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萍
“我问你,你一个星期在家的时间有多少?你有没有陪过孩子玩?你算一算自己总共有几次送孩子去上学?你整天每天在外面应酬别人,你有没有想过最需要你陪的人你却没有时间陪?真不知道外面到底有什么这么吸引你?”
梅一连串的逼问,让她的丈夫无力招架,他瞪着她的脸,说不出话来,半晌看向我说:“你看,她就是这么的自我和霸道,一个人把所有的话都讲完了,我说什么根本没有用,唉”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他往后靠在椅背上,不再说话。
梅的丈夫明显对谈话失去了兴趣,将身体尽量往后退,试图在自己的面前竖起一道墙。当他这样做的时候,梅更加愤怒,恨不得自己有一双强有力的手,将他从那堵墙后面拉出来。我问梅:“你们在家里的交流也是这样的吗?”
“是的,每次我才把问题说到一半,他就不愿再谈。无论你怎么说,他也不搭理你,我就好像是在跟空气讲话。”
“你认为你们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没有沟通,他应该知道再这样下去我们之间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难解决,这样的日子我再也无法忍受,如果他再不改变,我们就只有离婚。”
梅的话语里透露出绝望,还有对婚姻完全没有办法的无助感。我转过头问梅的丈夫:“你觉得你们夫妇之间的问题是什么?”
他说:“只要她不无理取闹,别动不动就说离婚,有事说事,我觉得我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梅不乐意了:“每次一说到你不对的地方,你就说我无理取闹。不能说你的问题,我们谈什么,你觉得都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我告诉你,一个巴掌拍不响。你根本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那怎么解决问题呢?”
我很熟悉这样的对话,来咨询的夫妇通常都认为只要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做出改变,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很显然,梅需要丈夫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她需要丈夫的陪伴,需要与丈夫之间有情感交流。在养育孩子的方面,她渴望得到丈夫的支持,当她得不到自己渴望的,就将失望和愤怒变成指责和抱怨。
我不知道梅的丈夫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在关系中保持一定距离,还是因为妻子的指责让他感到受伤而逐渐远离。他的退缩让梅更加抓狂,她加重对丈夫的指责,希望给他施加压力,让他不再逃避,他们的沟通陷入了死循环。
要解开这个死循环,他们双方要看到这种沟通方式的无效性,停止用这个方式继续沟通。
“梅,当你在指责你的丈夫没有待在家里陪伴你和孩子,你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我想让他知道我和孩子也需要陪伴。”
“你表达你需要他的陪伴,和你指责他没有陪伴你,你觉得这两种表达之间有什么不同?”
“我一开始有好好跟他说,但是他并不在意我说的,我觉得他并不关心我的需要是什么,因此我才生气。”梅显然还沉浸在自己的愤怒与无助当中。
“现在你来试一下,告诉你先生你希望他多些时间陪伴你和孩子,并告诉他当他没有花时间陪你,你的感受是什么好吗?”
梅稍微侧过身,眼睛看了一下丈夫,说“我希望你多些时间陪伴我和孩子,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让我觉得你好像不关心我们。”
我问梅的丈夫,“听到妻子这样讲,你是什么感受?”
“我怎么会不关心你们,我所做的这一切不都是为了让这个家庭能过上好日子。”
我打断了他:“请先不要解释,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
“她说她希望我多陪她和孩子。”
“还有呢?”“她说我不关心她们?”
“你的妻子跟你说她希望你多陪她,说她一个人带孩子很孤单,你有什么感觉?”我坚持问他的感受。
“我也想,可是我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我也没有办法。”
“你说你没有办法,当你没有办法满足妻子需要你陪伴的愿望,你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我觉得有压力。”
“当你感到有压力的时候,你会怎么处理这种压力?”
“我会不说话,我希望她能明白我的处境,停止对我的抱怨,不再给我压力。”
“所以你不说话是因为自己感到有压力。”我转过头问梅:“你知道你的丈夫不说话是因为他有压力吗?”
梅说:“我不知道,他从来都没有跟我说过。”
“这个还要说吗,你应该知道啊”梅的丈夫说。
比起一开始妻子不停的抱怨,丈夫用退缩的方式拒绝沟通,现在他们的沟通往前走了一步,梅表达了自己的需要,丈夫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他们的对话还停留在在各自的感觉中。
我决定让他们再往前走一步。我问梅:“当你跟丈夫表达了自己的孤单和无助,你希望得到丈夫什么样的回应?”
“我希望他不要否定我的感受,能够体会我的心情。”
我问梅的丈夫:“如果把你的压力放一放,试着理解梅的感受,回应一下她的感受,你会怎么做?”
“我知道你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可是我也是没有办法嘛。”
我打断他:“等一下我会给你机会谈你的处境和感受,现在你试试把‘我没有办法换成‘你希望我怎么做?”
就这样,我帮助梅和她的丈夫表达各自的感受,让另一方将Ta听到的关键词找出来,确认自己听到的是否是对方想要表达的,然后回应对方。
一开始他们表现出对这种沟通方式的生疏和不适应,我让他们每次在讲完之后都给自己的表达的效果做個评分,再请对方谈自己听到后的感受。慢慢的我看到他们双方脸上的表情开始放松,生硬的指责变成柔和的请求,退缩和冷漠变成点头和回应。
“你们有没有感觉到现在房间里的气氛的改变,你们认为是什么改变了刚才你们俩之间的紧张和对抗?”我问梅的丈夫。
他说:“她说话的声音变柔和了,表情也没那么可怕。”
“那你注意到自己的改变了吗?”
他没说话,我问梅:“你觉得你的丈夫有什么改变吗?”
“他有在听我说话,没有否定我的感受。”
我又花了一些时间跟他们夫妻讨论刚才这个沟通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细节,强化这种正面积极的体验。
梅需要丈夫的陪伴和关注,梅的丈夫希望得到梅的理解和支持。当双方都关注在自己的需要上,而忽略了对方的需要。当两人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方采取抱怨和指责的方式,而另一方则采取回避的态度。
通过这上面的对话练习,梅体验到两种不同的表达所带来丈夫不同的回应,当她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对丈夫的指责的时候,丈夫没有将自己封闭或是后退。
我问梅的丈夫:“当你的妻子表达自己的需要,没有指责你,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自己被指责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我觉得生气,因为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没有被看见,我觉得她要控制我,我只有按照她的要求去做她才会满意。现在我觉得她没有那么咄咄逼人了。”
梅说:“当他后退不听我,或者否定我的感受,我觉得自己非常的孤单和无助,对他越发的不满,而我的抱怨将他推得更远。”
梅和她的丈夫意识到他们原先的沟通常常是无效的,两人陷入对方收不到自己传递的信息的挫折中,负面情绪升级,做出指责或退缩的反应,使得沟通无效。我帮助他们回到沟通的最初意图,用直接而不带有攻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听到的一方给出积极的回应。他们双方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顺畅的沟通。
沟通不畅往往是暴露婚姻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在沟通不顺畅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各自对婚姻的认知与期待,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引发和处理情绪的方式,性格方面的差异等等,只有真正了解这些原因,才能理解自己和对方的需求,在沟通中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状况和回应对方的需求。
本案例中梅对丈夫陪伴的需求来自于她童年没有得到父母的陪伴,父母工作比较忙,将她放在爷爷奶奶家直到她上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生活。她将自己以前在情感方面的缺乏投注在丈夫的身上,渴望得到丈夫的爱和陪伴。
而梅的丈夫成长的家庭属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疏离,大家不太表达情感的需求,因此面对梅的需求,他不知道该怎么回应,采取了回避的方式。
大多数婚姻出现问题的夫妻都抱着这样的想法,是对方的某些行为导致了婚姻中的问题,只要对方做出改变,他们的婚姻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个婚姻才能继续下去。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John Gottman在长达40年对婚姻关系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婚姻中有绝大部分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比如说夫妻两人在生活习惯方面的不同有时会让彼此无法忍受,消费观念的不同也会带来很多的冲突,还有日常生活中优先秩序的安排等等。
很多人无法接受自己的婚姻有很多问题的状态。我曾经有这样的一位来访者,她在与丈夫的关系中出了问题,两人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因此决定离婚,他们约好第二天去民政局办离婚手续,她在头天晚上找我咨询,当她得知婚姻中本来就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结了婚的夫妇如果没有让自己学会带着问题继续生活的能力,就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放弃婚姻。
她说:“我过去从来不知道这是婚姻的真相,我以为,只要两个人相爱就一定会去解决问题,如果问题解决不了,一定是没有爱了。”不只是她,很多人对婚姻都抱有这样的想法。
这也容易理解,因为大部分人对婚姻的期待和想象就是一帆风顺,幸福美满。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当婚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觉得必须要解决掉这些问题,婚姻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既然这么多的问题都无法解决,那么该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生活在一起,是維持婚姻需要掌握的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发展不是一段话或几段话就能够说明白的,我会通过另外的案例来呈现带着问题维持婚姻是一种怎样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