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2017-08-24 19:54彭秋玲
时代金融 2017年21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竞争力的内涵,接着选取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发展性和规模性五类指标共16个小指标,构建了一个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上述结果,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水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竞争力 因子分析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一些综合实力强大的跨国银行大量涌入中国,我国银行服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业的竞争力状况非常必要。因此,本文拟构建一套科学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评价体系及数据样本

本文以成本收入比、资产收益率、资本回报率、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网点总数、员工总人数、存贷比、资产增长率、贷款增长率、存款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16个指标作为构建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2015年年报。

为了科学、有效的处理数据,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正向化及标准化处理。逆向指标正向化公式为:X*=1/X1;适度指标正向化公式为:X*=1/(1+|X1-k|);标准化处理时采用的方法是Z-score法。

二、因子分析法评价模型构建

因子分析法研究的是以最少的信息丢失把众多的具有较高相关关系的观测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假想变量。这些假想变量能反映出原来众多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并对这些原有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解释。这些假想变量就是因子。因子分析法能起到削减变量个数、降低变量维数,而不会造成原有变量信息大量丢失的作用。

每个观测变量可以写成一组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假设有p个观测变量:X1,X2,…,Xp,这p个观测变量都是具有零均值、单位方差的标准化变量。则因子分析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F1,F2,…….,Fm是该模型中各个观测变量所共有的公共因子,解释了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ε1,ε2,……,εp为特殊因子,它表示每个观测变量不能被公共因子所解释的部分,相当于多元回归分析中的残差项;aij称为因子负载,类似于多元回归分析中的标准回归系数,表示第i个变量在第j个公因子上的负载(i=1,2,…p;j=1,2,…,m)。

因子分析模型也可以用矩阵形式表示为

X=AF+ε

其中,X=(X1,X2,……Xp)′是观测变量向量,且E(X)=0,协方差矩阵cov

(X)=Σ与相关系数矩阵R相等;F=(F1,F2,……Fm)′是分向量相互独立公共因子向量,且E(F)=0,cov(F)=I;ε=(ε1,ε2,……εp)′是特殊因子向量,表示观测变量中不能由公因子所解释的部分,E(ε)=0,cov(ε)=Σε是对角阵;A是因子载荷矩阵,aij表示Xi与Fj的相依程度。

三、分析结果

根据上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及样本银行数据,本文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一)检验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法

根据分析,表1中的数据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大部分变量的共同度均大于70%,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都在30%以内,总体效果较为理想,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法做数据分析的。

(二)公因子提取

本文所选用的提取因子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并按照因子累计贡献率大于80%的标准选取公因子。

从表2可以看出,前五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5.139%,说明这五个因子所代表的信息已经能够充分反映原有观测变量大部分信息。因此,本文选取五个公因子F1、F2、F3、F4和F5,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表3)

(三)因子命名解释

为了更好的解释各因子,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IBM SPSS Statistics统计软件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4)。

提取方法:主成份;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旋转在8次迭代后收敛。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个因子F1在资产收益率 ZX10(资产规模)、ZX11(网点总数)、ZX12(员工总人数)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因此,第一个因子可以概括为商业银行总体规模实力因子。

第二个因子F2在ZX14(存款增长率)、ZX15(贷款增长率)、ZX13(资产增长率)、ZX9(流动性比率)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因此,第二个因子可以解释为发展能力和流动性管理能力因子。

第三个因子F3在ZX6(不良贷款率)、ZX7(拨备覆盖率)、ZX5(核心资本充足率)、ZX8(存贷比)、ZX1(资本回报率)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因此,第三个因子可以概括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因子。

第四个因子F4在ZX1(资本回报率)、ZX2(资产收益率)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这两个指标都是反映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因此,F4可以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

第五个因子F5在ZX2(资产收益率)、ZX4(资本充足率)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这两个指标一个是反映银行的盈利能力,一个是反映银行的安全性指标,因此,F5可以命名为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因子。

(四)因子得分计算

对因子命名之后,在SPSS中利用回归法求得得分系数矩阵。

提取方法:主成份;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公共因子与初始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可根据初始变量的观测值,计算出各银行在各公共因子上的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F1=0.092*ZX1+0.070*ZX2+……-0.066*ZX16

……

F5=0.161*ZX1+0.389*ZX2+……+0.159*ZX16

计算出各项公共因子得分后,还可根据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对各公共因子得分按权重进行加总,得到综合得分F,计算公式如下:

F=0.38507F1+0.18369F2+0.1066F3+0.09767F4+0.07836F5

四、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是注重规模效益的提升。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上市商业银行的规模实力对其竞争力水平影响很大。首先,上市银行应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将蛋糕进一步做大,才能真正在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资产规模。其次,上市商业银行应该合理布置机构网点,通过整改、合并、撤销亏损较多的网点,优化银行资源配置,增强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其经营效率,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二是注重创新能力。存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国外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收入在总收入中比重很大,因此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非常重要。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点单一不仅阻碍了其盈利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其经营风险,因此盈利方式单一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我国很多商业银行也开始致力于新银行业务的开发,以增强其竞争力。

三是注重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控制能力是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商业银行能否生存、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风险控制能力。为了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应该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优化资产质量。

四是注重强化银行组织架构。专业人才队伍,尤其是高水平的开发和管理的队伍,是商业银行保持持续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不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在股东、经营管理者之间建立起相互制衡的机制,银行组织结构逐步合理化,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薄相平,易银飞.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13(12).

[2]司咏梅,张连芹.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北方经济,2014(12).

[3]黄颖君.我国境内上市商业银行评价及实证研究[J].中国金融,2015(11).

[4]黄学军.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生产力研究[J].2014(22).

[5]宋文昌.国内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

作者简介:彭秋玲(1981-),河南周口,讲师,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会计系教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
中国创业板生物制药类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体系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