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油画教学模式探索

2017-08-29 21:41江汉英梁显飞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油画改革教学模式

江汉英+++梁显飞

【摘 要】本文提出在高校的油画教学中,应关注当代艺术,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打破单一教学模式,根据院校的不同定位,使艺术类人才培养及课程设计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油画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C-0175-02

一、油画教学观念的演变

就油画教学思想来说,早在20世纪,徐悲鸿就借鉴了契斯恰科夫的表现手法,吸收苏联教学方式,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强调“师法自然”“再现自然的真实”,油画以写实性技法教学为主,画面更多强调光影、空间、明暗、造型,油画教学更倾向于塑造三维立体关系。而艺术大师林风眠的艺术教育思想是“介绍西方艺術,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如何让舶来的西方油画扎根中国,形成地域特色,油画如何本土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写实主义风格得到发展,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沿袭了苏联传统教学模式,马克西莫夫油画教学思想的特点是遵循艺术规律,强调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其油画课程设置系统化,包括速写、记忆画、素描、色彩、色彩学、透视学、构图学和造型语言基础,油画的表现与创作尊重自然,造型严谨,强调空间感和立体感,同时辅以美术与人文教育、美术理论和历史等内容。这种系统化训练的课程设计在当时具有一定进步意义,油画创作开始尝试用西方的油画技法表现本民族的东西,画面主题开始本土化。

再到20世纪八十年代,油画创作风格开始多元化,抽象、表现、新具象、综合材料的应用,不断更新着人们的感官,创作流派出现百花齐放局面。这一时期油画教学强调创作观念更新,创作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油画造型语言多样化发展,突破了传统单一式教学模式,开始尝试新观念、新方法。新时期,随着油画观念的不断更新,画面的个性化,风格的多元化成为关注重点,促成了各高等美术院校对油画教学的反思,多方面艺术修养的提高,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如何体现个人的艺术主张,坚持本我等问题值得思考。

二、油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油画创作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0世纪受苏联现实主义艺术教育的影响和当时政治宣传的需要,高校的油画教学更多追求如何“客观再现现实”,造型技巧训练成为油画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课程设置上多以写生训练为主,如油画静物、风景、肖像、人体写生等,对写实技巧的训练造就了学生坚实的绘画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时代在发展,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原有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具有局限性,偏重写实的艺术观念不符合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事实上,二十世纪以后西方多种流派的共生与出现也说明了这一点,如德国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立体派、达达主义等,艺术语言多样化发展。

就目前高校的油画创作课程来说存在两种问题:一是注重画面的内容而轻形式语言,注重创作的题材而轻风格,题材内容先行,使创作过程过于教条化,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是注重画面的形式而轻题材、内容,片面强调油画的形式美感,在材料、形式上处理过于刻意,画面呈现浅薄特征。这两种教学都违背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油画创作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位,应重视创作个体的主观感受,从个体经验出发,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创作本身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教学过程中的正确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两者都至关重要。

三、高校油画教学的改革策略

20世纪我国引入苏联油画教学体系,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列宾美院曾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教学理念,这使得油画教学开始围绕课堂素描习作训练展开,包括解剖学、透视学、构图学、速写、默写、创作等课程的开设,强调画面的空间、透视、结构、比例,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学院派”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也是时代的产物,是当时苏联坚持用“学院式”的现实主义来抵制美国自由化艺术文化的入侵。“学院派”教学模式更多体现现实主义情节,观察对象,再现现实,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偏重写实的艺术观念已经不符合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实际上自印象派以后,产生了很多现代流派,如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等,从艺术语言角度来说,写实只是其中一种,在油画教学中过分强调写实训练,会使学生忽视对艺术本体的关注,当今油画教学需要推陈出新,大众审美的提高与单一式教学模式相矛盾,针对油画教学改革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针对学科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开设综合绘画工作室,增加“实验性油画”教学环节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对形、色、空间、结构等进行基础训练,并增加“实验性油画”教学环节,打破单一教学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拓展艺术视野。如建立“综合视觉艺术工作室”,以当代艺术实验性教学内容为主,区别于传统的架上绘画,邀请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画家、艺术批评家进行阶段性授课,探索非架上艺术的多种可能性,包括“形式语言的再造”“图像艺术观念”等内容。通过实验性教学摆脱传统的主题性油画创作模式,强调“形式即艺术本质”,探讨油画的形式语言魅力。四川美院的“新卡通”派绘画艺术就是建立在图像实验的基础之上,利用不同图像元素,使画面具有隐喻性、象征性和符号化特征,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带给人的心理上的冲击。实验性教学的展开对油画形式语言的探索具有进步意义。

(二)倡导“创作带动教学”的教学理念,推行“综合材料”课程设计,推动基础性教学向创作型教学的转变

根据现代学科与艺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促成油画教学多元化发展,推行“综合材料”教学设计。开设非命题式创作课程,给学生自由的创作空间,发挥想象力,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推动基础教学向创作型教学转变。传统的临摹写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抑制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创作式”教学强调艺术背后的人文素养,能够从个人艺术经验出发,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产生联系,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逐步解决架上绘画问题,形成个人风格。同时,从材料和技法应用上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力,掌握绘画材料语言的运用,如沙子、木屑、金属、麻绳、布料等这些司空见惯的物体与油画媒介相融合,简单的拼贴、并置会使画面富有张力和肌理美感,形成极具特色的个人风格,视觉效果强烈。如意大利油画家特·劳蒂就非常重视材料的多样性运用,铅笔、油画棒、水粉、香蕉水、咖啡等都能成为他作画的工具,擅长用“破坏性”手段来构建画面,他的材料教学呈现的是一种全新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材料与技法的训练应该减少流派、风格、观念的影响,主题自由,使课程具有较强的体验性。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油画创作并非简单的再现现实,油画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画得更像”,而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新观念的植入,新手法和新材料的运用,这促进了油画语言的多样化发展。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互动式教学模式包括师生之间互动,油画教学与其他艺术学科之间的互动,油画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之间的互动。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油画创作不能闭门造车,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是探索油画形式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油画教学过程中穿插其他艺术门类的选修,使油画课程能与其他艺术学科交流互动尤为重要。如中国水墨画强调意境美,水墨画中“留白”处理手法能够使画面产生虚实及疏密的空间,这与意象油画形式语言异曲同工,从中国画中汲取构形、构色处理方式产生了中国意象油画,区别于西方油画写实风格,地域特征明显。由此可见,通过对中国画、水彩艺术、版画、雕塑、民间传统美术等形式的借鉴,能够为传统油画创作注入新鲜血液,使油画风格多样化发展。对各类艺术的兼容并包促使油画语言表现的多样化。同时,加强油画教学与非艺术学科之间的互动,如文学、音乐、哲学等,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艺术修养,为油画创作提供源泉。“开放性”和“实验性”是国外美院教学的核心思想,应鼓励学生尝试新材料、新手法来创作,与绘画、雕塑、多媒体等各领域交流与融合。国外美院教学还涉及文学、音乐、舞蹈、摄影、电影等传统艺术外延学科,建立学科之间的互动,融为一体,鼓励学生对个人语言的探索。同时加强艺术理论方面的学习和艺术实践相辅相成,理论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整体艺术素养,为艺术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四)根据不同院校的不同教育定位,艺术类人才培养及课程设计应有针对性

目前,我国美院油画教学以研究性教育为主,主要为社会输送高端艺术类人才,但以培养艺术家为主的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要求。根据高校定位不同,生源质量不同,在油画课程设置上应该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专业美院油画教学更加系统化,油画教学一般以不同技法和风格类型进行阶段性课程教学,如中央美院设立工作室制,每个工作室风格区别明显,教学理念也各不相同。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学校、美术培训机构、设计公司、画廊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对绘画材料的熟悉及不同艺术风格的尝试能够培养创新思维,与国画、版画、壁画等其它艺术形式相互渗透能够拓宽知识外延。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开设油画鉴赏、技法与材料、艺术市场研究等关联课程。在课程过程中,学校可以聘请艺术家、艺术经理人等来客座演讲,让学生作品与市场互动,为学生未来职业提供多种可能性。当代油画教育应该向社会拓展。不同院校根据不同教育定位,对艺术类人才培养及课程设计应有针对性、倾向性、区别性。

(五)关注当代艺术与社会发展,打破传统单一的架上绘画教学模式,拓宽创作视角,丰富油画创作的精神内涵

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如摄影、摄像、虚拟电子技术等与传统媒材相互渗透,构成了当代艺术新视觉形态,艺术的发展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观念艺术、装置艺术最大程度发挥着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油画课程教学单一的架上绘画教学模式容易促使创作思维固化,当代艺术重视新材料语言的探索与研究,尤其与传统媒材相结合的综合实验,使艺术创作的外延不断扩展、深化。同时,当代艺术更多关注当下社会生活中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况,油画创作并非“闭门造车”,油画创作应该与民族意识、时代精神、文化心理相关联,关注当代艺术及当下社会,能够促使油画创作在绘画形态和精神内涵上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黄慧中.高校油画专业理论教学与方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9)

【作者简介】江汉英(1982— ),女,安徽安庆人,硕士,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術学;梁显飞(1982— ),男,广西玉林人,硕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装饰艺术。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油画改革教学模式
一张油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油画《塬下》
油画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岁月长又长》(油画)
改革创新(二)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