,等等。由此,教师做出总结:“综合大家的愿望,我们可以说当前中国的历史任务是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使国家走向现代化。”
二、互动协调
教师协调课堂互动氛围,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思维的方法,从而在碰撞交流中掌握核心素养方面的知识、能力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依然处在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状态,所以他们的思维难免有时会有些片面,是非此即彼的,因此容易陷入到极端想法中去。教师使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可以使其在深度学习中恣意遨游,更容易达到核心素养要求。为此,在思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讨论交流的办法促进学生激荡各自的思维,实现思维能力的飞跃发展。比如在接触到科学技术与现代化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大家认为科学技术是不是非常重要?它重要或者不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请举出实例加以论证。”对于这种问题,如果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学生便会进行自然的交流和讨论,交流讨论过后,各组学生会给出讨论结果,例如,一组学生认为:科学技术会让生活更加方便,像从马车到汽车再到飞机,使人们的出行产生了质的变化。二组学生认为:科技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三组学生认为:科学技术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可是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烦恼,像食品安全问题、信息诈骗问题,不容忽视。而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使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朝深度化方向发展,让大家可以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科学技术的问题。由此,各小组会得出更有深度,也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思考结果,比如关于前面提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学生便会反思,这究竟是科学技术进步所产生的问题,还是人类行为所产生的问题,这就如同一把刀,既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伤人,伤人的主体是人,并不是刀本身,食品安全给人带来负面影响,并不是食品工业进步所致,而是人类自我管理出现了偏差。总之,学生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指点,利用辩证方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审视和分析,可以说是认知结构上的巨大进步,同时也将有助于其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完善。
三、情境创设
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同时,对于市面上的流行性事物往往能够给予关注,这也是初中思品核心素养教学的优势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课堂知识的讲解紧密结合学生所熟悉并有过切身体验的生活实例,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比如在接触经济学知识时,如果单纯进行理论讲解会让学生无法接受,教学效果不佳,此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入学生熟知且实际经历过的实例,例如:利用多媒体播放工具为学生播放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店面广告等,然后,向全体学生发问。
另外,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对目标任务做出更及时而准确的判断,在体验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效果也将愈加突出。特别是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日益多元的价值观念时,要求学生做出合理的道德判断、行为选择,就一定要给其必要的具体情境,使之得以借此实现积极思考,即在情境里面体验,在体验过程中感悟,由感悟推动践行,这可以说是初中思品教育培养的一种基本做法。比如在接触到共同建设和谐社会有关内容时,教师即可以给出相应的情境设计,使之完成模拟情境之下的任务。教师可以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展开此问题,以小见大地过渡到和谐社会建设题目上来。为此,教师先给出新闻材料“融不进的学校”,说的是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学生入学差异的问题。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户籍的学生家长、学校负责人、政府官员、教育专家等角色,要求他们从自身角色出发,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不是应当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这个问题加以分析与讨论。这样的情境模拟方法摒弃了传统教学时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病,学生在即时性和冲突性的环境中,有了深度参与讨论的心理动向,因此能够很快认识到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发展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他们也就更应享受到当地同等的教育资源。而在面对接下来本地教育资源总量有限,不能满足全部成员对教育的需求这一矛盾问题时,大家的讨论变得更加激烈,他们开始深度反思这种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及合理化解决途径,最终引发了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课堂教学至此达到高潮。应当说,道德建设是一种非常情境化的教学任务,情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完善,会使学生价值判断及行为选择趋于理性。因此,如果缺少具体情景,道德教育便难免有教条之感,只有在情境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才能成为学生深度学习的一种重要辅助力量,对促成核心素养目标实现极有帮助。
如上所述,核心素养是知识接受者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与基本素养的总和,提及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正是要照应学生深度学习的需求,这也因此成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关键性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师需要从课程改革的基本点出发,努力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同时对自身修养加以锤炼,积极促进学生投入到对社会、生活、学习的全方面关注中去。只有这样,方有可能达到思品核心素养的目标,给深度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