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厚明
受益“一”生的解放军十大口号
□ 王厚明
军队是一所大学校、一个大熔炉,人民解放军有许多经典口号,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是一种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激励一代代官兵为崇高理想、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矢志奋斗。彭德怀曾对斯诺说:“一个口号抵得过十颗子弹。”包含“一”字的解放军十大口号,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早已渗入骨髓、融入血液,成为军人生命的一部分。在向解放军学习的今天,破译其中的精神密码,品味其中蕴含的意义,不无裨益。
彰显价值追求的口号: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人的一生,选择很重要。选择短浅,必然格局狭隘;选择崇高,必然境界高远。立志报国之所以受人尊重、全家光荣,是因为选择了报效国家、回馈社会、服务人民的价值责任。当兵从戎,意味着与牺牲奉献为伍,意味着和国家军队荣辱与共。价值的起点决定了思想的境界,选择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不论如何,我们在进行人生选择时,不能一味从个人利益出发,而排斥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责任与义务。从“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蕴含的思想内涵中,可以感悟的是:从事利国利民利己的职业,就是一人进步、全家光荣的选择;一个人有信仰、有担当、有追求,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体现根本素质的口号: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句口号充分体现了服从组织、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观念,也是一个人履职尽责最根本的品质和素养之所在。军人,既是牺牲奉献的代名词,更是忠诚可靠的通行证。曾记否?主动要求放弃八路军副参谋长甘当炮兵学校代理校长的朱瑞;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舍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军长,下任二师师长的徐彦刚……作为军人,固然有城市山沟、海岛高原的差异,固然有岗位分工苦累不均的纠结,固然有移防调动舍家弃子的痛楚,但他们义无反顾、二话不说,“打起背包就出发”“哪里需要哪安家”,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堪称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在功利主义、个人至上的不良思想颇有市场的今天,“一块砖”的精神品质难能可贵,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心怀敬畏的职业操守。
展示组织纪律的口号:一切行动听指挥!作为三大纪律之一,这句简短有力的口号带领着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辉煌,并成为不少企事业单位和团队奉行的管理圭臬。“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种纪律是建立在高度集中统一基础之上的。步调一致才能凝心聚力,令行禁止才能战无不胜。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一双筷子牢牢抱成团。实践证明,个人能力再强,强不过组织的力量;个人素质再高,高不过集体的智慧。拥戴核心、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是正确发展方向的可靠保证,也是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的重要前提。今天,我们重温这句经典口号,就在于强化看齐追随的组织纪律观念,主动释放团结奋斗的精神意志和聪明才智。
最具精神意志的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源于进藏部队、出自王杰日记的著名口号。在1969年4月,毛泽东在九届一中全会的讲话中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随后流行全国。可以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解放军战斗精神的真实写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磅礴精神力量。在日渐富足、习惯安逸的时下,苦与乐、生与死是日益冲撞和对立的话题,我们更需呼唤“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人生价值观。因为,习惯安逸就是习惯平庸,拒绝牺牲就是拒绝责任。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苦学、苦思、苦干永远是干事创业的主旋律,敢于牺牲、献身事业永远是令人敬仰的精气神。
饱含奋斗精神的口号: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在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程中,无论是“万水千山只等闲”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还是“中流砥柱歼顽寇”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无论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枪林弹雨的解放战场,还是“血肉横飞上甘岭”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支撑着我军将士前赴后继、不畏强敌、英勇战斗,时刻流淌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红色基因,也跳动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斗基因。人生道路上,矛盾困难如影随形,坎坷波折在所难免,不可能事事一帆风顺。而“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敌人(困难)是最好的磨刀石”的箴言也启示我们,当你具有了“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奋斗精神,机遇之门、发展之路就会为你敞开。
诠释追求卓越的口号:一丝不苟,分秒不差!这不仅是军队指挥作战的要求,也是新一代航天军工人的标准。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这离不开军中工匠献身使命的牺牲奉献。没有“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的极端标准,没有“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极端责任,就不可能成就一次次的成功发射、安全飞行。在呼唤工匠精神的今天,“一丝不苟,分秒不差”同样是我们应有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标准。
揭示成功规律的口号:战场无亚军,一切为打赢!对军人来说,“战场无亚军”,出彩就要保持“武功第一”,否则,就会被打败、被淘汰。尤其要看到的是,打赢是一个用综合素质追求成功的综合过程。加强思想修养提升政治素质是为了打赢,学习高科技知识是为了打赢,高标准落实工作是为了打赢,苦练专业技能和杀敌本领是为了打赢,运筹帷幄讲究谋略战法是为了打赢,锤炼过硬的纪律作风同样是为了打赢。我们的所学所思、所干所为,其实都要围绕实现既定目标用心聚力。品行操守缺失,心思精力旁落,业务能力平庸,工作方法简单,纪律作风松弛,都会是事业成功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只有心无旁骛勇立时代潮头,聚精会神磨砺过硬本领,全面发展形成绝对优势,创新攻坚争创一流业绩,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透视品行修养的口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向井冈山进发。有的战士纪律性不强,肚子饿了就顺手挖吃了老乡的红薯。偷吃一个红薯事小,损害群众利益事大。毛泽东在江西茨坪荆竹山“雷打石”前向部队讲话,郑重宣布了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这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的雏形。从“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变的是字词,不变的是纪律和作风。而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有着更宽更高更严的纪律内涵,务必把争取民心、赢得群众作为最大的政治,对“微腐败”无“微”不治,坚决查处贪污截留、强占掠夺、吃拿卡要、“小官巨贪”、基层窝案串案等违法违纪行为,杜绝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党员干部,更要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小节,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验证职业操守的口号:在位一分钟,干好60秒!“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兵都有离开老单位走上新岗位的那一刻,都有依依惜别离开部队的那一天。此时此刻,部队官兵叫得最响的口号就是“在位一分钟,干好60秒!”这也是对一个人思想素质和职业操守的检验。有的人,对老部队老单位心怀感恩,真诚搞好传帮带,留技能,留经验,留传统,也留下了好形象;有的人,对自己放纵,对组织伸手,对责任推诿,最后关头暴露本性,甚至铸成大错,画不圆人生和岗位的句号。毋庸置疑的是,无论单位撤并降改,无论个人进退留转,都要感恩组织、感恩领导、感恩同事,珍惜同甘共苦的情谊;都要思想不松、作风不散、干劲不减,“站好最后一班岗”;都要破除“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最后捞一把”的错误心态,切不可铤而走险、违纪犯错。
收获人生意义的口号:当兵一阵子,奋斗一辈子!在我国排名前500位的企业中,有从军经历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人之多。当兵锻炼,不仅摔打了有健康体魄“革命本钱”的人,更锻造的是有铁一般纪律作风的人,成就的是拼搏进取务求必成的人,这些品质充满了坚忍和果敢,也包含了斗志和拼搏,对于一个人干事创业尤为可贵。可以说,当我们离开一个岗位,哪怕是退居二线或离退休,并非人生的完结,而是新的起点,要充满自信地迎接新的挑战,充分发扬单位的传统,汲取工作的智慧,释放岗位的积淀,实现精彩转身,再创辉煌。因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