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摘 要:创新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不竭动力,社会各领域、各行业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从而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国家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管理提起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对高校教育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培养出素质全面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及高校面临的紧要任务。本文将围绕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展开讨论,提出创新型思路与措施以期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现实困境;创新路径
我国高校扩招政策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日益复杂化与多元化,现有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加之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推进之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来适应时代化的发展要求,既可以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又可以推动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下去,让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高校人才更具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1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1、创新是时代潮流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诉求
现阶段,各种知识理论急剧膨胀,各类型观念不断更新,在这样一个基本环境下,高校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同时也受到各种挑战的威胁。高校只有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积极探索有效的措施,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才能不被时代的发展潮流淹没。
2、创新是解决高校教育管理弊端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普遍存在观念落后的问题,习惯运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与经验对问题进行处理,或者是将先进方法与经验直接生搬硬套,造成高校教育管理的人性化与民主化较低;其次,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导致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制度保障,对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没有原则性,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较低。除此之外,部分高校不具备一支强有力的教育管理队伍,缺乏专业的教育管理人员,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执行力较差,任务不能得到及时的落实。
2 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理念较为滞后,其自身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着多种问题。
1、教育管理内容陈旧,管理效率低下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基本上采用与政府相似的运行机制,习惯依照国家的指示进行教学管理的组织规划,甚至将教育管理模式与行政管理模式混淆,这就导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比较生硬,灵活性较差;其次,现有的教育管理规章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第三、高校在教育管理的决策与规划中,行政意识过分突出,不能充分发挥学术与教师的作用,使得学校各行政部门及工作人员为教学与教师服务的主客体关系倒置。
2、教育管理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沿用传统模式与传统方法的现象比较严重,过分强调教育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与制度化,导致教育管理工作的民主化与人性化较低,为教学管理服务的意识较弱,不能满足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部分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地位等同起来,将管理者的地位置于被管理者之上,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效果。部分高校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这就对高校教育管理功能的发挥产生了一定阻碍。
3、教育管理缺乏科学化,不能与时俱进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教育体制呈不断完善的发展趋势,然而部分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依然缺乏科学化,教育管理工作的引导与服务意识较差,从理念到模式再到具体方法,不能以科学的角度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划。还有部分高校缺乏一支精干的教育管理队伍,教育管理人员的能力较低,不能针对高校的具体情况与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教学管理任务,同时也不能对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导致高校教育管理缺乏科学化,不能迎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3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型路径的具体构建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现行情况并不容乐观,还有不少弊端急需解决。同时,高校在当前形势下又面临着自我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实际必要性,因此高校必须尽快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构建一套创新型的教育管理制度。具体构建路径如下:
1、创新教育管理理念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显然离不开管理理念的创新。事实上,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理念创新就是新时期崭新的教育理念代表,它的本质就是要通过何种教育观来实现高校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与正确定位。这是因为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其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弊端频现,针对此现状,高校就必须尽快建立一套以自主化、多元化、人本化等为核心的教育管理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化的特点,真正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理念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自由提出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潜藏在他们身体里的学习潜能,尤其是要为那些本身就较为优秀的学生提供更佳的学习条件与环境,这样,才真正有利于高校培养出拔尖型人才。那么,这就需要各个高校丰富自己的教育管理内容,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形成高效可行的教育管理机制,为高校自身的后续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2、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其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与重要的选择。高校可以对各种教学管理活动进行合理的分权式管理,可以采取校、院、系分级负责制,切实强化高校中各个院系的权力,让各项教学管理的決策变得更为开放与透明,从而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更为有序化。同时,高校教学管理活动中还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的绩效管理办法来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与水平,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实施优胜劣汰的管理制度,并积极创新各种学术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效果与教育效率,真正为高校培养出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此外,高校还应该努力做好自己的教学管理创新工作,这就需要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切实改革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把自身的制度管理工作根据更为严格的标准来衡量,要真正从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方面来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要能够把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管理手段,真正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水平。
3、创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过程中,还应该从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入手,要能够尽快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的评价体系,要能够让其具有科学性、可行性与高效性,这是高校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切实保障所在。高校应该尽快创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并从根本上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具体来说,高校应该建立全方位的目标评价体系,要让该评价制度形成全面管、全面教、深入学的激励机制,并涉及到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学校工作、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身心发展等多个方面,还要完善涵盖学生思想品德、身心素质、学习成绩、劳动素质、个人爱好等的考核评价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出高校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这种教育管理评价体系应该具有科学性与人性化的双重特征,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出教师的最大创造潜能。
总之,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不仅是时代潮流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诉求,还是解决教育管理弊端的必然手段,其重要性与地位可见一斑。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着教育管理理念、模式及方法方面的诸多困境,只有对这些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解决,同时针对教育管理理念、规章制度、队伍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才能优化并完善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最终实现我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海鸥,易菊香. 关于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9,(3).
[2]赵泽鹏.“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J].继续教育研究,2010,(5).
[3]黄炎磊,叶青.谈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
[4]邓爱华.高校教育管理中如何“以人为本”[J].江苏高教,2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