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舞台道具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2017-08-29 19:01任红珂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道具演员舞蹈表演

【摘 要】道具在舞台表演中占领着重要的地位,如果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那么道具就可以说是舞台上除演员以外“又一群不可缺少的静态演员”。

【关键词】舞蹈表演;道具;演员;艺术

道具是舞台表演中所用的家具、器皿以及其他一些生活用具的通称。舞台道具按其体积,分为大道具与小道具。大道具有桌椅、沙发、柜子、屏风等,小道具有电话、花瓶、茶杯、食物等。按照道具的使用性质,又可分为装饰道具(如门帘、屏风、吊灯等)、手执道具(如挎包、皮箱、手槍、扇子等)、消耗道具(如食物、香烟、需要在舞台上当众摔碎的碗及盘等)、实用道具(如桌、椅等需要负重的道具)等。舞台道具的设计风格和布景、灯光、服装的风格是一致的。在舞台表演中使用道具时,最重要的是发挥它的特定作用,让戏剧表演效果更为形象,增加舞台表演的气氛,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一、在舞台表演中凸显了道具的作用

1.塑造人物形象

舞台演出中只要有演员出现,就会有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演员的化妆是为了模仿、再现、美化或装扮剧中角色。景物造型的大道具也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天水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创排的话剧《邓宝珊将军》中的房间布景,房中摆设,都在体现主人公邓宝珊将军生活空间、身份特点的同时,为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营造剧情氛围,创造剧情表演空间

舞美道具在舞台表演中为营造剧情氛围提供了必要的视觉感官和表现支点。在16世纪莎士比亚戏剧表演中,舞台上一般都不设道具布景,演员的上下场口也是基本固定的。而到了当代的舞台戏剧表演阶段,写实戏剧要求为演员提供符合生活逻辑的支点。如门、窗、桌椅、树墩等,都是话剧《邓宝珊将军》中场景再现,剧情空间凸显不可或缺的舞美道具所使用的手段。

3.表现动作发生的环境和地点

舞台戏剧动作大都发生于某个具体环境中,人物也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和活动。在话剧《邓宝珊将军》中榆林的场景设置,再现了邓宝珊将军当年在陕西榆林一带驻军守边的生活场景。由泡沫加工制作的大型道具山坡,则再现了剧情中邓宝珊及家人与当地老百姓深情话别时的感人场景等等。

4.道具蕴含着丰富的寓意

我们知道,没有被赋予意义的道具在戏剧舞台中就是摆设装饰,这是最浅层的道具使用能力。真正要寻找的是,如何让道具融入到舞台造型中,这种融入不是简单地把道具放在舞台造型里,而是使道具在舞台造型里产生一种投射作用,一旦道具进入,立即就被赋予一种新的意义。道具不管是选择或使用,最重要的是要和具体的戏相结合,为特定的表演场合服务,只要这样,道具才能展示它的特性、突出它的个性,真正发挥道具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

5.道具是丰富的想象与提炼

舞台道具在戏剧中可以跨时空跨距离。如:古代器具、桌椅板凳、兵器用具、生活用品等等。都可以按照古代的具体物品来设计,在参照考古资料的同时,加入丰富的想象和提炼。但是,一定要尊重历史,道具在展现古代物品的精美感的同时,还要求注重勾画出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图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悠久历史图案,绝对不能与其他民族的相混淆。另外,道具的上色、上漆也非常重要。在追求色彩的整体统一的同时,要注意漆面的光泽度绝不能与实物一样,必须选用水性的透明漆或胶等反光不是很强的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其主要目的是保护道具的外观,使之不易损坏,经久耐用。从远古社会的巫术活动开始,直至今日的高科技技术的运用,正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也正是由于文明的完善,才提升了人类生存的价值。时至今日,道具正以其丰富的想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6.道具可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独具匠心地运用“道具”,能使人物发出奇异的光彩。道具在作品中是人物内心情绪的外延,通俗地说它已经和人物合为一体,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道具必须同戏剧人物所要表现的时代、环境相适应和吻合,否则就会成为舞台上演员的累赘和负担,破坏了作品的主题和完整性。道具的构思和设计、应用和摆放,还要与舞台上的布景、灯光相统一,与演员的服装相和谐,这些东西运用得好、处理得妙,将会使演员尽快进入角色,投入表演,也会使观众感同身受、如临其境。

二、舞蹈中常用的道具现状分析

1.实物道具

道具是演员们在舞台上避免不了的实物词,它包括了灯光、舞美、服装和实物道具。可以这么说,道具能够让舞台更加具有生动实在的美感。

2.模擬乐器道具

以生活中的锅碗瓢盆等充当打击乐器,在舞台上为演员带来节奏等。有些道具是塑造舞蹈形象的重要因素,如:舞蹈《舂米》。内容:整个作品是没有任何音乐的,全部是以舞台上的道具来制造节奏。人们常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该节目的编导就大胆的尝试了新的手法来进行编创。此时的道具就完美的代替了音乐在舞蹈中的灵魂地位,也显示出了道具日益见长的重要性。这时的道具就成为表明舞蹈环境、渲染气氛的一个重要部分。

3.舞美灯光道具

舞美包括的了很多,下面我简要的介绍下。我们最常见的道具就是制造出的烟雾的干冰和空中飘落的“雪花”等等,除了这些还包括了服装、化妆、灯光、音响、幕布、字幕等道具。这些“道具”在任何作品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它们的存在再一次的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使其更加光芒四射、魅力无限,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亦是一种美轮美奂的意境。

4.创作性道具

我曾看过现代舞周中的一个作品,该导演所使用的道具很特殊。你一定想象不到,它就是大米。接连不断的大米从舞台中央一块纷纷洒落,舞者被包裹在其中起舞,那种视觉效果就犹如置身于水帘洞中,惟妙惟肖的意境,使得节目产生了及其巨大的创作性。内容:这是道具使用的一个创新点。这样道具又会成为舞台上表现生活、展现矛盾、推进剧情发展的媒介和刻画人物性格而离不开的辅助。

5.背景道具

道具烘托了舞蹈的主题。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虽然有一些辅助手段的支持,但是编创人员和舞蹈演员如果要准确而形象地表现舞蹈作品,有时必须借助道具的作用才能完成角色的定位与环境的提示。一面墙、一把雨伞、一把扇子、一条丝巾、一个斗笠等等都烘托和反映了编创者增强作品效果的意图,同时也烘托和提示了舞蹈者的角色身份以及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显示了此时此刻舞者所要表现的意境和心情。

6.服装、人物道具

从舞蹈形态学的角度上看,人体有节律的表情性运动的主要构成就是舞者自身“运动着的身体”,即舞者以自己的形体为基础来对作品进行表达,塑造美的形象,进而完成艺术的创造。如果这种表意想要达到更生动、更形象的效果,有时它需要运用一些道具来增强对观众视觉的冲击力,展示舞蹈的动态美。使得舞蹈的美感更容易被人们所欣赏。当然,舞蹈的表意性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活的积累不断进行着艺术的概括和提炼,从前到后,从圆体到方体。为了适应这种表意的提高,也必然对道具的使用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道具的表意要善于虚实结合,以实化虚,以虚表实,人物相通,力求形象与表意的统一,使舞者不仅在表演中能够融入舞台,还能够意味深长的让观众产生联想,融入其中。道具作为舞蹈的辅助手段,要想使舞蹈更加精彩纷呈,必须有效使用道具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和作品中出现,这样表意的功能也更加突出。

三、道具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1.道具对舞蹈作品的影响

从道具在舞蹈中的特点来说,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最大化地反映情节所处的特定时代、地域和民族特点,并且还可以极大地丰富和增强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使舞蹈所要展现的主题与内容更加形象和生动。道具是创作者审美情思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艺术要素多元复合的抢眼点。由此生发出相互补充的关系:一是道具与人物的关系;二是道具与舞蹈动作的关系;三是道具与音乐的关系;四是道具与服装的关系;五是道具与灯光的关系。

2.道具在舞蹈作品中的积极作用

道具在戏剧、话剧、歌剧等各种艺术表演中运用更为必须和重要。但是舞蹈有时同样需要借助道具来表现作品丰富的内涵和精彩。善于结合情节充分利用道具画龙点睛的作用,历来是舞蹈编创者重视和强调的。它有利于拓展舞者身体的动态和丰富舞者的表意。使得作品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而起到更加积极地作用。

舞蹈道具与舞蹈作品所要表现的时代必须相适应,否则就会变成累赘反而破坏了作品的主题和完整性。同时它又必须与环境、人物,以及舞者的角色和身份相协调。这时道具或大或小,或五彩缤纷,或厚实素淡.,都要浓妆淡抹总相宜才好。另外道具的构思和设计,应用和摆放,还要与舞台的舞美设计、灯光相统一。

总之,道具不是戏剧艺术的全部,应该是为了突出剧中人物和主题内容正确使用道具,让道具与戏剧语汇有机联系在一起,使道具为作品服务,而不是为了使用道具去摆弄道具,然后强加上某种内容和动机。舞台道具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戏剧的内容、精神相适应的舞台道具不但为戏剧表演锦上添花,更进一步衬托、深化戏剧所蕴含的思想和内容。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2]胡建生.道具在中外戏剧艺术中的运用[J].民族艺术研究,2001(10)

[3]赵林平.略论“道具”在蒙古舞中的文化象征性.

作者簡介:

任红珂(1981~),女,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中级职称,研究方向:舞台技术专业中的道具制作与设计,现就职于商丘市豫剧院,曾连续几年获得过“三八”红旗手,服装设计奖,河南省黄河戏剧奖金奖及个人道具奖等。

猜你喜欢
道具演员舞蹈表演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杂技艺术与音乐简析
道具在杂技节目中的作用分析
《琅琊榜》浅评
浅析道具在汉族民间舞中的功能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