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探究

2017-08-29 11:28王景丽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指导意义高中生课外阅读

王景丽

【摘 要】阅读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也是语文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部分。本文以校本调查资源为基础,针对本校高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出现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对高中生课外阅读指导意义进行了探究,旨在思考更好地提高高中生课外阅读的阅读效果,达到课外阅读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高中生;课外阅读;指导意义

高中生课外阅读一直是高中教学研究重点关注的部分。其中语文课外阅读更是课外阅读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的高考考查力度也有所加大。文学类的小说和实用类的传记尤为突出,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现代文、古文类的阅读,可见考查阅读任务之重。在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有更大的提高,而卓有成效的课外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1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

1.1当前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总体情况

课外阅读如此重要,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并非一蹴而就。结合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总体情况可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颁布后,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以粤教版为例,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本都选入了不少名家名作,包括古今中外的小说和散文等,这些作品都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媒介,可见优秀作品对高中生学习的重要性。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要求也有明确的阐述,“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1]近年来广东高考的阅读部分小说和传记阅读由选做到必做,考查阅读能力的力度加大,这对课外阅读有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一般高中学校有其课外阅读任务,不少学生本身对此也颇为重视,以本校廉江三中为例,针对高一高二年级的阅读调查问卷中显示:喜欢阅读课外书的高一学生占65%,高二学生占63%,其中文学类高达83%。尽管如此,阅读效果却不够理想,虽然每月阅读量达0~3本占了78%,高二达到81%,数据看似颇高,但在实际对学生的综合考察中不难发现,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积累和运用、感受和鉴赏以及思考能力方面并不比一般不读或者少读课外书的学生来得更加优秀或者突出,这反映了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效果的不如人意。

1.2当前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情况分析

高中阶段课外阅读的积累能让学生课内的阅读理论和方法得以实践和扩展,同时能够获得更多丰富的知识和内蕴文化,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此举不仅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精神品格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基础,因此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不容忽视。

而在实际的调查报告中发现,教师影响学生阅读的比例在高一只占30%,高二个人因素影响阅读高达92%,同时高一和高二学生依据个人喜好选择书籍达到半数以上。这些数字显示,教师若要有效跟踪落实学生的阅读效果较难实现,缺乏有效的跟踪指导和评价,对于学生本身或者教师来说都是很难做到准确评价课外阅读对学生产生的作用。综上可见,高中生课外阅读指导形势不容乐观。

2高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

2.1促進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多看课外书籍不可。课本,只是举出一些例子,以便指示、说明罢了”[2]可见课外阅读影响之大。高中课外阅读要符合学生学习阶段的身心发展,这是结合课内阅读教学的一种需要,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接受“不仅蕴着含精神智慧,也流溢着‘真、‘善、‘美的优质文化” [3]等积极情感影响的重要渠道。若能在教师更具专业性的要求和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懂得自主阅读,而且有利于培养其独特的感悟能力,使其个性化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写作和表达能力上到新的台阶。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学习形式,对于促进学生个性阅读十分有利。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就曾经说过自己得之于课外阅读的知识就占据70%之多。可见,学生在阅读课外作品时得到正确的指导,对于形成个性化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和精神素养

从语文角度来看,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使人进步,优秀作品的影响更毋庸置疑。如果能够正确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积累更多的素材,掌握把握中心主题、提高思辨能力等阅读技能,必定能提高学习和交流水平。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教师的点拨之后,潜移默化地把阅读技能加以练习,即使是一般层次的高中生,也能达到培养语文素养的目标,这样的课外阅读大有裨益。

广泛的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有长远的意义。对于本校基础普遍薄弱的学生而言,若要通过较少的阅读量来获得更多优秀的精神养分,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更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辅助。本校高中生多为住校生,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居多,课外阅读条件相对有限,尽管现在学生有了更多的渠道进行课外阅读,但很多学生的课外读物是网络文学居多,虽然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是这些作品无论是文学题材、文学思想还是文笔技巧都远不如优秀书籍带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大,甚至产生消极作用。而学生阅读时也是走马观花,造成审美能力滞后,长期以往会造成学生思想的僵化和思维的局限。尽管课外阅读有包容性,但若只从网络上获得一些较为零碎的思维、混乱的知识则局限性太大。在重要的高中学习阶段,如果因为没有正确的阅读指导而失去更大的进步空间,对于学生本身和教师而言都是一种损失。

阅读优秀作品的好处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精神文化素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也应大力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的中外作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先进的思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个人精神境界,使课外阅读真正为其成长提供养分,使其形成更加健康、健全的人格。

2.3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教师通过利用课内或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如通过进行文学知识竞赛和系列文学知识讲座,在课内对课外阅读技巧进行有效指导和交流,跟踪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能大大增强了课外阅读的效果。通过“‘课外阅读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和‘摘录整理” [4]等多种跟踪形式发现,课外阅读指导取得一定成效。学生可以读到更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和汲取更加优秀的文化思想精华,训练出更活跃的思维能力,达到课外阅读指导的目的。

通过对学生平时学习的检测,各类征文和竞赛等形式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被激发,除了增强阅读的自信心,还提高了自身的阅读兴趣和品位。这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更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综上所知,通过有效地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也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3结语

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需要立足校园本身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跟踪指导,使学生阅读效果最大化。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精神素养,形成更加丰富优秀的校园文化,甚至为本土文化作出贡献,都有深远的意义。并且,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要求教师本身具备更高的阅读水平,才能在指导学生时更有针对性,此举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因此,高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和意义值得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定远.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6

[3]何玉华.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策略探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5,11

[4]何玉华.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策略探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5,23

猜你喜欢
指导意义高中生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多与少
多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