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勇
【摘 要】教学课堂中,教师对现有的教材资源加以利用,是最为基本的教学能力体现,而在此基础上能够巧用实验意外,则更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反应能力,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收获更多的知识,这样就使得科学课堂以动态形式展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精神,不仅满足了新课程改革要求,同时还能够促进教学有效性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巧用实验意外、收获动态科学课堂”进行探究。
【关键词】资源利用;巧用意外科学课堂;动态发展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有着悬疑、质疑和不确定,每一种动态资源的利用都能够促进师生的知识累积。可以说,任何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都不是固定与确定的,随时会有意外资源产生的可能性。而如何才能够有效的将意外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成为有用的、有价值的可利用资源才是下面文章中重点研究的课题。以科学课堂中巧用实验意外为研究对象,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意外知识的作用,掌握最佳时机加以引导、灵活重构,发挥其利用价值。
一、现阶段在科学课堂中对实验意外的反应
曾有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尤其是在现今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堂形式越来越受关注,从传统的刚性课堂转化为弹性课堂,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衍生各种体验,并且在过程与体验中生成各种意外东西(教学资源),而这些意外的现象能够使得学生与教师对教学的内容产生新的想法与新的理解,并随着意外资源的生成,创造性的思维得以运用,不断联想与创新。教学课堂改革环境下,科学课堂中巧用实验意外,能够使得动态生成更加有意义、有价值。
如今,仍有很多教师在面对实验意外会出现三种反应:一是置之不理,没有认识到意外资源可利用的价值;二是束手无策,对突如其来的意外资源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三是懊恼不及,因为意外资源的出现打断了原本的课堂设计。教师在面对实验意外时,会认为这些意外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将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全盘打乱,进而会想方设法排除意外。而实际上,这些意外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并且对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好的促进与拓展作用。下面以某学校课堂教学为例,进行巧用实验意外,收获动态科学课堂研究。
二、案例描述
在科学实验课堂上,演示用稀盐酸和石灰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特性实验时,教师拿了一瓶浓盐酸,结果在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澄清石灰水并没有发生预期变化,学生开始对没有变化的现象开始议论,甚至还有个别学生认为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太低。而教师在出现这种意外情况时,并没有表现出惊讶,也没有利用某种搪塞手段来弥补实验的差错,而是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澄清石灰水没有发生变化?”学生当时就直接被问题所吸引,进而对这个问题开始探讨起来。并结合几种假设,进行各种导致实验失败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与分析,再结合小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实验失败的原因是浓盐酸与石灰产生的气体中有氯化氢成分,因此导致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结合实验意外现象,学生知道在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必须要使用稀盐酸。接下来教师又拿了一瓶稀盐酸,开始实验,在实验前,教师提出问题:“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一定会发生浑浊吗?”学生当听到这个问题时,一下子从确定的答案中转变成不确定的答案中,进而对实验结果更是期待。同时教师在实验过后,又相继提出:“浓度较高或者低浓度的稀盐酸与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会发生浑浊吗?”学生在课堂上对稀盐酸与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产生的浑浊现象加以确定,但对最后一个问题仍有待质疑,这样在课后,学生会不断收集各种资料,翻看各种相关书籍,寻找答案,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同时在探索知识的同时,学生也能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对拓展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三、巧用实验意外,收获动态科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1.认识实验意外,巧用意外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意外发生并不是罕见之事,区别只是在于,有的教师会合理的、巧妙的运用意外,而有的教师会将意外作为障碍给排除。所以教师的生成意识很重要,要懂得捕捉意外,灵活处理意外,让新的信息作为可利用的资源,发挥更高的价值。尤其是科学课堂上,对实验意外的沉稳利用更加重要,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意外的发生时间很正常的事,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其次,要利用意外,拓展知识,将知识扩展到预先设计好的教材内容之外,丰富知识。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意外资源给出的提示与方向进行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2.善待实验意外,合理利用意外资源
在科学试验课堂上,意外的发生可能是由不同的因素所引起,而对于意外的出现,很多教师已经懂得运用,并认为意外资源能够给教学带来创新条件,进而会刻意追求意外,甚至通过某种途径创造意外,而意外的过量运用,就会使得教学内容偏离教材原本的知识领域,还有些教师在意外的利用上,并不能保证其真正的作用发挥,使得教学知识出现争论,最终导致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理解含糊,甚至还有教师完全没有注意到意外价值取向的重要性,进而意外资源的利用成为无用之举。善待意外,是每一个教师需要做到的,在正确的价值引导下,充分发挥意外资源,以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学习能力为原则,捕捉有價值有生成性的意外资源,与学生的思维能力相结合,吸引学生深入思考。
3.转化实验意外,重视意外资源的价值取向
随机应变是每一位优秀的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能力,而意外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全取决于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在这种能力驱动下,课堂教学才不会过于死板,荒废意外资源,并且还能够准确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并加以正确的运用。比如在本次研究的案例中,教师错把浓盐酸当作稀盐酸用于实验中,结果导致异常情况发生,而教师对情况的处理得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思想观念的新旧与应变能力的高下。
在以上案例中,如果教师极力掩饰,一方面不能使学生信服,反而会让学生怀疑化学实验的正确性,从而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从知识角度可能会误导学生。意外发生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巧妙地结合这一突发事件,创设出的情境,展开课堂对话,引导学生去探究失败的原因与改进实验,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教师设计问题拓展的目的是使学生对药品(稀盐酸)的选择有进一步的理解,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有亲身的体验,对实验规范操作要求有深刻认识。并通过提示,使学生明确了探究问题的方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视野。
四、结语
教师要正视意外,要捕捉课堂出现的意外、有价值的意外,及时运用和激活自身的教学灵感与机智,巧妙地引导提示,转化意外。通过讨论、交流、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发散思维、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等,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拓展,从而使科学课堂获得意外收获。加强实验意外资源的科学利用,巧妙地生成动态科学课堂,使之教学水平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李爱东.挖掘“意外”资源,收获“意外”惊喜——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14).
[2]吕桂兰.巧用生成资源奏响精彩课堂——由一道错题引发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5(35).
[3]林园.巧用动态资源让数学课堂闪动灵性[J].教育探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