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宇
【摘要】目前我国红色旅游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根据相关结果显示,全国爱国教育基地总共203家,而省级教育基地有2500多家。在红色资源的大力依托下,一大批红色旅游景区已经大范围形成,红色旅游人数逐年上升。从丰富的资源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来看,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是有的红色景区由于建设不当,掩盖,甚至破坏了景区原有的革命风貌,为景区蒙上了浓重的商业气息,从而使游客达不到预期的旅游期望。现如今,随着红色旅游的日益发展,台儿庄景点也越来越深受人们的喜爱。结合本地情况,进行台儿庄景区实地考察和调查,为景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红色旅游 发展现状 未来规划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注重生活上的追求,也越来越注重精神的追求,在全国也掀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的热潮,到革命地瞻仰、参观的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红色旅游发展迅速。但是,红色旅游景区的问题出现的也越来越多,如何让游客达到满意,也是大多数景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本调查报告从台儿庄的红色旅游入手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台儿庄红色旅游现状进行一些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台儿庄红色旅游的发展方案。
二、对台儿庄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源开发单一、缺乏新意
景区大部分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展示階段,展示的内容雷同,形式单调。旅游者在游览此类经典时均以参观为主,缺乏参与效应。
(二)景区趋同化现象严重
景区旅游项目缺少特色,项目没新意,让游客无新鲜感。旅游开发缺少立足于全国、全省的规划和统筹。
(三)景区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
面对突如其来的红色旅游热潮,各个景区对吃、住、行、游、住、购、娱等需求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凸现出来。交通不便、住食偏贵。
(四)纪念品缺少特色或者吸引力
景区纪念品与大多数景区雷同,缺乏新意,吸引力不足。景区纪念品在开发设计上未能很好的与当地资源、风土人情相结合,削弱了其经济利用价值。
(五)红色旅游市场需求弹性大、发展空间有限
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政策驱动,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消费者对红色旅游产品的需求部分取决于政治舆论。因此,红色旅游的需求波动大于传统旅游业,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特点。在一年当中,接待高潮主要集中在黄金周和纪念日前后。市场需求的波动会对红色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六)景区旅游线路模糊
景区旅游线路在设计时没有设计出一条详细的旅游路线,景区内路线太多,自发旅游游客不知道如何进行完整的景区旅游。
三、台儿庄景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几点对策
(一)实现多种旅游形式之间的相互结合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扩大景区内部的游览活动内容,在红色旅游参与性以及趣味性上不断增加,可以大力开发体验式以及参与式等旅游项目。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应该逐步提升旅游展馆的档次,将单纯性的图片展示或者是橱窗式陈列进行创新,实现表现手段的现代化以及科学化。
(二)重视导游讲解过程中的趣味性
红色旅游不仅要重视相关历史事实所具有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而且要对解说内容进行丰富,做到寓教于乐,从而使更多红色旅游者精神世界得到充实。
(三)整合资源,发挥品牌效应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大力开发当地资源,不仅要突出红色旅游主题,而且要跳出局限,对旅游景点进行合理规划,进一步组合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加强品牌管理。
(四)注重红色区域旅游之间的相互合作
区域合作属于目前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趋势,必须要实现共性以及个性层面的相互结合。此外,区域合作需要将政府作为主导,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打破行政堡垒以及地区封锁,防止资源浪费。
(五)景区红色旅游的宣传策划
搞好宣传推广,是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环节。要想长远的发展一个稳定、健康的旅游市场,就要不断的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推广。
1.以学生和中老年为主要目标市场。红色旅游景区具有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的功能,积极与学校进行合作,并且学生市场数量庞大,对旅游兴趣较高。大部分中老年人对历史都怀有感激和景仰之情,对红色旅游业很感兴趣。
2.利用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大众传媒,是使景区红色旅游更快速、更充分的传递到千家万户。
(六)完善景区综合配套设施。
景区应该应市场需求,科学的安排与城市和景区相协调的住宿和餐饮设施。景区也应该进行景区内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价格方面的宏观调控。
(七)提高景区纪念品的质量和创新
红色旅游大部分是青年人,对纪念品要求比较高。一般的纪念品对于他们并没有多少吸引力。景区纪念品应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当地资源和文化相结合,创造新颖、有价值性的纪念品。让游客愿意买并且买得起。
依据国家政策、自身特点等确定价格指导战略。国家旅游局在给国务院《关于推进发展“红色旅游”工作意见的报告》中提出了推进“红色旅游”的总体构想:全面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大力构建“红色旅游”体系。争取5年后全国“红色旅游”区(点)的年接待人数达1.5亿人次、综合收入380亿元。10年后全国“红色旅游”区(点)的年接待人数达3亿人次、综合收入1000亿元。以此为定价参数,再结合景区自身特点等制定不同时期的定价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海洋,明镜.红色旅游:概念、发展历程及开发模式[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19期.
[2]喻彩霞,张河清,陈宁英.中国红色旅游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17期.
[3]刘海洋,明镜.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策略思考[J];科学决策;2009年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