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范琳
西部民间雕刻艺术是我国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的瑰宝,资源丰厚,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良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形式单一、主题陈旧的问题日趋凸显。如何更加高效、更加充分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越来越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注意。近年来,数字3D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本文主要探讨数字3D技术在西部民间雕刻艺术领域保护和产业推广的应用,促进西部民间雕刻艺术产业的繁荣发展。
一、民间雕刻艺术的推广和保护现状的分析
民间雕刻艺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丰富的资源,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包括泥塑、石雕、砖雕、竹雕和木雕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众多民间传统手工艺在我国追赶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遭到严重的冲击并逐渐衰落。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虽然已经初具规模,自其开展以来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情感记忆和文化认同,但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目前,我国对于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推广主要有政府立法保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非物质文化名录体系、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几种方式,总体看来,还处于保护的一个初级和被动阶段。对于民间雕刻艺术的保护和推广,方式更是相对单一。传统民间雕刻艺术后继无人,老艺人的手艺得不到传承和发扬,民间雕刻作品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得不到民众的推崇,以致于民间雕刻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一)传统手工技艺后继无人,传统工艺濒临失传甚至绝迹
由于资金的不足,技术文化落后,许多民间雕刻艺术从业者生存境遇不佳。这些传统民间雕刻的手工技艺工序复杂,费时费力,且需要一定悟性,带来了民间雕刻艺术行业吸引力弱的共性表现,活态传承和产业发展后继乏人局面严重。此外,民间雕刻艺术的传承人的年龄都很高,大部分传承人年龄在60~70岁,有相当一部分在80~90岁,少部分在90岁以上或者40~50岁。原因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传统民间雕刻艺术行业对于年轻人来说吸引力小;其次,传承人年纪较大,其招收学徒传承技艺的積极性未得到很好的激励、发挥;再次,政府部门的扶持大都集中在文化产业的开发和经济价值的挖掘上,对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的老工艺的守护和传承的扶持偏移,加剧了传统民间雕刻工艺的没落;最后,多元的现代文化带来的冲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年轻一代的价值和审美取向,进一步导致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冷落。
(二)保护方式存在不足,实际成效表现欠佳
对于传统民间雕刻艺术技法的保护,国内在收录资料时,多采取保守的二维平面视频图像采集和文字形式的资料收集。这些形式收集起来的资料,无法真实地再现民间传统的雕刻工艺。保护和整理形式陈旧、内容狭窄、主题僵化,致使传统民间雕刻工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逐渐不被人问津和重视,一些优秀的民间雕刻艺术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三)急功近利,致使手工技艺和文化内涵流失
一些地区在发展民间雕刻艺术产业时,当地相关部门和生产制作销售企业盲目追求民间雕刻艺术的经济价值,急功近利,对整体环境资源过度开发,盲目扩大产业规模,机械地复制,忽视了对民间雕刻艺术核心文化价值的保护和传承,导致市面上出现很多粗制滥造的产品。这导致传统的民间雕刻手工技艺及其文化内涵的流失,真是得不偿失。
(四)一味求新求变,本末倒置,适得其反
政府相关部门在开展民间雕刻艺术的保护和推广等相关工作中,忽视了对传统的守护,一味地对传统模式进行创新和改变,投机取巧,盲目迎合现代审美观念,毁弃了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的内涵美、意趣美和拙朴美,减损了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的价值内涵,造成传统民间雕刻艺术文化特色不明。传统民间雕刻艺术非但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推广,反而适得其反,它致使人们对于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的推崇、喜爱以及强烈的情感记忆渐渐淡泊甚至于逐渐消逝。
二、现今数字3D技术领域的相关介绍
(一)数字雕塑技术
数字雕塑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虚拟的雕塑。它模仿现实手法对存在或不存在的物体进行雕塑。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使用相关数字雕塑软件对任意现实或虚拟的完全基于自己想象的事物进行雕塑。目前,数字雕塑用到的软件主要有:ZBrush、3Dmax、CAD、Mudbox、maya、blender、3D-Coat等。数字雕塑目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计算机制作用机器成型的雕塑,如采用数控机床、快速成型机、激光雕刻机作出的造型。另一类是纯计算机制作的虚拟雕塑作品,如影视游戏中的虚拟形象、道具及纯三维的作品等。数字雕塑从视觉上来说是介于平面绘画和立体造型之间的一种雕塑模式。
(二)3D扫描及打印技术
1.3D扫描技术
3D扫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建模工作,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在不接触和破坏物体的前提下获得外形,这对于很多珍贵的文物及比较脆弱的物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物体原件体积非常庞大,借助三维扫描实现其计算机的数字化建模则是最为简便和易行的。3D扫描的原理极为简单,有原型、点云、结网3D。而较为普遍的是借助三维扫描仪进行被扫描物表面的取点,计算所取点与扫描仪之间的距离,当被扫描物表面取点足够多时,就能得到十分精确的被扫描物的轮廓,再把这些点相邻的之间建立联系,就是三维立体模型。
2.3D打印技术
要用3D技术打印一个物体,首先应该利用相关3D软件、3D扫描仪,通过3D扫描仪扫描一个真实的物体来形成数字模型,再用软件工具进行调整来建立一个三维数字模型。无论数字模型是以怎样的方式建成的,一旦准备将它制造出来,计算机的一些软件就会把数字模型切割成许多一毫米厚的薄层。这些以物体形式存在的薄层会被发送到3D打印机中打印出来,它们从上至下一层一层堆叠,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物体。目前,已经有十多种切实可行的3D打印技术,几乎所有技术都基于以下三种基本方法:第一种,3D打印机通过挤压喷头来形成铸件或半液体材料;第二种,3D打印机通过一种不常见的被称作“感光性树脂”的液体变成固体从而形成物体层,这种液体暴露于激光或其他光源中时会变硬;最后一种,3D打印硬件通过逐层粘合一种不常见的精细粉末来制作模型。目前,国内外3D打印机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通过沉积原材料层制造物体,被称为“选择性沉积打印机”——将原材料沉积为层,这类打印机通过某种注射器或打印头注射、喷洒或挤压液体、胶状物或粉末状的原材料。它包括喷射、挤压或喷雾打印机。第二类是通过黏合原材料制造物体,将原材料黏合在一起(不是放置或沉积)的打印机,通常是利用激光或在原材料中加入某种黏合剂来实现,这类打印机被称作“选择性黏合打印机”——利用热和光固化粉末或光敏聚合物。它包括融合、凝固黏合式打印机。
选择性沉积打印机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使用打印头沉积原材料的选择性沉积打印机FDM(熔融成型);二是LENS(激光工程化净成形),将材料粉末吹入精心引导的高功率激光束。错过的光束粉末会落在一边,遇过激光焦点的粉末会立即融化并融合到增长部分的表面;三是不使用打印头生成层,而是将材料薄片层压成一个单独的三维实体的选择性沉积打印机LOM(分层实体制造)。
选择性黏合打印机将原材料融化或凝固为层,其工艺有两种变体:一是SL(立体光刻),二是选择性LS(激光烧结)。选择性LS使用类似于SL打印机的技术,所不同的是其不使用液态光敏聚合物,而是使用粉末。黏合剂粘结法(3DP三维打印)使用一种称作“三维打印”的工艺,其通过打印头将黏合剂或某种胶挤到原材料粉末中,可以实现彩色打印和使用粉末状材料。
三、利用数字3D技术,创新民间雕刻艺术形式,促进产业推广
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的雕刻工艺主要分为雕、刻、塑三种。根据不同的材料,雕刻的手法也有所区别。以木雕和石雕为例:木雕艺术讲求刀法,而刀法中最基本的主要有三种:平刀块面法、圆刀雕琢法与排列法,主要工艺则包括凿粗坯、掘细坯、修光、打磨、刻毛发和纹饰、配置底座。而在石雕艺术中,民间石雕艺术工具多采用钻、刀、铲、锯等一些工具,技法十分复杂,包括平雕、立雕、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阴阳雕、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技法形式多样,过程漫长而复杂,这也是目前民间雕刻艺术发展呈现颓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将数字3D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民间雕刻艺术,充分利用数字3D技术的精确性、开放性和多维性的特点,实现民间雕刻艺术传统形式的再创新,改善和提升传统民间雕刻工艺的精细度和制造效率,实现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的保护和推广。
(一)3D扫描技术与数字雕塑软件相结合进行三维立体建模,实现数据采集
目前,国内民间雕刻工艺保护措施主要集中在二维范畴的图像和影像记录、文字描述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不能很好地再现被收录的传统民间雕刻工艺。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动“世界的记忆”项目,意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以便永久地保存,为后世研究者提供最真实的文化遗产资料。近几年,数字3D技术在中国发展迅速,已经具备服务传统文化保护的能力。3D扫描技术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建模工作。运用3D扫描仪对民间雕刻作品进行表面取点工作,计算这些点与扫描仪之间的距离,当测量的点足够多,就能得到十分精确的被扫描民间雕刻作品的轮廓,把这些点相邻的之间建立联系,就是三维立体的民间雕刻作品的数字模型。一次扫描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在实际扫描过程中为了减小数字模型与实物之间的误差,人们可以将被扫描的民间雕刻作品进行多角度的扫描作业,以获得被扫描民间雕刻作品的数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次扫描得到的不同角度的数据可以利用软件自动进行整合,得到一个十分精确的三维立体数字模型。后期如果还需要对已建立的三维立体模型进行加工调整,只需要使用相关的数字雕塑建模软件即可。目前,市面上的多数3D扫描仪在一次扫描之后就能够获得颇为精确的数据,使用高性能的3D扫描仪对传统民间雕刻作品进行三维建模作业,再进行后期软件调整加工,就能够实现对传统民间雕刻作品的数据采集工作。
(二)建立真实、准确、完整的数字档案
实现民间雕刻作品的数据采集后,再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数字档案的建立工作。利用数字雕塑和3D扫描技术,完成有代表性的西部民间雕刻作品的数据采集工作后,将采集得来的三维立体模型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加工,达到这些数字模型的预期目标后,建立与之相应的网络数字平台,对采集到的三维立体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和归纳,以实现对各地区、各体系、各风格等不同分类模式下的西部民间雕刻艺术建立数字档案的目标。将采集到的数据在网络数字平台上进行实时分享,以实现数字3D技术对西部民间雕刻艺术的保护和推广的目标。这些建立起来的西部民间雕刻数字档案,在后期进行数据导出,随时随地并且高保真地将这个数字模型再现为实物。
(三)利用3D打印技术解决民间雕刻作品的实体化问题
近年来,国内对数字3D技术十分重视,数字3D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技术日趋成熟,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发广泛。目前,中国3D打印技术发展基本与西方国家同步,在精度和使用材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何利用好3D技术这一发展契机为传统民间雕刻所用变得更加重要。在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传统民间雕刻作品的实体化过程中,人们需要将事先完成的民间雕刻作品的三维数据模型进行分层切割,得到各层截面的轮廓数据,计算机据此信息控制激光器或喷嘴有选择性地燒结一层接一成的粉末材料,或固化一层又一层的液态光敏树脂,或切割一层又一层的片状材料,或喷射一层又一层的热熔材料,或粘合剂形成一系列具有微小厚度的片状实体,再采用熔结、聚合、粘结等技术使其逐层堆积成一体,实现西部民间雕刻作品的实体化。
(四)在保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实现产业拓展
西部民间雕刻的三维立体建模和数据采集工作完成之后,进行数据整理和分类,建立数字平台,为广大艺术家和研究者提供详尽的宝贵资料。三维立体模型不像民间雕刻作品实体,具有后期调整和修改的优点,艺术家可以通过数字平台上的三维模型参考更多民间雕刻样式,为其艺术创作提供资料,从而促进西部民间雕刻的创新和传承而不失其地域文化特色和精髓。企业在生产民间雕刻作品的过程中,也可以从数字平台上查找资料甚至利用3D打印机打印民间雕刻作品实体模型,不至于盲目生产地域文化特色不明的民间雕刻产品。通过数字平台,国内其他地区甚至世界各地的厂家都可以生产出原汁原味的西部民间雕刻产品,而西部民间雕刻艺术也能够得到广泛推广,各地民众都能够体会到原汁原味的西部民间雕刻艺术。西部民间雕刻艺术在产品销售方面也更具灵活性和创新性。一种是销售西部民间雕刻的实体产品,另一种则是销售西部民间雕刻的数字模型产品,买家只需要从数字平台上购买西部民间雕刻作品的三维数字模型专利,通过3D打印机就能够得到原汁原味的实体化西部民间雕刻作品。与传统民间雕刻作品的产业发展模式相比,数字化产业模式更加高效。在数字化模式发展中,西部民间雕刻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意推广能够同时兼顾,实现了西部民间雕刻艺术原汁原味的产业拓展。
四、结语
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产业发展模式形式陈旧,内容单一,致使国内许多优秀民间雕刻艺术无人问津,濒临失传甚至绝迹。数字3D技术的发展给国内传统民间雕刻艺术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将数字3D技术应用于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的保护传承和产业拓展,能够产生更好、更高效的效果。相比于传统模式,数字3D技术模式下的西部民间雕刻艺术更具发展潜力。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民间雕刻艺术的产业拓展与3D技术融合研究”(项目编号:YB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