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并且对其它的学科都有着辅助与推动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这项任务的进行中依旧存在一些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存在于老师本身,有的老师打无准备的仗,不曾对备课产生重视,还有的则是写好教案,但在具体实施上面又存在缺陷,再有的就是迎合改革,活跃课堂,为求新而脱离教学本质。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正。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认真备课,教案无实际价值。教师上课的前提是有所备课,但有的教师并不注重这一点,备课的时候没有特别清晰的思路,也没有对课本进行深入理解,只是一味地参考资料,简简单单几句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很少有自己的体悟与把握。更有教师因为平日里课务繁重,压力很大,无心去备课,等到领导要来检查时匆匆几笔,草草了事。这样没有计划,没有经过周密思考准备过的课堂,自然混乱无章,效率甚低。更何况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时间有限,教师计划的任务常常完成不了,毕竟小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本来就慢,如果跟不上教学进度,教师会忧心,学生会无奈,双方的情绪產生冲突,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学质量下降。
(二)过于追求改革创新,丢失了对学习的思考。为了迎合课改并达到教学改革中的教学目的,许多教师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体现创新精神,活跃课堂气氛,会采用多媒体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有的教师所准备的课件太过于求新,让学生的眼球被画面所吸引,并没有热衷于知识本质。还有一种做法是偏重于教学形式,注重花样翻新,对观摩课进行过度模仿,对教材缺乏细致的理解,未能及时指正学生的误解。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是另一种教学极端,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二、针对教学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一)首先,教师应对备课环节引起重视,使自己的备课更具有实用性。备课时应对教材有深入的认识,精心思考,有条理地设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板块,选择最优秀的教学方式,选择编写适合自己班级的习题。思维可以多元化,想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见的问题,预想如何形象明确地讲解,而不是干瘪瘪的照着参考资料念。同时要设计好板书,做好课堂小结。
(二)给难度比较高、篇幅过于长的课文分配多节课时。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总是根据课本前后顺序教学,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者思想的深浅进行搭配学习,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过于轻松或者过于繁重的感觉,避免小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在培养兴趣上也不会造成阻碍,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我们最终期待的语文素养。
(三)千万不要刻意求新,坚持实实在在的传授语文知识。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追求生动活泼是没有错的,但是为了这种活泼,让脱离文本的或是娱乐性的东西在课堂上喧宾夺主是非常不可取的,我们不能因为改革而失去教学的初心。例如:一位教师在上《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找了很多爬山虎的图片,拓展了很多知识,但是,他忽略了这篇课文的理解。刻意的创新与过分的注重教学形式更容易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脱离原意,不一定就能达到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更何况,创新这种能力并非是靠刻意的教学方式培养起来的,所以,我们从本质出发,实实在在地传授语文知识才是硬道理。
(四)语文是一门安静的,需要人通过心灵思考的学科。它本身具有灵动性,只用教师在课堂上稍加点拨就能活泼起来,实在不必刻意为之。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曾大声呼吁:“现今的语文课太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我们希望给孩子一个宁静的天空,一块安静而干净的土地。”因此,教师可以试着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体悟课文的含义,同时也能有时间对文本中的重点句子或者是难写的字进行及时的复习,打破那种“热热闹闹走过场”的语文教学形式。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具有一些新颖的教学形式,只要把握好一个度,在继承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这种方式还是可取的。
在教学中做好备课,切记不要因为求新而忽略教学的本质,要善于把握平衡点,试着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环境与时间,打破追求浮华的教学形式,同时,要善于发现,了解不同学生的特长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全面地提升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也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教学改革这项重任更顺利地进行。
魏加民,安徽天长市第一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