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军
摘 要: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在游泳初级教学中学习蛙泳是普遍被人采用和认同的,由于蛙泳身体位置平稳,采用正面呼吸,所以有利于消除初学者的怕水心理。本文通过对初学游泳者进行快速而简捷教学方法探导,结合流体力学、生物力学、生理心理史方面知识,从而总结了简单快捷教学方法。
关键词:游泳教学;教学方法;示范
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在游泳初级教学中学习蛙泳是普遍被人采用和认同的,由于蛙泳身体位置平稳,采用正面呼吸,所以有利于消除初学者的怕水心理。
一、熟悉水性教学法
在陆地上,人主要是通过直立姿势进行运动的,而游泳则是水平运动。直立运动与水平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由于水的浮力,人体有失去自身重量的感觉。水的阻力比空气的阻力要大800多倍,这样还要克服和利用水的阻力,如果游泳技术不合理,游泳的速度就会很慢甚至原地不动。由于水的压力,造成了呼吸的困难,游泳是用嘴在水面上吸气,用嘴和鼻在水中呼气,呼吸技术要比在陆地上运动复杂得多。由于胸腔的原因,人体下肢的比重比上肢大。浮心靠近上身,重心靠近下肢,在漂浮时容易出现下肢下沉的现象。在使身体成水平姿势,并保持平衡,可以改变身体的姿势来调整浮心和重心的位置,如将两臂伸到头前时,重心和浮心就接近一条垂线,身体也就能保持水平和平衡了。根据上述特点,在教学开始时,不是先教给初学者掌握游泳姿势,而是先教会其如何熟悉水性,为学习游泳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1.呼吸法
(1)扶池壁或在同伴幫助下,深吸气后闭气,然后慢慢下蹲,把头全浸入水中,停留片刻后起身直立在水面换气。
(2)把头浸入水中停留片刻,在水中用嘴慢慢地吐气,一直到吐完,然后直立在水面吸气。
(3)把头浸入水中后,稍闭气后立即用嘴鼻同时吐气,在嘴接近水面时用力把气吐完,并立即吸气,吸气结束后立即把头再次浸入水中,连续做到有节奏的吸、闭、吐气,并进行重复多次练习。
2.浮体法
(1)抱膝浮体练习。原地站立,深吸气后,下蹲低头抱膝,两膝尽量靠近胸部,前脚蹬离池底,成低头抱膝团身姿势,自然漂浮于水中。
(2)展体浮体练习。两脚开立,两臂放松向前伸出,深吸气后身体前倒并低头,两脚蹬离池底,成俯卧姿势漂浮水中,两臂两腿自然分开。
3.滑行法
(1)蹬边滑行练习。深吸气后低头,上体成俯卧姿势,腿尽量收紧,两臂前伸并拢,头夹于两臂之间,这时两脚用力蹬池壁,成流线型向前滑行。
(2)蹬底滑行练习。深吸所生上体前倒,当头、肩浸入水中时前脚掌用力蹬池底,随后两脚并拢,两臂夹头成流线型,向前滑行。
二、扶助教学法
扶助教学法,就是借助外力进行的教学方法。因为水的浮力作用,使人在水中的重量只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在水中练习时,要充分利用浮力,在扶助下进行教学。另外,也要做一些相应的陆上模仿练习。
1.扶壁法。练习蛙泳,一手拉池槽,另一手支撑池壁,身体平卧水中,两脚做收、翻、蹬、夹、停的动作;坐在池边也可以做蛙泳蹬腿模仿练习。练习仰泳,两手反握池槽或池壁做仰泳腿的打水练习,要求膝和脚不露出水面。练习爬泳,手握池槽,成水平姿势,两腿伸直或屈腿做打水练习,要求展髋,大腿带小腿发力。
2.托扶法。练习仰泳时,同伴手托脑后帮助做漂浮与打腿练习,帮助者还可抱住双腿,做仰泳臂划水练习;练习蛙泳时,一手托腹部,另一手扶腰背,做腿、臂、呼吸完整技术练习。
3.牵引法。练习蛙泳时,可采用双人练习,一人牵引练习者双手,练习者则做蛙泳蹬腿练习,可在走动中练习;练习仰泳时,也可采用双人练习,一人牵引练习者双手,练习者做仰泳腿的打水练习,边练边走。
4.撒手法。采用双人练习法,帮助者抱住练习者双腿或扶住其腰腹部练习,练习者练习腿与臂的配合时,帮助者用力向前推送练习,使练习者借助惯性向前游进。
三、直观教学法
学生掌握游泳技术的过程就是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正确适时地运用直观法进行教学就是给予学生以正确的条件刺激,促进其正确动作的形成。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在水中进行示范是游泳教学中最好的直观方式,比看挂图、录像要实际的多,它能够使学生通过视觉真切地感知游泳动作。
1.游泳教学示范的主次先后。教师在水中示范时,就对学生提出要求,主要看示范运动的那一部分。例如,示范蛙泳技术,重点是要求学生看腿、臂配合的时间或手臂与呼吸配合的时间;进行腿部动作的示范时,重点要求学生看大腿与躯干构成的角度,或看收腿时的翻腿动作。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应有主次先后,有条件不紊。
2.游泳教学示范面和速度。游泳教学示范面应包括侧面、正面和背面,但是这三个示范面的比重应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所教的游泳姿势和对掌握动作的要求与动作的结构。一般教爬泳腿、臂的技术和爬泳的呼吸,蛙泳的腿臂配合技术,仰泳腿的技术和蝶泳的配合技术时,多进行侧面示范;在进行爬泳、仰泳和蝶泳臂的对水技术时,则多做正面示范;在教蛙泳脚的收、翻、蹬水动作时,主要是为了突出翻脚动作,因此多从背面进行示范。示范速度应以一般正常的游泳速度进行。但是为了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观察示范动作的过程,有时还应用较慢的速度进行示范。
3.游泳教学完整与分解法。游泳教学的技术示范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完整与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在教某一种游泳姿势时,教师应先进行完整的技术动作示范,然后再进行分解技术的示范。因为完整的技术动作示范虽能使学生对所要学的某种动作的技术结构有个完整的了解,但是游泳教学毕竟是先从分解技术教起。
4.游泳教学动作与泳姿顺序。在教学中先学什么动作,后学什么动作,也是有一定科学规律的。对于初学游泳者,一般先学习腿的动作,后学习臂的动作。先学习腿的动作主要是使下肢上浮,这样掌握游泳技术较快。对于初学者,先教哪一种泳姿,众说不一。有的教科书主张:顺序应从爬泳教起,因爬泳腿、臂的动作比较简单,继而仰泳、蝶泳、蛙泳。为什么把蛙泳排在最后,因蛙泳腿、臂、呼吸技术较为复杂。
参考文献:
[1]游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永欣,李辉.不同年龄初学者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分析[J].游泳季刊,2005,(3).
[3]叶建深.对少年儿童进行游泳基础训练的体会[J].游泳季刊,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