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现状及对策

2017-08-24 02:33门静
时代金融 2017年21期
关键词:增值国有资产问题

门静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是评价国有企业改革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阐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内涵,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制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的对策,从而让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国有资产 增值 问题 对策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的走向;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程度对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所处的独特地位,我国国有资产产权的特殊性,导致我国国有资产在保值增值中存在极大困难。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内涵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指国有企业通过生产经营,使国有资产的价值大于等于原来的价值。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首先应当保值,保值不仅仅是国有资产数量或价值上没有减少,也包括没有因为通货的膨胀导致国有资产贬值;其次应当增值,通过生产运营,使国有资产的价值得到提高,增值既可以包括数量或价值的增多,也可以是质量上的提高。

当前,只有让各项国有资产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才能让国有资产切实得到保值增值,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促进国有企业稳步健康的发展。

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观念不强

很多国有企业领导层未树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观念。想当然的认为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管理是政府部门的事情,国有企业只要将国有资产使用好就行了,没有投入足够的去精力研究如何让国有资产去保值去增值。虽然有些领导有保值增值的观念,但是没有将如何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观念传达到各个部门,致使有些部门员工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配合力度不够,给资产保值增值带来难度。

(二)国有资产产权不够明确

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是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监管由各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执行。国有企业担负着管理和运营国有资产的功能,但国有资产产权不明、产权不清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国有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法人财产制度,对资产的经营管理责任也没有明确,更没有在各个部门中得到落实。很多时候不仅无法实现保值和增值,甚至正常的生产经营目标都难以实现。当出现问题,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时,却无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归根结底还在于产权的不够明确,仅仅明确了国有资产的全民所有性质,而没有将全面所有这一概念具体化。

(三)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对促进国有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深远意义。但是,国有企业在改革中,特别注重国有股权的绝对优势地位,结果导致国有股权过度集中以及股权单一。这样股权多元化经营只能落在口头上,形式大于实质,国有企业难以实现自主经营。不仅无法实现国有企业的做强做大,长此以往还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国有资产发生减值甚至流失。

(四)国有资产投资存在盲目性

通常,国有企业不存在国有资金不足的问题。国有企業的国有资产无论是资金还是实物资产都是非常充沛的。大量国有资产闲置就会导致国有资产贬值,必须将国有资产投入到新的运营中才能够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目前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低下,国有资源没有真正实现优化配置。当前,很多国有企业存在盲目投资的问题。有些国有企业,看到某些产业或某些领域利润率高、盈利空间大,认为只要投资就能获利,就将大量的国有资产投入。在投入之前,既没有做到充分的科学论证,也没有考虑资产与当前行业的匹配度,甚至对行业的风险认识不足,盲目投入,导致国有资产得不到合理利用,甚至大量流失。比如,许多国有企业盲目跟风房地产行业,导致大量资金被套牢,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比比皆是。

(五)国有企业用人机制落后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只有让国有企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当企业的经营领域和发展目标确定后,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国有企业的用人机制存在很大的弊端。第一,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未形成。由于受长期政企不分的影响,很多国有企业的人才管理机制,受政府影响较大,论资排辈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很多真正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才无法走上关键岗位,无法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第二,人浮于事的现象仍然存在。虽然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改制,但是当前来说国有企业职工仍然是铁饭碗,除非企业破产,否则不会出现下岗或者解雇的问题。这种制度导致很多人上进心不足,得过且过的心态与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度的对策

(一)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观念

国有企业的领导层应当树立正确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观念,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认识到国有企业既是国有资产的使用者也是国有资产的管理者。第一,企业领导层应当向成功的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让资产保值增值的观念融入到领导的具体的行动中。第二,企业领导层应当向企业各部门传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精神,让各部门积极配合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让保值增值观念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让保值增值工作成为企业的核心工作。

(二)健全国有资产产权制度

第一,健全法人财产制度。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但是产权比较虚化,国有企业很多人都可以处理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了由国家来补贴,没有明确的人员来承担责任。完善法人财产制度可以明确产权责任,理顺各种关系,通过实行经济责任制,对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分级监督,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追究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第二,国有企业应当定期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使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防止部分人员利用职务影响和经营便利侵吞国有资产。

(三)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是推进依法治企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应当积极引入外部资金,技术,实现股权的多元化经营。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进行调整,既要保证国有股权控股地位,又要防止国有股权过度集中或股权单一化的问题产生。要优化董事会的的组成机构,在董事会中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外部董事,保证小股东代表具有充足发言权,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还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提高专职监事人员的比例,增强监事会的权威性、客观性和独立性。

(四)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必须执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投资项目前,必须安排专门人员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论证项目的可行性,项目存在的风险,项目的盈利能力等。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必须执行集体决策审批制度。利用SWOT理论进行分析,分析企业内部的优势、劣势结合外部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制定出能给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措施。

(五)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国有企业必须改变当前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方面,将原来对领导负责的干部使用制度转变为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的制度。首先,选择适当的经营者。根据“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择有担当、有能力的人担任企业的经营者。在经营中出现的错误,经营者必须承担;正确的决策带来的收益,经营者有权分享。其次,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企业制定的考核指标,对企业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考核,让绩效考核的结果和选人用人挂钩和职工的奖金福利挂钩,真正调动广大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四、结论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的核心任务,也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面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出现的保值增值观念不强、产权不明、治理结构不完善、盲目投资、用人机制落后等问题,只有通过增强保值增值观念,明确产权,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和良好的用人机制等措施來加以解决,才能让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目标实现,促进国有企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琳.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135.

[2]朱苗华,刘敏,封震静,高玉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思路[J].中国商贸,2013(30).

[3]樊纲.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国有资产重组与国有投资公司的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11(01).

猜你喜欢
增值国有资产问题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增值运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