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
俗話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一节课来说,导语就是一节课的开场白,就是老师要引领学生进行45分钟学习的入口。导语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好的导语设计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感,激发求知欲,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过程,提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一堂课能否真正的吸引学生,能否生动有序地完成教学任务,导语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导语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它散发出一种神奇的魅力,吸引着听众渐入佳境;一个好的导语更是老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因此,备课时,老师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相应的导语方式,设计出篇篇有异、引人入胜的导语,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以求在教学过程中从一开始就产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参与感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课中,常用的导语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单刀直入式
也可以叫作“开门见山”式,教师上课可直接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直接引入新课,上课就直接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再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最本质和最主要的问题研究上。例如在执教“整式的加减”这节课时,有的老师就直接进行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相关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本节课,我们将运用概念及法则来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这个导语简明扼要,直入主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二、联系生活导入法
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数学知识,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学生会觉得亲切具体,易于接受。尤其是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这种导入所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例如:在“求代数式的值”的教学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
同学们,学校为了开展体育活动,要初中三个年段每个年段各添置一批排球,每班配2个,年段另外留10个,如果假设某个年段有n个班,总共需多少个排球?
这时学生会先列式得出代数式(2n+10)个,然后老师再提出:我们知道学校初一,初二,初三年段各有6、8、7个班,则各应添置多少个排球?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需要添置的排球总数,是随着班数的确定而确定的;当班数n取不同的数值时,代数式2n+10的计算结果也不同,这时教师再适时的提出:我们将上面计算的结果22、26和24,称为代数式2n+10当n=6、n=8和n=7时的值。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研究的内容:代数式的值。
又如讲“解三角形”时可以提问学生“不过河,能否测出河面的宽?再如,讲授“直角坐标系”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处在班级第几排第几列。或给他一张电影票,问他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当学生从这些生活实例中领悟到“两个有序实数可以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时,教师再讲“直角坐标系”就水到渠成了。
三、悬念设置法
悬念导入法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 “愤”和“悱”的状态。一般来讲,数学中的悬念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与分析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精心准备。
例如一名教师在教学《有理数乘方》这一课时,他是这样导入的:出示一张纸,问学生:谁来说说这张纸大约有多厚?让他们讨论一阵子后,指名几位学生估计厚度,大致统一后,他说:刚才同学们估计它的厚度大约为0.09毫米,假如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这样经过多次对折,它的厚度能否超过你的身高?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可能!有个别学生回答说:也有可能的。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可能———这样学生争论了起来。然后,我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好!下面我们一起到《有理数的乘方》这知识的海洋里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为了要自己能有一个争论的结果,自然而然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四、温故知新法
通过对直观教具的观察,旧知识的复习和联想,有目的,有系统地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进而引出新的问题,新的知识,形成新概念,发现新法则。这种导入法也是老师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如:矩形的性质导入:
教师先提出: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并在前面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请大家回顾一下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
(生一):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生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生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生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教师在学生口述的同时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然后教师给出课题: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它和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好好观察,思考,它和普通的平行四边形有何区别。
运用这种导入法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新但不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做法是: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提问、练习等教学活动,提供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从“旧的”过渡到“新的”,从“已知的”拓展到“未知的”,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做了铺垫。
总之,“导入有法,导无定法”,课堂导入的形式和技巧都具有多样性,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导入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具有多样性,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选用,精心设计。其实“导入”这一环节好比是一台戏的一个序幕和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当,就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燃起他们智慧的火花,开启他们思维的闸门,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奇特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