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玉
摘 要: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是在社会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矛盾日趋尖锐的过程中提出的,同时,它也是社会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对象。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社会人文学科,它所包含的内容既广泛又复杂,所肩负的责任也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站在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小学语文教学。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观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态道德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基本形式和内容的缺失
“生态道德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态环保意识融入道德层面,并将生态意识作为衡量道德品质的标准之一。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较,它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教育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甚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连基本的形式和内容都缺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制订合理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但是,大部分小学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将生态环保意识作为德育观点纳入学习的基本模式或内容中。
2.对生态道德教育认识有误
由于生态道德教育理念提出的时间较短,它的普及范围狭小,部分小学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解和教育方法存在误区。小学生在社会环境和家长的误导下,理所当然地将生态与垃圾联系在一起,这种表面的认识会误导学生,使他们不重视生态道德。
二、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及可持续发展性
1.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生態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生态道德教育从道德的角度出发,以生态观念为主要内容,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上,它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2.坚持生态道德教育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需要
生态道德教育被称作“灵魂教育”,它教导人们不仅在社会中需要遵守社会道德,在自然环境中也要坚持生态道德。大自然虽然不能言语,但它会根据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做出不同的反应。如自然界的风雨,和风细雨能够使农作物得到好的收成,但是如果人类因破坏自然而导致狂风暴雨,则会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改变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来提高人类各方面的素质。
3.发展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发展生态道德教育也是在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下德育的重要任务。当代学生肩负着祖国的发展重任,而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必须为学生所熟知,只有如此,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三、推动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1.提升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意识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期间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其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意识。要让生态道德意识深深地根植于教师脑海之中,从而教师再将生态道德教育意识渗透小学语文教学。
2.从小事做起,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思想
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生态道德教育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教学需求,言传身教,既以正确的言语教导学生,又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教导学生不乱扔垃圾,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每年的植树节,带领学生栽种小树苗;等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到生态环境的美妙与神奇,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3.建立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奖惩机制
鉴于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在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语文教学中建立恰当的奖惩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奖惩机制有利于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去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监督学生的不合理环境保护行为。例如,组织生态巡查小组,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生态道德小模范,鼓励学生向“道德小标兵”学习。通过具体可行的活动让生态道德教育真正渗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为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立高质量的生态文明社会,国家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力度,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同时深入基层并探索出适合大范围普及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让生态道德教育更好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凯芬.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2]刘友杰.生态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9):78.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分水小学大兴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