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研究

2017-08-24 10:37中国人民银行迪庆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时代金融 2017年21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实证分析金融业

中国人民银行迪庆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摘要】“十一五”以来,迪庆州银行融资总量持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更加全面的反映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本文选取银行融资、小贷公司贷款、保险赔偿支出以及现金净投放指标,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构建金融支持力度指标,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金融支持力度与总体经济及三次产业的数量关系。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业 实体经济 实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立根于实体经济,根据实体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不同的需求,是实体经济的“补血站”。很多学者对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做了研究,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陈素基于社会融资规模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发现保险业赔偿与GDP的相关性及在带动GDP增长的系数最高。人民银行晋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分别对银行信贷与总体经济、农业、工业进行线性回归,找出银行信贷对经济总量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差异。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雷宏提出金融发展指数概念,选取了M2、国内信贷余额、金融资产总量、股市总市值、期货交易量、债券融资额、证券化资产总量等指标,通过主成份分析技术建立金融发展指数计量模型,构建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的金融发展指数进行了测算。本文在银行融资的基础上加上现金净投放、小额贷款公司及保险理赔支出共四个指标,构建金融支持力度,并通过计量回归模型,研究金融支持力度对各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二、迪庆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基本状况

“十一五”以来,迪庆州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的方针,紧扣“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目标,深入支持“四州”战略,认真落实各项金融政策,发挥金融“撬动”作用,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迪庆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

2006年至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从2006年的0.96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8.3亿元,增长了764.58%(如右图)。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共享率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2.74%增长到2016年的4.6%,增加了1.86个百分点。

(二)本外币新增贷款占银行融资的主导地位

2006年到2016年,迪庆州实体经济的银行融资总量达164.73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银行融资总量达89.67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增加23.48亿元,增长35.47%。其中本、外币新增贷款占银行融资绝对主导地位,占比达93.57%,其次是新增委托贷款,占银行融资的比重为6.74%。

(三)小额贷款公司對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强

近年来,迪庆州小额贷款等民间资本逐步步入正轨,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补充。截止2016年末,迪庆州小额贷款公司共有14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达3.3亿元,贷款余额达3.04亿元。

(四)现金净投放增长趋势明显

现金净投放反映了区域现金流通速度,也反映了经济发展速度。2006年至2016年,迪庆州现金累计净投放达158.33亿元,年均增幅达18.17%,增长势头较为明显。

(五)保险业对实体经济的保障作用日益显现

随着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价值创造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截止2016年末,迪庆州共有7家保险公司,其中财产险5家,寿险2家。自2006年至2016年末,全州保险公司赔偿支出呈现增长趋势,且在2015年达最大值,2016年有所下滑,赔偿金融总计为6.16亿元。

三、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后援力量,不断支撑经济向好发展。为了更加全面的反应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本文选取银行融资、小贷公司贷款、保险赔偿支出以及现金净投放四个指标,以“十一五”为起始期,对2006年至2016年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进行研究。

(二)建立金融支持力度指数

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4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表3给出的观测变量的KMO检验和Barltett检验结果,Barltett检验的sig值为0.009<0.01,说明样本数据来自多元正态总体,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

按照累计贡献率85%以上或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表3显示前2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Cumulative)达86.405%,且其特征值(Eigenvalue)均大于1,因此选取前2个特征值。右图碎石图显示前两个成分对应的特征值较大,之后下降非常迅速,后两个成分对应的特征跟较小,之后比较平缓。通过两项综合确定提取2个主成份。

以特征值的占比为权重,根据FS=0.693Z1+0.307Z2,得出迪庆州金融支持力度FS=0.533a1+0.444a2+0.333a3+0.23a4,也就是说银行融资对金融支持力度的拉动力最大,其次是小贷公司,现金净投放对金融支持力度的贡献最小。调查期内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总计为146.64,虽然金融支持力度有所波动,但总体来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呈现增长趋势。

(三)探索金融业对总体经济及各产业的支持力度

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金融业对各行业的影响,分别以金融支持力度为解释变量,分别研究其对总体经济、一产、二产及三产的支持作用(将数据取对数后ln1、ln2、ln3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金融支持力度对总体经济的影响。

Lngdp=1.94+1.005lnfs

模型1显示,模型整体回归效果较好,拟合优度为0.87,模型及变量均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经济意义显示,金融支持力度每增加1%,迪庆州GDP将增加1.005%,进一步显示了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

2.金融支持力度对第一产业的影响。通过对散点图判断,金融支持力度与第一产业之间为Logistic曲线关系,对取倒数,得出以下模型:

ln(1/ln1)=0.736+0.839lnfs

模型2显示,模型整体回归较好,拟合优度为0.857,模型及变量均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的经济意义显示,金融支持力度每增加1%,第一产业将增加0.839%。

3.金融支持力度对第二产业的影响。

ln2=0.845+1.062lnfs

模型3显示,模型整体回归较好,拟合优度为0.79,模型及变量均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的经济意义显示,金融支持力度每增加1%,第二产业将增加1.062%。

4.金融支持力度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ln3=1.011+1.107lnfs

结果显示,模型整体回归较好,拟合优度为0.87,模型及变量均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的经济意义显示,金融支持力度每增加1%,第三产业将增加1.107%。

(四)结论

第一,银行融资是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小贷公司填补了金融机构的空白,保险公司理赔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现金净投放控制着区域资金的流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也不可忽视。

第二,金融业对总体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大,尤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次是建筑业和工业。

第三,迪庆州所辖三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辖内除维西县农作物物产相对丰富外,香格里拉县及德钦县因地处高海拔地区,常年低温,不利于农作物的生产,多数农作物只是一年一熟。加之农户固有的思想意识及现有条件的制约银行贷款发挥作用有限,金融支持力度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小。

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表外业务产品的创新,进一步丰富银行融资渠道

一是适度增加贴现规模,助力企业资金周转。迪庆州票据融资规模较小,在2015年达最高值8500万元。各金融机构应适度提高票据融资新增规模占比,解决企业贸易融资需求,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有效降低企业资金风险;二是降低中小企业表外融资门槛。2016年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748.76万元,同比减少5313.24万元,下降87.65%。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金融机构应降低中小企业办理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业务的门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开发特色信贷服务。为进一步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金融机构应极大对实体经济个性化信贷需求的研究,建立符合其特点的信用评级体系,加快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

(二)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对农林牧渔业的支持力度。截止2016年,迪庆州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仅为3.03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1.7%。各金融机构应结合扶贫再贷款、金融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户的信贷支持。针对信用良好、还款能力强的农户可适当提高贷款额度。二是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截止2016年末,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仅为350万元,占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不到0.02%。各金融机构应以产业为支撑,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组织的扶持力度。

(三)加快推进民间资本融入实体经济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金融机构。适当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加快发展适合“三农”特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二是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大力扶持经营分散、资金需求规模小的农村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建立发展基金。以地方财政拨款或者私募基金的方式,建立企业发展基金,加大对优质产业、优质项目的扶持,引导民间资本流向附加值高的企业,充分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迪庆州境内企业仅有少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目前还没有在A股挂牌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直接融资的企业。相关部门应引导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进一步探索企业联合债券,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業集合发行短期融资券,满足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同时积极关注并稳妥推进创业投资、天使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业态发展。

课题组组长:蒲丽敏

执 笔 人:金娇娇

课题组其他成员:郑云霞 张江龙 郭怀亮

参考文献

[1]汪军召.《信贷资本逐利模式与实体经济关系分析》[D].农村经济2012(3).

[2]陈素.《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路劲研究——基于社会融资规模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4(5).

[3]尹优平.《山西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信贷融资的经验分析》[J].华北金融2013(1).

[4]雷宏.《金融发展指数构建方法初探》[J].财经视线2009(24).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实证分析金融业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PYRAMID PAINS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