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汉双语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7-08-29 04:57王卓余高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维吾尔语人才培养问题

王卓 余高

【摘 要】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维吾尔语培训班为例,分析开展民汉双语教学面临的教师人才短缺、培训教材缺乏、语言学习环境欠缺、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应精心选聘民汉双语教师,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检查督导;编印专门教材,多渠道延伸拓展学习内容;积极创设语言环境,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民汉双语教学 维吾尔语 人才培养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C-0098-02

自2013年开始,广西民族大学着手开展维汉双语教学工作,通过短期集中培训学习,达到“三会”,即“会听、会说、会交流”的维汉双语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对象为零基础的成年人,采取全脱产形式,培训时间为10个月,其中在广西民族大学集中培训时间5个月,赴新疆语言实习5个月,至2017年共举办3期培训班。5年的双语教育历程,为广西培养了一支拿得出、用得上的维汉双语人才队伍,创造性地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维吾尔语培训班为例,分析广西民族大学维汉双语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民汉双语人才的培养。

一、开展民汉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民汉双语教师人才短缺。广西民族大学没有维汉双语专业教师,全区懂维汉双语的教师也极少。而且,教师难引来、留不住;在教学中,教师凭经验办事,教学观念狭隘,能力与胜任民汉双语教学仍有距离;思考民汉双语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不足。师资队伍短缺,成为制约维吾尔语培训的“瓶颈”,直接影响培训质量与效果,维汉双语教师在数量上增加与质量上提升成为当务之急。

(二)缺乏培训教材。培训时间短、任务重,开发适合短期培训的民汉双语教材是培训取得成功的基础。传统教材内容陈旧,学生学起来感觉乏味,实用性欠缺,只适用于一般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不适用于培养符合特殊需求的双语人才的要求和标准,想短时期内达到听说读写的目标十分困难。

(三)语言学习环境欠缺。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语言环境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习维吾尔语跟其他语言一样,有其规律性和特殊性,只有合适的环境和良好的方法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由于在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以外地区学习维吾尔语,语言环境有所限制,直接影响了学生听力、口语训练。此外,成人学习与母语截然不同的语言时,会潜意识地排斥这一语言,存在说维吾尔语的恐惧感和说错时的挫败感。内地的大多数学习者在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维吾尔族群众,更没有去过新疆。在接触维吾尔语前,对维吾尔族的了解少之又少,对维吾尔族文化、民族生活环境缺少相应的认识。因此,环境的缺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易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

(四)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亟待优化升级。目前我国民汉双语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地方院校举办培训班,内地民汉双语人才培养可借鉴的案例极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形式单一,学员会感到厌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也就无法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对策

民汉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针对上述难题,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探索切合实际的新路子。

(一)精心选聘教师,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检查督导。2013年起,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先后从新疆聘请4位教学经验丰富的维吾尔语专业教师作为主讲教师。2014年广西民族大学又引进2位维吾尔语专业人才作为培训班助教,民汉双语教师队伍从无到有。另外,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教学评估体系。特别聘请新疆的民汉双语教育专家和学者作为培训班的教学指导委員成员,加强对民汉双语教学的督导,发挥“智库”作用,定期对培训班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评估,为把握教学进展的正确方向,及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开设新疆民族史和民族文化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对维吾尔族文化的品位,在两种文化的对比中形成对维吾尔族的情感认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二)编印专门教材,多渠道延伸拓展学习内容。普通高校使用的维吾尔语教材不适用于短期培训。鉴于此,教材编订应以成人零基础的特点、学习规律为依据,选择贴近现实的话题内容和语料分板块设计教材。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对各类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兼顾难易度、关联性、培养目标侧重点等方面,将普通高校维吾尔语专业课程的教材重新整合编排,宏观考虑最终编订了适用于短期培训对象的特色教材。改编和组编后的培训教材难度适中、简明易懂,更加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对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可操作性强、易掌握,实现了培训专用教材的愿望。

此外,订阅维吾尔语报纸杂志,编订教学辅助资料、音像视频作为课后延伸,帮助学生语言学习的有效习得。同时,构建培训中、培训后的网状培训模式,建立民汉双语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三)积极创设语言环境。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积极配置优质双语教学资源,通过卫星接收设备让学生在教室和宿舍都能收看、收听新疆的维吾尔语电视台、广播。开发微信APP作为第二课堂,设计培训专用的网络课程以提高学生课后和培训期结束后在线学习的效率。良好的、活跃的交流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为增强学生的语感,改变学维吾尔语而不说维吾尔语的现状,广西民族大学充分利用学校优势,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理特点的语料,精心策划与校内新疆籍少数民族同学的联谊活动,营造自然、实用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在内地就可以听到正宗的维吾尔语。经过多次联谊活动,两个民族的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学生不再胆怯开口说维吾尔语,对学习维吾尔语的兴趣大大提高,逐渐树立起开口说维吾尔语的信心,打消了畏惧心理。

(四)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的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它主要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几方面实现。由于广西语言环境不理想,要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只能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下功夫。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多措并举加强民汉双语教学研究,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开得了口、说得了维吾尔语。

1.任务型语言教学。成人学习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掌握易,记忆难,年龄大的学生学起来费时、费力、效率低。为了刺激学生思维和增强记忆力,采取任务型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就是螺旋式上升学习,把学习维吾尔语的过程当成完成任务的过程,逐个攻克任务堡垒,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以话题任务为导向,从知识类型、情境范围等进行归纳总结,把对话语料进行合理的处理整合,设置教学任务。辅之以多媒体课件,以利于记忆并按类掌握,学生学起来简单明了,易于转换语言思维,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2.小组合作学习。传统的民漢双语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单词、句型和语法知识的记忆上,学生维吾尔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差,存在学了很久在交际过程中还是会有张不开口、听不懂的现象。机械地背单词不适用维吾尔语学习,语言学习是在大量的口语交际中巩固的,出于交际的需要,自然要学习一些词语、句型等,为交际的需要而学习的知识,在交际中运用,用得多了,自然就掌握了。归根结底,语言是用会的,在大量重复性练习中掌握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标,合作是实质,是一种以小组共同进步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方式。它鼓励学生多讲、老师少讲,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听力、口语练习,从而提升成人学习维吾尔语的效率。例如,在维吾尔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科学分层,充分考虑学员个性、学习态度等各方面情况,每组4人。教师创设各种场景,模拟真实交际,学生分小组演练对话后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展示后,教师点评,小组之间互评提问,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多向互动达到学习和巩固的目的。小组内部竞争,促进各层次学生发展,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高潮,学生学习获得感强;小组之间竞争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讨论过程中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经过这两年的试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效果良好,学生的维吾尔语口语水平有了质的突破。

总之,民汉双语教育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关系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近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在内地缺少师资和语言交际环境的情形下成功培养了一大批民汉双语人才,填补了全国在这个领域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空白。但是不可否认,民汉双语教育在广西民族大学还不是很成熟,尚处于初期阶段,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投入等方面亟待加强,教学资源和专业设备仍要继续建立和完善,今后还要做大量的研究和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辛宏伟.近二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研究的元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方晓华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3]王鉴.民族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维吾尔语人才培养问题
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维吾尔语人名识别方法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维吾尔语话题的韵律表现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