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到过草原的人,有多少幸运儿,亲眼见到过万马奔腾?骏马汇聚成群,朝着一个方向奋蹄狂奔,从天上看,就像一片变幻的祥云,在原野上快速流动;从远处望,尘烟滚滚、大地颤抖,阵似千军拥沓,势如排山倒海。
该是怎样的人间精灵,才能跑出这风一样的驰骋云一样的潇洒?得是多么威猛的牧马汉子,才能穿梭在飞奔的马群中面不改色、控纵自如?也难怪,为什么与马群为伴的草原民族,都是那样的崇尚自由,那样的豪迈洒脱,那样的不屈不挠。
草原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草原民族的历史就是人与马同甘共苦的历史。随着现代化内蒙古的崛起,蒙古马已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被赋予更丰富的价值内涵,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正指引着内蒙古各族人民奔向共有的精神家园。
马是牧民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
有人说,有了草原,便有了马。提到能征战、善骑射的蒙古族,就不能不提到蒙古马。
蒙古马生活在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的蒙古高原,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顽强地生存,耐饥渴、耐粗饲,生存适应能力极强。
蒙古族对马的感情是极为深厚的。在蒙古族的古老传说中,蒙古马是“天降神驹”,是长生天赐予草原的礼物,它同主人一样,只喝洁净的水。蒙古族人民将马视如生命,在牧民眼里,马就是家庭成员之一,是最亲密的伙伴、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在牧人心中,马就是草原上最美的风景,是最难以割舍的情感。
“马在五畜里边排第一位,是力量和进取的象征。蒙古马的耐力基因特别好,从起点到终点一口气跑三四十公里没问题,国外纯血马如果一口气跑几千米的话就可能肺出血。”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马博士”芒来说。
“遥远的地方因为有马而不再遥远。蒙古民族的梦想,在马背上实现了,马让人变成像雄鹰一样的,有梦想、能飞翔。”锡林郭勒盟牧民叶赫说。
“离开草原十多年,总觉得骑过的马还在草原上活着,总想去再看一看,再骑一骑。”内蒙古马业协会理事长乌兰巴特说。
白云悠远,轻声诉说着草原上人与马的故事。
在东乌珠穆沁旗,牧民布和额尔敦家养着400多匹马,有一匹叫达根萨日的老马死了,他把马头安放在一座山坡上,用蒙古族的礼节给予祭奠,马头面向他家的蒙古包,意为永远守望着自己的故乡。他说,对他家有功的马,他都要给予厚葬。
在恩和吉日嘎朗嘎查,牧民那森布和对白马情有独钟,白马在马群中最为长寿,被认为是吉祥的图腾。他家有800多只羊、50多匹白马,在干旱时节,他把草场留给心爱的白马群,自己和妻子赶着羊群走敖特尔(租用别家的草场),每年要多支付2万多元的租金。
如今,我区的蒙古马数量比鼎盛时期大幅减少,很多牧民家里因为草场载畜力不足和经济效益低等原因已经不养马了。然而,依然有一些牧马人宁可贴钱也还是要养马,依然有许多人致力于为蒙古马寻找新的出路。守护蒙古马,不仅是为守护心底的那份眷恋与热爱,更是为守护马背上的历史记忆,守护草原儿女的光荣与梦想……
像蒙古马一样的草原人
正是因为这几千年来生死相依的陪伴和精神依托,草原人民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对草原和骏马的无限热爱与深情,像蒙古马一样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奋斗者不断涌现。
在达茂旗百灵庙镇的一个社区里,看门房的张德胜老人最想感谢的人就是检察官潘志荣。他没有子女,老伴儿前年去世了,还拉扯着侄儿不满3岁的幼子。潘志荣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找到他,帮他联系协调了社会救助,还资助了他500元钱和米面等生活物资。“我很想好好感谢老潘,又不知该咋样感谢才好。”老人搓着双手说。其实,这只是潘志荣帮扶困难群众的一件平常小事。
潘志荣现在满都拉口岸的检察室任职。他平均每周走访农村牧户2-3天,全旗77个嘎查和行政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980多个牧场和3400多户农牧民家里,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为了更好地与牧民交流,他自学了蒙古语,还带出了一支蒙汉兼通的检察官队伍。就在不久前,牧民阿迪亚家因为用水问题与村民发生了矛盾。潘志荣知道后,积极协调旗里有关部门争取到指标,还及时联系到技术员,帮阿迪亚家打了一口180米深的水井,矛盾化解了,牧民们都很满意。
牧区最难的工作就是牧民的草场矛盾、风电矛盾、土地划界,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务。潘志荣扎根达茂30多年来,解决了近百起矛盾纠纷,写下了8万多字的《民情日记》,他 30年来只请过6天假,经手的610余件案件无一错案,每年接到农牧民诉求电话近200次,次次有答复。
长期的奔波操劳让潘志荣落下一身病,胃病、肩周炎、风湿病不时来袭。90后检察官杨强是潘志荣的同事,他动情地说:“老潘不善言辞,不会讲什么大道理。要问他是怎么和牧民成为‘好安达的,那秘诀就只有真心实意、低头苦干几个字了。”
动人的故事说不完。每一个勇敢追求、默默奋斗的身影背后,都是蒙古马精神的支撑。每一个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散发出光和热的人,都具有蒙古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品质。
把“蒙古马精神”传承下去
马蹄声碎,穿过草原的风雨,穿过戈壁的黄沙,携着岁月的印记,由远及近。逐梦路上,不忘来自何方,不忘去向何处,苦干实干,忠诚担当,才能筑梦圆梦。
蒙古马的故事,在新的时期写出了新的篇章。
“蒙古马是内蒙古重要的生物遗传资源,不能丢掉。”芒来说。
从锡林浩特市往东40公里,就是白音锡勒牧场。4万6千亩的牧场上,放养着一种特殊的蒙古马——新型锡林郭勒马,它是人工培育的新品种,结合了国外纯血马速度快、爆发力强与蒙古马耐力好、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白音锡勒的试验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通过引进外来血统马进行改良杂交,通过建设现代化马场和俱乐部、促进马产业发展等多种途径,让养马的牧民走上新的致富之路,也让蒙古马这一优良品种迎来新的发展。
迎来新的发展的,还有更多的草原“珍宝”。从安代舞、顶碗舞、筷子舞到长调、马头琴,从蒙古族服饰、毛毡、皮艺等制作技艺到蒙医药,在内蒙古,44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保护。民族的血脉得到延续,厚重的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蒙古馬的精神,在新的时代得到了新的弘扬。
在内蒙古一机集团,有一群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
“当工人就要当最优秀的工人,干电焊就要干成最有水平的专家。”卢仁峰今年55岁了,1986年,一场意外事故使他几乎失去了左手,对于一个手艺人来说,这就是致命的打击。伤痛中的卢仁峰咬紧牙关:一定要重返焊接岗位!此后,他在每天的恢复训练中用掉50根焊条,焊得不好的割下来再焊上去,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在车间里常常一蹲就是几个小时,起来后才发现其他人不知什么时候都走了,有时候遇上难题,一连几天都吃住在车间。凭着这股较真劲儿,卢仁峰练就绝技,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首席技师,赢得了“独臂焊侠”的美称。
一“丝”的直径是多少?是0.01毫米。可是,钳工张学海的精准度是半丝,即0.005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毫厘”之间的精准度,张学海练习了20年。43岁的张学海,已经获得过技能工人的最高奖项——“中华技能大奖”,他本人却非常谦虚朴素。他说:“当个好钳工并没有捷径可走,下得工夫多,才能比别人干得好。”他先后带过200多个徒弟,选徒弟他只有6个字的要求,那就是严谨、细致、踏实。
匠心筑梦。在内蒙古的前行路上,各行各业涌现出许许多多如卢仁峰、张学海一样的建设者,因为他们,草原这边风景正好;因为他们,内蒙古的名片更加亮丽!
像这样身体力行践行“蒙古马精神”的草原儿女,还有很多很多。在祖国北疆亮丽的风景线上,一匹匹扬鬃嘶鸣的蒙古马,昂首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