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卫电影的悲剧意蕴

2017-08-23 04:26王琛琛
牡丹 2017年21期
关键词:顾长卫小人物悲剧

王琛琛

悲剧的力量不是让观者感受人物命运的悲惨,而是从悲惨命运背后看到抗争的力量;那么,在娱乐至斯的当今社会,中国电影更需要这种力量给予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顾长卫的电影反映的是特定时间、特定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小人物想要突破自我,却被裹挟在时代洪流之下,而造就了悲剧的一生。悲剧俨然成为顾长卫导演电影作品的重要标志。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顾长卫,相继拍摄了《孔雀》《立春》《最爱》三部作品。这三部作品,从内容上讲,它们的时代背景不一样,故事主线不同;从电影语言上讲,它们的视听语言不同,叙事模式不同。但是,它们反映出一个主题:小人物的悲剧性生活。悲剧,也是顾长卫电影所表现的主题意蕴。

一、人情的冷漠

人之初,性本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人与人之间原本是和谐友好的;在电影中,人与人之间却是冷漠的。这种人情味的缺失,与时代的发展相背离。消费大潮的到来,文化教育的缺失,小城市的封闭都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这种距离只会加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能自主思考的人,自然会过得痛苦和压抑。这在电影中的体现便是人物偏执的性格、过多的情绪思考以及对自己苛刻的要求,这些状况堆积在一起,使他们不能理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他们想要突破原本的生活状态,摆托原生态家庭的束缚。因此,他们经常不被理解,无法融入正常的生活。

《孔雀》中的“姐姐”,便是这种环境下的典型代表。她一心想要走出去,逃离现在的生活以及所生活的环境,却一辈子也没能走出去。“姐姐”是盲目的,她灵魂深处有某种躁动,但是处在那个时代下,她没有明确目标,没有理性地思考问题,这也许就是电影能感染人的原因。她压抑、躁动,却又无可奈何,这种偏执、执拗的性格导致她对于人生的态度,也注定了她一生的不幸和悲剧。

《立春》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城,闭塞的小城对于歌剧不理解,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喜欢歌剧的人自然也得不到理解和尊重,而王彩玲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像王彩玲这样对于理想的坚持,归根到底也是一种偏执,这种对于理想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偏执,自以为是地把自己束缚在了艺术的高度上,但是现实生活中受尽屈辱,这也注定了她的悲剧生活。现实很残酷,个人的理想和命运在历史和时代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更多的人不再被社会所裹挟,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想过自己的生活,他们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与社会和时代对抗,开始了艰难的反叛生活。但是在这样的一种大时代背景下,这种偏执的性格和对于理想的执拗,酿就了他们悲剧的人生,最终也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顾长卫导演的电影中的主人公,都拥有悲苦的命运,但这种悲苦的命运也与自身的偏执性格有很大关系。大消费时代的背景下,一部分人有了某种意识的觉醒,想要追逐自己的人生,却很难脱离原有的环境束缚,一味地追求自我而忽略了时代背景的影响力,只会成为偏执甚至偏激的人。人之成为社会人,必须要确立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但是,这三部作品的主人公并没有摆正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是人情冷漠的直接原因,也是悲剧性命运的根源。

二、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缺失

电影主题对准了社会边缘人物,着重去展现他们生活的苦乐,演绎着他们的悲欢离合。在顾长卫的电影里,主人公正经受着生活与生存的双重煎熬。

首先,展现人物的物质生活以及生存状态,描述他们的生活困境。《孔雀》中,将镜头对准了这个家庭的内部,展现他们的生活状态。《最爱》中把人的生存状态赤裸裸地展现出来,面对热病,活下去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奢望。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不被大家记起,过着苟延喘喘的生活。但是,导演将他们的生活状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体会到他们对于生活的渴望和对于命运的挣扎。更重要的是,顾长卫的摄影机给了这一群体一个公正的视角,并不是糜烂的生活才会导致艾滋病,他们只是想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却成为了这个社会不被认可的群体。影像的力量就是不说谎、不歧视。

其次,展现人物精神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所面临的煎熬。这三部作品展现的是改革开放后面临消费时代冲击的中国,选择的也是在这种背景下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虽然生活的地方比较闭塞,地位很卑微,周围的文化风气也不是很好,但是他们依然苦中作乐,艰辛地维护着心中的理想。处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人物,他们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反叛自我,最终却没能逃出命运的牢笼。在电影中,当姐姐当伞兵失败后,她自己做了一个降落伞,肆无忌惮地在街上飞奔,这是导演在展现小人物对现实的一种对抗,也体现了底层人物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反抗过程中的辛酸。

顾长卫电影中的小人物形象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人物关怀。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对于精神世界的渴求,是顾长卫电影的主题来源。

三、对不公命运的强烈反叛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只有相对的公平,没有绝对的公平。在电影中,人物都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但是这种反叛不被理解,也因此,他们的生活比常人更艰辛。这种对于生活的反叛,以及反叛不成而带来的后果,充满了悲剧性。

《孔雀》中,“姐姐”内心深处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她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不愿服从于命运的安排,一次次进行抗击,但是这些抗击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立春》中对于这种反叛最深的是王彩玲和黄四宝,王彩玲想通过买北京户口,找到中央歌剧院的工作,为此,她不结婚,努力赚钱,拼命练习歌剧,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最终臣服命运,过起平凡的生活;黄四宝一心考中央美院,几次失败都不甘心,但是最终也没有如愿,依然生活在那座小城。《最爱》中依然描写了这种反叛精神,这种反叛对于他们来说取得来了胜利,但是这种胜利也充满浓浓的悲剧色彩。对于命运的反叛,无论结果如何,过程都是艰辛的。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姐姐”、“王彩玲”和“黄四宝”,他们不甘于命运的安排,想要寻找出路,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抗,饱受众多来自身边人的不理解。他们依然坚持自我,这种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热爱让观者起敬;可是,对于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注定是一次次悲剧的上演。

悲剧的力量不是让观者感受人物命运的悲惨,而是从悲惨命运背后看到抗争的力量;顾长卫导演把目光对准了中国当代被忽视的群体,表现他们的风雨人生。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是一体的,那么个人的悲剧更大意义上也是社会的悲剧。顾长卫电影里人物的悲剧命运并不是某个个体,而是中国的整个社会。艺术作品更多地会烙上时代的烙印,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现實,通过个人的命运来反映社会的命运,由此带给观众反思。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顾长卫小人物悲剧
伟大的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顾长卫电影中的悲剧意蕴
顾长卫导演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
顾长卫这样认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