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君
【摘 要】众所周知,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一个健康、科学的成长环境,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和生活当中,幼儿教师必须要寻找到最佳的培养路径,科学引导幼儿,树立起自理的生活观念,学会自己为自己服务,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本文将就幼儿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提升
一、引言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工作当中,幼儿教师必须要在教学当中更多地融入生活的影子,让幼儿感受到生活是需要靠他们自己努力的,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为自己服务,不可事事依赖家长和教师,必须要学会自己独立生活,力所能及地照顾好自己。以下是我的几点拙见。
二、创新和优化培养模式,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1.洗手
幼儿教师可以转换角色定位,让幼儿当老师,来教教师怎么洗手。先让幼儿尝试说出正确的洗手方式:首先,将左右袖子卷起;然后,冲湿双手,用肥皂认真搓洗;其次,冲净肥皂,轻甩三下,用毛巾把手擦干;最后,将袖子放下。教师要听从幼儿的安排和指挥,并且要多鼓励幼儿。
2.游戏
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加搓泡沫的游戏,和幼儿们一起玩起来,看谁的泡沫最多,这样,幼儿们必然会积极主动去洗自己的小手,潜意识当中也会逐渐养成自觉洗手的好习惯。
3.提问
幼儿教师在把幼儿领进教室之前,可以先问幼儿一个问题:进教室之前的第一件事应该是什么?并且要在潜移默化当中渗透洗手这个答案,进一步增强幼儿们洗手的意识。
4.亲吻
在幼儿们吃饭之前,幼儿教师可以默默观察,有哪几个幼儿是积极主动地去洗手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比如,多亲吻一下幼儿的小手,说上两句夸赞和表扬的话,这样一来,必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洗手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是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的。
三、穿脱衣服、绑松鞋带
1.儿歌
为了让幼儿们更快速高效地养成正确穿衣服、系鞋带的方式,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此编写出朗朗上口的儿歌:“头儿伸进帽子里,手儿伸进袖子里,腿儿伸进裤子里,小脚伸进袜子里,袜子伸进鞋子里,宝宝开始做游戏”、“小小鞋子摆摆好,看准左右伸进脚。用手拉紧小鞋带,小手分工记得牢。两节先后打得紧,我把鞋带系好了”。在幼儿们穿脱衣服和系鞋带的时候,要幼儿们背诵这样的儿歌,其必然会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印象。
2.比赛
幼儿教师可以和幼儿们来比赛,看谁穿的衣服最整齐,绑的鞋带速度最快。幼儿教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话语和竞赛的方式来调动幼儿们练习穿脱衣服的积極性,幼儿教师要下意识地放慢速度,同时,也要适当给予幼儿一些帮助,让学生们在比赛的过程中享受到满足感,当幼儿们已经掌握了正确的方式之后,幼儿教师在适时适当地提高对他们的要求。
四、整理物品
1.变魔术
在幼儿园里面,幼儿们必然会玩各种各样的玩具,幼儿教师不要总是帮助他们收拾,而是要教导幼儿们自己收拾好自己的玩具,把玩具摆放到原来的位置上面。在一开始,幼儿教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收拾,把玩具归置整齐,在一起收拾的过程中,要教会幼儿们收放玩具和用品的方法,久而久之,教师则可以借助变魔术的方式来调动起幼儿们整理物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幼儿教师说:我们来变个魔术吧,我把教室的门关上,看看一会再进来的时候,教室里面会不会变干净?幼儿们自然就会产生收拾的兴致,当幼儿们把教室收拾干净的时候,教师必须要表扬和鼓励幼儿们。
2.收拾碗筷
当前,我国的幼儿园都是全天制的,很多幼儿的一日三餐都会在幼儿园里面完成,所以,当幼儿们吃完饭的时候,教师不妨有意识地请幼儿们一起来收拾碗筷,让幼儿们学会自己刷碗筷,把洗过的筷子按照同一个方向摆放好,并且把筷子放回原来的位置上面,再把盘子和碗按照大小的顺序摞在一起。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奖励机制
1.在鼓励的基础上提升要求
幼儿因为受到年龄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方面都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局限性的,还处于非常幼稚的状态,所以,他们在刚刚开始参与劳动的时候,总是会呈现出比较慢的状态,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行为和想法不协调的状态,也会闯祸,但是,幼儿教师必须要坚持,不能因为幼儿的这种表现就不让幼儿们动手参与,相反,而是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来给幼儿们不厌其烦地进行示范,要耐心地教会幼儿们应该要如何做才是正确高效的,要下意识的培养幼儿们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劳动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基础能力。
2.认真记录,科学评价
很多的幼儿成长速度是非常之快的,在很多的时间内,他的行为举止和思想很可能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幼儿教师必须要用一个动态变化的眼光去审视他们,要认真记录下他们每一次的表现,形成对比,对幼儿做出最科学的评价,而不是用老眼光去衡量与评价他们。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我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幼儿教师的教育与培养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现状及培养对策探析[J].《考试周刊》,2017(16)
[2]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三法”[J].《甘肃教育》,201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