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民心理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2017-08-23 02:58王蓓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舆情网民心理

王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一期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7.3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3%,网民年增长率超过6%,移动端上网需求持续升高。在网民数量迅猛增长、移动媒体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网络舆情持续繁荣。网络舆情,是广大网民在网络上对社会上的热点现象或是焦点问题表达具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舆情。近年来,网民自觉并持续关注社会热点、焦点事件,上网“发声”的主体更加广泛,而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中的重要力量,人数众多且活跃度高,对网络文化甚至社会文化有着示范引领作用。但是由于网络环境具有变化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消极影响,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网络文化建设。因此,分析大学生网民心理对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涵,也有利于高校的和谐稳定和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网民心理类型

当网络成为社会资讯的重要传播载体时,现实社会突发的敏感事件很容易让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网民在网上形成公众舆论,网络舆情事件随即产生。其中,大学生网民不同的心理类型分别发挥了作用。

(一)需要驱动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五层次理论,即每个人都有需要,像金字塔一样逐级递升,较高层级的需要要在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才会出现。需要也是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动力,由于网络环境相比现实世界更虚拟、实时和交互,满足了大学生在认知交友、表达观点、获得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

(二)从众跟风

从众是指受到来自社会群体的压力,个人的观念或行为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在网络世界缺乏权威参照标准时,网民傾向于相信大多数人的判断,这会带来信心和安全感。所以,为避免受到网上群体的攻击和排挤,大学生网民也会在行为和语言上采取从众。

(三)好奇窥视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即使接收相同的信息,不同的人好奇心的聚焦点也不一样。只要网络事件的某一点受大学生网民关注或是与他有某种关联,他们追求真相的欲望就会被激发,不断持续关注并参与其中,探究、搜索甚至调查等行为会影响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也有部分大学生网民出于自我保护等目的,刚开始选择沉默,但却随时窥视着网络事件的走向,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涌现出来。

(四)宣泄减压

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面临各种问题和矛盾,例如社会适应、恋爱交友、择业就业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差异等。时间久了,情绪容易被积压。在宣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网络起到了方便、有效的代偿作用,大学生网民转战网络世界来发泄情绪,释放能量。

(五)互惠互酬

受互惠互酬心理的影响,个体愿意表现出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例如分享、合作、安慰、谦让等。网络中这种利他助人行为相为比现实具有成本低、风险小且比较随意等特点。大学生网民利他助人行为形式多样,例如共享资源和信息、社会救助、发帖转帖等,以期获得群体的共鸣。

二、大学生网民心理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表现形式

网民心理通过网络言论和网络行为在网络舆情中表现,对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网络言论是网民将自己对现实社会某些现象或问题的意见、态度以及情绪等,通过语言在网络上的表达。其中,又以文本表达最为普遍。大学生网名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化为网络中的文字、流行语或图片,有理性的,也存在非理性的。非理性言论主要以网络谣言和网络言论暴力出现。大学生网民在求关注、寻刺激以及从众心理、负性情绪等的影响下,也会制造或参与网络谣言和网络言论暴力,为高校网络舆情带来不稳定因素。

网络行为以常态行为和非常态行为存在。点赞、跟帖、转发等网络行为是大学生网民的常态。但受自我实现、减压宣泄、好奇窥视等心理作用的影响,非常态的恶搞和人肉搜索等行为也会出现,不但扰乱了网络舆情的真实性,还对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造成冲击。

三、大学生网民心理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大学生网民心理是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内驱力,某种程度上引导着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化方向,影响着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

(一)推动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

1、矛盾冲突中的心理影响

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利益、价值、伦理等的冲突,冲击着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都极易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

2、阶层地位中的心理影响

网络舆情事件中主要涉及的几方在地位、条件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容易激发大学生网民的同情心,在事件真相未明的情况下,在网络上选择支持弱势方的诉求和发泄;又或者出于疑惑、担忧,主动在网络上对强势方施压和监督,这些都可以引发高校网络舆情。

3、事件类型中的心理影响

受好奇、维护公义、寻求安全等心理的影响,突发事件和离奇事件、应对失当事件以及危害性事件等,都容易引起大学生网民的关注,从而产生高校网络舆情。

(二)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

1、主题演化

舆情如果形成,就会相对稳定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由于大学生网民具有思维活跃,兴趣易转移、易聚集、易交互等特点,使得高校网络舆情主题演化多了很多变化,包括直线式、裂变式和归并式。直线式即舆情中一个原有主题(A)演化为一个新的主题(B)。裂变式即舆情中一个原有主题(A)分化为若干个新的主题(B、C、D……)。归并式即几个原有主题(B、C、D……)整合成为一个新的主题(A)。

2、强度演化

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强度是经历形成、上升、高峰、减弱、消散这一过程的锯齿状抛物线。当某一话题成为了网络焦点,“意见领袖”的转帖顶置和大学生网民的从众附和将网络舆情推向了高峰。随着事件真相的进一步公开,大学生网民对事件的好奇心和新鲜感逐渐消退,关注度的减少让网络舆情沿着减弱到消散的路径发展。同时,在求偿等心理的作用下,一些衍生问题会被挖出,大学生网民热情重新聚焦,网络舆情被推向另一个高峰。

3、实践演化

当高校网络舆情的强度到达一定的阈值时,存在向实践演化的可能性,表现为个体或群体性事件,例如静坐示威、游行抗议甚至暴力行为。这主要受大学生网民认知水平、思维模式、抗压耐挫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三)扩大高校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

大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受大学生网民心理影响而生成的高校网络舆情在社会中会受到广泛关注,具有较大反响。除了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网络舆情;也有偏激、情绪化的,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消极网络舆情。

1、传播正能量。大学生群体具有知识水平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等特点。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网络文明等的影响,大学生网民逐步树立起了网络安全意识,提升了网络文明修养,规范了网络守法行为,具备了网络防护技能,对待事件或问题更多的采取理性思维,唱响网络舆情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2、削弱学校乃至教育主管部门的公信力。与学校重大战略、重点工作和安全稳定相关的舆情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倾向于上网表达观点、态度和意见,一旦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对不及时或失当,又或者引导不足甚至不作为,容易激发大学生好奇、泄愤、仇权等心理,甚至由一个学校的网络舆情发展成高校系統内的网络舆情。稍有不慎,高校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在社会中就会被扩大,学校乃至教育主管部门的公信力将被削弱。

3、阻碍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网络舆情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针对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焦点事件展开的,大学生网民也是这一类型网络舆情的关注主体。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合理的网络舆情引导,借助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别有用心之人利用部分大学生情绪易激动、自我中心、功利偏执等心理特点乘机散播虚假信息,煽动对立情绪,造成大学生网民盲从,不但激化社会矛盾,还会对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参考文献:

[1] 曾小梦.基于网民心理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11-27.

[2] 曹银忠.大学生网民群体思想和行为的引导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13,(6):68-72.

[3] 刘毅.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J].新闻传播研究,2008,(3):18-2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基于大学生网民心理视角”(2016N69Y)的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舆情网民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消费舆情
心理小测试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
有感“网民节”
2.9亿
首届网民节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