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烁文
家访,走进的不只是一扇门,更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翻开有些岁月的学生毕业纪念册,那天的对话就这样在脑海中浮现:
“你有没有听到我昨天下午放学时叫英语单词默写不过关的同学留下来重默?”我在课堂上对着小宪同学怒斥着,“为什么其他同学全都留下来了,只有你一个人跑掉了?”他斜着身体低着头站着,眼睛里释放出不屑一顾,又似乎仇恨的目光,面对我的问题久久不回答。
“我问你话,你听见了没?”我声音更大了,“听见没?”我重复的大声地问了很多遍,但是小宪同学始终不回答。在我反复高声地怒斥下,他终于爆发了。
“我没听见!”他大声回应到,并且嘴里还喃喃自语,好像在抱怨着什么。全班突然异常的安静,仿佛都在看着我会怎么去收拾这尴尬的残局。
我顿时头脑一片空白,心里也冒出一些惊慌。我掩盖着自己不知所措的紧张。
中午放学后,我把小宪同学叫到办公室,单独和他沟通了近20分钟,但他还是一言不发,只是眼睛里流出了泪水。这是后悔的眼泪吗?虽然中午的谈话还是无功而返,但是正是那眼泪让我看到了希望。
下午下班后,我决定去趟小宪同学的家。
“喂,你好,是小宪家吗?”我拨通了小宪家电话,“我是他班主任。我现在在象角塘村口,想来你们家家访。”
接电话的是小宪的爸爸,他叫小宪来村口接我。小宪见到我有些拘束,低着头轻声地叫了声:“老师好。”然后带着我走向他家。一路上,我和他没有任何的言语交流,只是紧紧地跟在他的后面。
“老师,您好!”一进门,小宪的爸爸热情的招待了我,并和小宪的妈妈坐在了我的身边,小宪则站在我的旁边。
“今天中午,小憲回来跟我说了他在课堂上顶撞你的事”,小宪的妈妈开启了今天我家访的话题,“我问他有没有向老师道歉,他说没有,但是他跟我说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小宪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是一位很有正义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孩子。记得上学期,他还主动提出帮我管班上的男生。这学期他在班际篮球比赛中也因出色的表现被校篮球队看中,进入了校篮球队。”
我又假装生气地说道:“我带了三届学生,今天是第一次碰到这样不知好歹的学生。”
“我也不知道他怎么会这样,以前他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事,他向来是很怕老师的,尤其是班主任。”他爸爸为他辩护到,“我也批评他了,说他不该顶撞老师,他姐姐今天中午也骂了他一顿。”
“我中午也单独和他聊了很久,他始终一句话也不说,如果他和我的矛盾解决不了的话,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很不利,因为带着情绪上课,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的,我不想让他因为我而毁了前程。我们老师将有很多届学生,但是他初中阶段就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老师,也不想给他留下不好的回忆。所以我觉得转学是最好的办法。”
这时我偷偷地瞄了一下一直站在旁边默默无语的小宪,只见他的眼泪哗哗地往下泪,并不停地哽咽。他哭了,很伤心地在哭,从他的抽泣声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忏悔。这时他爸爸妈妈与他用我听得不是很懂地家乡话交流了几句,好像是他的妈妈劝他跟我说明白顶撞老师原因,并向我道歉。小宪同学终于开口了,只是用他的家乡话告诉了他的爸爸妈妈。
他妈妈马上跟我解释道“前两天清明假期我们回老家了,前天晚上很晚才赶回来,再加上他在篮球队训练所以感到很累。所以今天老师叫他站起来,他很不高兴。”
“很累可以跟老师说明原因啊,为什么问了半天也不回答呢?”我显然对这个解释很不满意。小宪的爸爸拉着小宪到我身边,要小宪跟我道歉。小宪也终于开后对我说话了:“老师,对不起!”说完又伤心地哭起来。我把他拉近身旁轻轻地问:“小宪,老师相信你今天不是故意顶撞我的,我希望你能够告诉我真实的原因,这样老师也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只有双方真诚的交流沟通,才能真正地化解矛盾。”
他犹豫了一下,说:“今天上午我真的很累,再加上老师您又把我叫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吼,让我觉得很没有面子。况且我昨天下午真的没听见你叫我留下来默写。”
顿时我感觉像被一个晴天霹雳击中我的身体,沉默许久说不出一句话。原来是我的疏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才导致了今天这个矛盾。我们“冰释前嫌”后,进行了一次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直到会心一笑。
每一次家访的经历都是一种成长,于我,于学生,甚至是于家长。诚如大家所言:心灵沟通才是真正的沟通,教育是迫切且急切需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