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我国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境,为此诞生了P2P网贷。由于暂无完善的体系制度,P2P网贷平台也面临了诸多风险,因此,如何对其风险进行监督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先简要阐述P2P网贷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P2P网贷的现有外部风险,从监管、行业自律等内外部方面就防范P2P网贷风险提出了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P2P网贷 融资 风险管理
一、P2P网贷的发展现状
在中国,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庞大惊人,它们的贷款需求通常也十分旺盛。P2P网贷平台拥有“对象平民化”“借贷便利化”等诸多优点,再加上中小微企业本身巨大的资金需求和融资间接渠道匮乏,使得近两年P2P网贷平台数量在国内飞速增长。
目前,国家暂未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关于该行业的法律体系与市场监管体系还未完善,行业监管缺失导致P2P网贷行业乱象丛生,问题网贷平台的数量剧增。但目前国内关于P2P网贷行业的风险管理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因此,本文通过归纳P2P行业的外部风险,最后提出相关的风险防控措施,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行业问题丛生的现象,进而改善中国网贷市场[1]。
二、P2P网贷风险研究
作为民间个体借贷行为的创新产品,P2P网贷在一定程度为个体经营和大众投资带来了便利,也是现有银行借贷的有益补充。但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是层出不穷,本文根据当前P2P行业大多数网贷公司的平台运营模式及其平台的风险影响结果,对平台外部风险进行分类,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改善P2P网贷行业发展[2]。
(一)财务风险
在实际过程中,作为交易中转的资金是由网络融资平台控制和支配的。如上文提及的陆金所,其担保公司也为平安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且注册资金只有一亿元,还低于一般的信托公司。虽然目前很多平台将中间账户托管给第三方支付公司,但大部分网贷平台对中间账户可直接支配。一般情况下,可能出现资金转入平台账户且资金停留账户的时间过长,那么平台就容易形成资金池,从而增加了平台非法集资风险[3]。另外网络融资平台是不会向外界透露财务讯息的。目前行业以贷款总规模,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做为机构运转好坏的衡量指标,但行业中的大部分平台却很难达到这些标准,使得借贷双方很难清楚的了解该网贷平台真实的营运状况。
(二)流动性风险
P2P网贷的流动风险是指平台能随时应对借款人提取资金的支付能力。行业中,宜信网贷平台的债权转让模式就把债权拆分组合,然后销售各销售给投资理财客户,虽然将借贷双方在信息交流方面完全分开,但同时宜信也承担了巨大资金垫付的压力,这种流动性风险不容小觑。在我国,网络借贷平台没有吸收存款的功能,也没有充足的资本保障,而且在目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中国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偏于保守。导致平台容易出现期限错配和金额错配的情况,这意味着若平台出现借款人违约,平台需用自有资金先垫付到期的本息。然而担保额高出注册资金好几倍的情况也是大有存在的,如果出现借款人大规模的挤兑,很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陷入流动性困境。这也就是众多平台因此倒闭或者“跑路”现象频繁发生的原因。
(三)技术风险
P2P网贷是主要以互联网为载体,所以其本身就具有较大的信息科技风险。平台每笔业务的过程都需要电子数据的形式,任何信息均需要网络的传输。P2P网贷平台汇集了借贷双方详细的个人信息,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平台用几百块钱即可以购买一套程序,然而这些程序的代码大都数是开源代码,所以一旦客户的信息被泄露,难免会有不法分子利用客户信息实施网络诈骗。我们知道,P2P网贷涉及很大的资金流,在交易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失控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
(四)清算风险
现阶段P2P网贷平台有2种结算方式。第一种是类似与陆金所担保模式建立的一个虚拟账户,借款人和贷款者的资金在这里进行清算,这种虚拟账户由网络平台监管。目前,在对P2P网贷资金清算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监管的背景下,这种清算方式会因网络平台的道德缺失给网贷客户带来严重损失;第二种则是凭借银联建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清算,然后成立专门账户存放资金。实际中,只有少数平台不直接管理中转资金,大部分平台则可以直接控制专用账户的资金。这种清算方式由于资金缺乏监管,就很容易导致平台管理者越权调用,从而增加挪用资金的风险。
三、P2P网贷外部风险管理对策
随着大量新兴平台涌入市场,市场乱象丛生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风险。根据上文对网贷平台的风险分析,我们深刻了解到,促进P2P网贷平台的健康发展已刻不容缓,本文就其提出监管对策。
(一)明确监管主体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监管P2P网贷问题,其中之一是监管主体尚不明确。网贷监管应以银监会为主体,形成由央行,工商部,和工信部共同协同运作的监管体制。各监管分体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避免出现监管任务重叠交叉的情况,以促进运作效率提升。监管内容方面,其一要提高行业门槛,实行强制性实名制认证[4],设立注册要求标准。社会市场本就是优胜劣汰,行业门槛的提高一定程度可以降低不安全平台注册的数量;其二务必要求网贷平台向监管主体定期披露相关信息,汇报财务状况,且数据必须要经过第三方审计机构审查。
(二)建立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
必须建立相关的法规约束行业发展乱象,原则上明确P2P网贷的行业性质,法律地位,市场准入,经营范围,日常运行和市场退出制度等。P2P网贷款之所以出现一波又一波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法律的明确界定和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网贷平台有了明确的市场规则和国家规则,才是促进平台健康发展的前提[5]。
(三)提高行业自律性。
行业的良好环境是靠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来改善的,任何新生物的发展最终都要转化为行业自身的规范性发展。目前我国的行业自律正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引起各企业的足够重视,所以一方面各级政府首先应大力支持和鼓励自律协会的建设,明确社会责任;其次将市场中有重量级的网贷平臺聚集在一起成立行业联盟,自觉规范行业标准,促进企业之间信息共享,诚信经营,建立违规惩戒制度,防止恶性竞争,抵制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最后建立P2P网贷客户权益保护协会,可以提高保客户资金存放的安全性,也可以对平台企业起到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1]孔非凡,江玲.我国P2P小额信贷模式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建议[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原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3,(1).
[2]辛硕.关于p2p的风险控制的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5).
[3]宋琳,郝光亮.委托代理视角下P2P网贷平台风险防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3).
[4]丁嘉昕.中国P2P网贷发展问题研究[J].投资与合作,2014,(5).
[5]周小琪.P2P网贷行业的SWOT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
作者简介:苏景隆(1993-),男,汉族,在读硕士,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