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一直是犯罪分子热衷使用的作案工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往往只需要一点点难以察觉的剂量,就足够置人于死地,杀人于无形。面对猖狂的“用毒高手”,探员们会怎样应对?
震惊世界的投毒案
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是俄罗斯前特工。在被开除后,他想办法来到英国生活。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
2006年10月31日,利特维年科与一位意大利朋友共进晚餐。第二天,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利特维年科好像着了魔,头晕眼花,连站都站不住。他被送往医院抢救,但已经回天乏术。
11月23日,利特维年科痛苦地离开了人世。可怕吧!究竟是什么东西害死了他?
居里夫人的毒药
第二天,医生在检查利特维年科的遗体时,发现他的尿液中钋(pō)-210的含量极高。
钋是居里夫人发现的一种放射性元素,最常见的形态就是钋-210。钋-210的毒性是另一种著名的毒药——氰化物的2.5亿倍!
天啊!这个钋-210简直是太可怕了!这种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饮食、伤口感染等多种渠道进入人体,破坏DNA,造成放射性污染,迅速夺人性命。
钋-210非常稀有,在地壳中的含量只占百万亿分之一,通常用来制造核武器的触发装置,而用来毒杀特工,显然是下了血本。而究竟是谁如此憎恨利特维年科呢?这起用知名元素投毒的恐怖事件,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廉价的毒药之王
钋-210是一种非常稀有、昂贵的元素,用来搞暗杀,实在有点大材小用,绝非普通人能够“享用”。实际上,人类历史上最常见的毒药是砷(shēn),比较“物美价廉”。
这种毒物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了。投毒者只要小心谨慎,就很可能成功,而不容易被发现。17世纪之后,一些职业的投毒者通常被一些有钱人雇佣,偶尔也受雇于欧洲皇室。这种重大案件,一般都难以侦破。
砒霜的厉害
砷毒性大、发作快,而且并不稀缺,几乎成为几百年中最常见的一种用于犯罪的毒药,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它剧毒无比,能够在短时间内置人于死地。其次,它不容易被发现,也就是说,这种毒药没有异味。第三,它还得容易获得,否则为了施毒还要等上十年八年,哪个罪犯有此耐心?
砷的化合物叫作“三氧化二砷”。在古代中国,这种毒药被称作“砒霜”,它白色无味,更重要的是,在当时,普通中药铺就能买到,急性中毒后又没法抢救,因此成为最受犯罪分子“喜爱”的毒药。
砒霜的真相
文学及影视作品中,犯罪分子用砒霜害人,喜欢将砒霜下到酒水、药汤之中。其实,真实情况正好相反——砒霜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溶于水。
法医的手段
怎样判定和识别死者的死亡原因是中毒,法医们很有一套办法。砷化物的中毒判断方法,在200年前就有了科学措施。
1790年,一位名叫约翰·梅斯格的化学家发现,如果物品中含有砷,那么在这种物品加热后,把凉的金属板置于蒸气的上方,在金属板上就会出现白色的痕迹,叫作“砷氧化合物层”。
约翰的方法虽好,却只能证明这种物质被砷浸过,而不能分辨死者身体内是否吸收了砷。1806年,瓦伦廷·罗兹博士提取了一具尸体的胃内物质,然后放在一个池内煮沸,通过过滤去除剩余的肌肉组织,然后他用硝酸处理这一滤液,同样可以形成砷氧化合物层。
使用这种方法,法医们有机会判断人体中是否含有砷元素,从此,砷中毒案件可以快速确定中毒原因。
科學判定最重要
毒药犯罪自古有之,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很容易用一些不科学的方法去检测和判断,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
比如说,古代最著名的一种砒霜检测方法认为,砒霜中毒死亡者,骨头发黑。这一说法来自宋代著名法医宋慈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男子骨头是浅色的,女子的骨头是深色的,砒霜中毒后,骨头颜色会变黑。
虽然宋慈是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家,但这样的说法错误百出,咱们来分析一下:首先,男女骨头颜色不同没有科学依据。其次,当骨头被氧化和被有机物降解时,也会变黑,未必一定是中毒。
最关键的是,砒霜中毒的本质就是砷中毒,而急性砒霜中毒后,砷元素主要集中于体液中,慢性砒霜中毒后,砷元素主要集中在毛发中——看看,这些都跟骨头没有什么关系呀!
光绪帝疑案
清代的倒数第二任皇帝光绪帝的死因一向扑朔迷离,传说他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但是,长久以来,这个说法都找不到证据。最新的法医研究则证明,光绪帝是不是慈禧太后毒死的不确定,但他死于砷化物中毒,确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法医通过对光绪皇帝遗体上的头发等部位进行精密检测,发现仅是头发上沾染的砒霜含量就多达200多毫克,而光绪体内的砒霜含量远远超过了致死剂量。因此,光绪帝被毒死绝对是可信的。
但是,在法医学范畴内,通常只能做到判定中毒原因,这一结论需要和物证相结合,才能帮助探员分析和判断投毒者的身份。看来,想当一名合格的毒理学法医,可没那么容易。再次强调一下:相信科学,让科学来破案!
银针探毒不靠谱
传说中的“银针探毒法”,认为银遇到砒霜就会变黑。实际上,砷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砷矿物的形式存在,常见的含砷矿物有斜方铁矿、雄黄、雌黄、砷黄铁矿等。古代炼取砒霜的方法是将矿物研碎,在密闭容器中与木炭一起煅烧,最后得到白色粉末,就是砒霜。但古人的工艺比较粗糙,制造出的砒霜往往含有大量硫化物杂质,这些硫化物才是让银变色的原因。所以,银针变黑和砒霜没有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