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017-08-24 06:45杨雪晴
时代金融 2017年21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互联网金融影响

杨雪晴

【摘要】本文依据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展开讨论,认为互联网金融与宏观经济之间的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的。同时基于已有的分析和判断,得出三个结论。首先,互联网金融引发的资本流动速度加快,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第二是金融资产流动方式多样化,使得建筑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可能导致金融行业过快过热发展,导致导致经济危机的风险加大。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宏观经济 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与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是由各个经济领域共同構成的,宏观经济的发展与每个行业和每个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息息相关。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向整体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之下,我国生产的大量产品出口受阻,实体经济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政策持续推进,我国低端制造行业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去产能和商品出口受阻的双重压迫之下,实体经济发展受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着眼于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发展,有许多的民营企业的老板,乃至于民间资本甚至与境外资本都倾向于流入我国的金融领域,将互联网金融当做未来产业发展的又一个蓝海,这就会导致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热钱迅速涌入这个行业,不断的攫取互联网金融能够为整个经济所带来的红利,但是这种局部经济过快过热发展的现实状况很有可能给宏观经济带来长远的不可预估的损失,一方面会挤压其他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对于其本行业的稳步快速发展也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资本流动速度加快,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互联网金融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由于其资本流动速度加快,可能会导致和引发通货膨胀。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非常明显和鲜明的特征,就是其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具有简洁性和快速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用户只要拥有一个配置相对比较完善的智能手机,并且完成了手机与银行卡的绑定,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与互联网金融对接。无论是购买产品还是抛售产品,所需要的时间非常的短,所需要进行的操作的流程也非常的短,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对于用户本身还是互联网金融本身的操作者,他们进行投融资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资本流通速度加快固然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的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但是从长远的宏观整体的经济发展的状况上来看,快的资金流动速度也可能会导致和引发局部的通货膨胀。而考虑到互联网金融本身的用户群体的广泛性和总支配资金的放大型由资本流动速度加快所引发的全面性的通货膨胀是一个相对可以预估的事实。基于这样的判断,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过程当中,针对互联网金融在实际操作和经营的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有可能由于不当操作给用户带来损失,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要进行非常严密的监控。

(二)金融资产流通方式多元化,金融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互联网金融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表现在第二点,就是由于金融资产流通方式多样化所导致的金融行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正在成为现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行业由各大银行把持,特别是中国工农建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于金融行业所持有的垄断地位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了,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以腾讯和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行业的巨头强势进入金融行业,独特的吸取资金的方法和庞大的用户群体迅速在金融行业分得了一杯羹,其在经营方式和营销方式上一举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银行所引领的金融营销方式,导致了大众金融和小微金融的持续发展,这种现状也在一段时间内银行正常业务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使得银行在金融板块的业务迅速萎缩,引起了金融行业的震荡,但是从宏观的经济发展上来看,由于这种市场变革的出现,使得市场主体的经济性更加的提高了,成天在金融行业当中的资金也大大提高了,这实际上从宏观的角度上还是盘活了我国整体境内居民手中的沉淀资金。这种方式也给我国的经济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内生动力,是实现我国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三)经济脱实就虚

应该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互联网金融所导致的局部经济过快过热发展有可能会导致问题的延展,从而导致经济脱实就虚大量的热钱涌入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一方面使得实体经济进一步萎缩,同时也可装备制造业和其他的重工行业因为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而发生产业发展层面的倒退,使得我国在国防和其他重工行业落后于其他国家,导致不可预估的后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深入普及,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代表的支付方式的转变,使得人们对于网上支付和现场支付的信任程度越来越高,优秀的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沉淀在互联网的支付持当中,使得互联网金融成为了越来越多的金融行业从业者所关注和必须要争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的领域。特别是考虑到随着时代的变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无论是青年人还是中年人,对移动支付的信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的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感觉越来越趋于熟悉化。这种心理上的信任和依赖感也是互联网金融在当今时代下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以上现实情况,着眼于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发展,我们应该对互联网金融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一个先验型的判断和预估,并且依据其应用的现实状况,通过抽取样本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性的研究,用这样的研究结果来对我国下一步的宏观经济的有关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三、结语

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多层面的,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多种实际情况都息息相关。分析和看待互联网进步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看到它对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作用,同时也要看见互联网金融的过快过热发展可能给宏观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依据相应的判断来进行下一步经济政策的制定。

参考文献

[1]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05):78-79.

[2]张丽恒,闫威,虞冬青,孟力,曲宁,仲成春.早谋划、早布局、早下手抢占“互联网+”制高点[J].天津经济.2015(04):90-91.

[3]杨凯.布道“互联网+”[J].华东科技.2015(04):67-68.

[4]胡锦娟,新金融.中美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及环境维度的比较与启示[J].2015(03):67-68.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互联网金融影响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扩大需求: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