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火力发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

2017-08-24 22:46徐婧
时代金融 2017年21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项目管理

徐婧

【摘要】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能对企业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火力发电企业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使用全面预算这一工具,促进企业发展,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针对全面预算在编制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通过建立电价竞价预测等模型增加企业外部竞争力,对于企业内部的各类成本费用,加强管控,降本增效,同时完善项目闭环管理,以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

【关键词】火力发电企业 全面预算 预算考评 项目管理 滚动预测

一、引言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各企业都逐渐意识到其对公司生产经营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不同行业、同行业不同企业所处的环境及企业自身条件不同,不可能适用于同一种管理模式,要想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产生正向效果,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进行个性化定制。

二、火力发电企业的特点

火力发电企业是典型的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产品生产与销售连续完成、产品即产即销的特殊性,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因电力销售受发电计划制约,市场相对稳定。火力发电企业成本构成较为简单,除燃料成本占成本比重较大以外,其余主要为发电机组的检修维护及折旧费用,但是由于电力行业投资额度较大,设备管理复杂,机组生产连续运行时间较长,设备检修维护工作量较大,成本较高。资本性投资项目较多,投资成本较高。在销售预算基本可预见的情形下,企业可以进行预算管控的部分,主要在于对各类成本费用的控制及对资本性项目的管理上。如何合理的、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是火力发电企业预算管理的重点。

三、火力发电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特征的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发电企业势必会由生产型向经济型企业转变。尤其现在电煤价格居高不下且快速上升,融资环境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形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得企业一方面能保证安全环保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又能合理控制生产成本,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整体经营活动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方法,是执行企业战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通过预算,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可以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使企业各级员工对于企业当年的生产经营目标、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规划、甚至更长期的战略目标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使每个员工都能有较为明确的工作目标,可以更好的落实工作任务,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是企业统一思想、统一战线重要的一条线。预算的建立,为量化企业的绩效管理提供了标准,并通过考核评价,加强了企业内部控制。所以说,建立适应火力发电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推动预算有效实施,防范经营风险,并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火力发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意识不到位。所谓全面预算管理,重点在“全面”二字,是全员参与的对企业活动全方位、全过程的预算管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员工认为预算工作属于财务工作,对预算工作的重视度及参与度并不高。随着预算管理的强化,预算与费用报销、工程结算密切挂钩,没有预算,就没有费用,无法办理相关的结算手续,预算工作才勉强列入各部门的工作计划中。

其次,责任心不强。各部门被动接受预算工作,但是态度较为消极。一方面,为了次年能够顺利报销各种费用,习惯性夸大对费用的需求,给自己留足空间,导致预算过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工作计划,对于部门次年要做的工作不够明确,预算项目的填报上容易缺项、漏项,导致预算不足。对于进行定额管理的项目,直接根据定额上报,并在后续内控预算的编制及调整过程中不及时更新项目内容,导致内控预算在下达的过程中无法明确任务及责任人。这一方面使得预算汇总编制人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对各类业务进行求证、核实,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费用的夸大、项目不完整,都导致了预算偏离,使得预算失去了其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

(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专项费用存在拆借现象。在财务上,材料费与固定资产、修理费与技术改造、构建筑物维修与机组日常维护等业务是相互独立的,不可混为一谈。实际工作中,业务人员经常把这几类费用混合交叉使用。例如,购置一项固定资产,预算金额为10万元,实际采购价格为12万元,业务人员理解为材料费,使用材料费预算办理结算手续,在财务账务上则显示为固定资产购置超预算。

其次,财务管控滞后。目前大多数企业将预算管控职能划分在财务部门,但是诸如物资采买、工程招投标等,财务人员的参与度稍显不足,由于各类业务项目繁多,部分业务直到完结并到财务部门办理结算手续时,财务人员方才知情,在业务人员不了解预算控制线的情况下,很可能部分业务在订立合同时即已超标。例如,签订构建筑物维修合同50万元,业务人员查询日常维护费用总额为300万,认为在预算范围内,在维修结束后办理结算手续,财务人员发现构建筑物维修总预算费用为30万元,超出预算。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多项费用,例如,一个技改项目,从可研到施工到最后验收,需要分别与不同的供应商合作,财务人员在不了解项目构成的情况下,无法汇总统计,最终很可能导致预算偏离。总之,业务部门沟通的缺乏,财务人员信息的滞后都极易造成预算费用最终不可控制。

五、完善火力发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预算宣传,推动预算工作

预算不仅仅是为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目标建立一个可量化的标准,更重要的在于其编制过程就是一个对自身工作进行梳理和规划的一个过程。只有对次年的工作计划提前进行梳理,在有工作计划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进行预算的安排,才可以减少工作的盲目性,也便于企业做出恰当的经营决策。加强预算的宣传,完善预算编制,要求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坚持谁做事、谁预算,先预算,后做事。在编制过程中自下而上、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编制完成后,再将预算自上而下、层层分解,使得人人身上有任务,人人肩上有责任。通过增加员工对于预算的参与度来增强其对预算的重视程度。

(二)建立预测模型,实时滚动预测

由于市场瞬息万变,年初编制的预算很有可能在半年乃至三个月后就成为废纸一张,只有建立滚动预测制度,按月度、季度、年度根据最新的市场预判做出新的预测,才能实时调整企业经营重点,确保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同时,配套建立电力市场竞价模型、盈亏平衡模型、量本利分析模型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根据当前生产经营的环境形势测算出企业可以承受的经营上下限,为企业经营提供决策依据,提高领导决策效率。

(三)提升管理手段,强化预算考评

在高度电子化的今天,预算管理的技术手段却相对落后,预算的汇总、分析、考核都不够及时,大大影响了整个预算工作的进度。通过ERP等手段,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加强对火力发电企业各类成本费用的控制,并通过对各类成本费用的实时分析统计,做好预算执行分析、预警,减少乱花钱的行为。同时强化预算刚性,从严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对于预算不足或者无预算事项,必须办理预算外审批手续,大额费用及大型项目专款专用,禁止拆借。

由于火力发电企业预算管控的重点主要在于对各类成本费用的控制及对资本性项目的管理上,所以考核更侧重于偏差率及项目的一一对应。给各类成本费用设置适度的允许偏差的范围,超出偏差范围的,不论是低于预算还是超出预算均给予考核。可以根据季度滚动预测数据进行季度考核,也可以年终汇总考核。

对于资本性的项目,一方面考核预算费用的偏差率,另一方面考核预算项目的实施情况,对于未按年度工作计划实施项目(包括非客觀因素变更及增减项目)以及由于未按计划实施项目至跨年度,并影响企业整体项目计划的均进行考核。偏差率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一味的压缩各项费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也促使各编制部门认真梳理各项费用,减少虚报、乱报。预算的准确性提高了,最终形成的全面预算才对企业有参考价值。

(四)完善项目管理,促进业务闭环

联合生产部门,完善项目管理,从项目立项开始全程跟踪,订立时间表,从招投标工作到项目具体实施再到完工结算,形成闭环,保证项目从始至终可控在控。项目管理的模式下,不仅仅是预算,时间、空间、资金等所有业务行为均围绕项目展开,一方面对项目进行了良好的监管,使项目能够按时按质的在预算范围内实施,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只干活不结算,导致财务账面长期挂账,造成核算不准确不及时。

(五)深入学习交流,优化全面预算

对于非财务人员来说,预算的编制过程也是他们了解财务业务的一个过程,同样,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预算的编制整理及汇总,也让财务人员更加的了解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通过预算的编制,加强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不同部门之间的不同业务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更好的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各部门的预算管理人员需要立足岗位、部门、企业,辅以外部的调研学习,拓宽视野,在过程中考虑企业全面预算工作改进方向,完善全面预算体系,优化全面预算工作方案。

参考文献

[1]杨爱文.《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在火力发电企业经营中的实施与成果经营管理》.经营管理者,2016年2月,P88.

[2]刘芳.《浅议火力发电企业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科学之友,2013年3月,P78-79.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项目管理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