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明
安全生产管理是港口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分析港口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挑战,探讨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对构建港口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打造本质安全型港口以及促进港口安全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错误的习惯性思维未转变。我国港口安全生产管理仍然习惯于凭经验和传统做法,侧重于事后管理,以事故指标来评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成效,从而导致港口安全生产管理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违章难免、隐患难治、事故难防”“安全是安全部门的事”等错误的习惯性思维和陈旧观念仍然存在,削弱了各部门和各级领导认真履责、防范事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安全生产管理短板未补齐。一是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往往就生产管生产,就安全管安全,没有真正把安全作为生产的硬任务、硬指标实施同步动态管理;二是多元化用工安全管理不到位,把多元化员工当作“局外人”,未能真正将其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导致其安全素质较差,安全技能较低,安全意识薄弱;三是外部因素安全管理不到位,重内部管控,轻外部管控,对外单位的不安全因素控制不严;四是基层班组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未能把班组生产特点与个人岗位工作紧密结合,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3)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随着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建立健全以及港口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我国现行港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配套性、系统性、全面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上,层层打折现象仍然存在,执行层履职不全面、不彻底且作用发挥不充分,与决策层、操作层严重脱节,导致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下降。
(4)安全生产管理人才缺乏。拥有正规教育背景的港口安全生产管理人才较少,懂生产、懂技术、懂安全的复合型人才尤为不足,导致港口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受到制约。此外,港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缺乏换岗交流,易产生“疲乏综合征”,从而对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5)安全监督力量薄弱。一是港口生产调度部门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倾向;二是港口安全监督大多停留在操作层,缺乏对管理层的监督,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分管领导的态度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三是港口安全监督职能与生产管理职能的界限不清,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四是现场安全监督力量分散且缺乏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基层领导。
2 我国港口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挑战
(1)港口地理范围和经营范围扩大。随着港口资源整合的逐步推进,我国港口生产建设规模持续稳步扩大,港口经营范围延伸、港口转型升级、港口功能拓展以及港外建港使得港口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2)港口生产的危险性提高。随着我国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港口危险货物的种类和吞吐量持续增长,危险货物接卸和储存设施的数量相应增加且规模相应扩大,作业风险大大提高。此外,货主及其代理人瞒报、谎报危险货物集装箱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港口生产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3)港口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增加。随着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工业、贸易、物流等园区在港区范围内聚集,人流、货流、车流高速增长,使得港口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增加,港口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加大。
(4)港口安全操作工艺复杂化。随着港口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港口装卸工艺和设备设施的技术含量日益增加。装卸对象、装卸过程、装卸机械、装卸工具的复杂化必然带来港口安全操作工艺的复杂化,并对员工安全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此外,部分设备设施老化导致其安全品质下降,进而可能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5)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多元化。在港口投资、建设和经营主体多元化以及合资合作、跨地域经营的背景下,港口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在同一港区、同一生产区域内,多家生产经营单位共同作业,多个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立体交叉。此外,用工结构的多元化以及人员流动的快速化也使港口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 我国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3.1 理清港口安全生产管理思路
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应以安全发展为主题,以安全文化为引领,以事故预防为中心,以制度体系为依据,以技术装备为保障,以责任落实为关键,以素质提高为根本,以现场管控为重点,以管理创新为动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而全面构建港口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港口。就管控目标和重点任务而言,可以概括为“五个三”安全管理模式:(1)“三无”安全目标,即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2)三个责任主体,即操作主体、管理主体、监管主体;(3)三大安全纪律,即一切行动都要遵章守纪、一切岗位都要教育培训、一切工作都要预防到位;(4)三块短板管理,即基层、基础、基本功;(5)三条工作标准,即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3.2 坚持八大安全原则
3.2.1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安全素质,充分调动全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育和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使每位员工都具备时时想安全的安全意识、处处要安全的安全态度、自觉学安全的安全认知、全面会安全的安全能力、现实做安全的安全行动、事事成安全的安全目的。
坚持安全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三同步”和“三同时”制度,即坚持安全生产与港口发展建设、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坚持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从而从根本和源头上消除不安全因素,为港口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3.2.2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安全第一。在思想认识上,安全工作高于其他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安全部门的权威大于其他部门;在资金安排上,安全资金优于其他工作所需资金;在知识更新上,安全培训先于其他培训;在检查考核上,安全工作考核严于其他考核;当安全与生产、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以安全为先。
坚持预防为主,就是要把预防工作当作安全生产的根本任务来抓,根据港口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和创新事故预防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构建事故预防长效机制,进而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要打破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大力推进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和预防技术,变单因素管理为全要素管理,变事后管理为预警管理,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管理对象为管理动力,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港口安全生产管理的预控水平。
3.2.3 坚持本质安全、安技为先
坚持本质安全,就是要在港口生产系统中,通过持续的风险管理,提高港口自身的事故防范功能,使人、物、环境、管理等各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始终处于有效受控状态,从而将各种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最终实现思想无懈怠、人员无违章、设备无隐患、环境无缺陷、管理无盲区、生产无事故。
坚持安技为先,就是要在选择安全措施时,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从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作业条件的本质安全入手,用技防代替人防,降低操作和管理的难度,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大力提高港口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港口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
3.2.4 坚持全面管理、综合管理
坚持全面管理,就是要根据安全系统原理,将一切与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人、物、环境等因素,纳入港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面、全天候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港口安全生产处于全面受控状态。
坚持综合管理,就是要综合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文化、科技等手段,实行人防、物防、技防并举,不断提高港口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同时对港口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安保、环保等实行综合管理,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
3.2.5 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安全
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安全,就是要求各级一把手自觉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组织指挥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检查、亲自指导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经费的投入以及各级安全责任和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在实际履职过程中,切忌让分管领导及下属担任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3.2.6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就是要遵循安全依附性这一基本原理,按照高水平的生產需要高水平的安全措施的要求,有机结合生产管理与安全管理,实施同步动态一体化管理,确保安全工作和生产工作两不误以及安全目标和生产目标双落实。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核心在于“谁主管、谁负责”,即被赋予一定生产要素资源和过程调动控制权的各个部门、各类人员都要落实“两管”责任,做到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管设备的必须管安全、管技术的必须管安全、管业务的必须管安全。此外,要认真落实“五同时”制度,即安全与生产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
3.2.7 坚持抓基层、抓基础、抓重点
坚持抓基层、抓基础、抓重点,就是要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技术标准落实到基层,将安全生产的工作重点放在生产现场,按照力量配置在一线、情况了解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绩效创造在一线的要求,提高安全生产受控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此外,要牢牢抓住石化码头、水陆交通、人机交叉作业、非生产性辅助作业、多元结合部等重点环节、区域和部位,严上加严,细上加细,实上加实,确保安全生产。
3.2.8 坚持事故处理“四不放过”
坚持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就是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过,坚持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坚持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坚持事故没有制订落实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此外,要坚持安全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对各类违章行为必须教育、处理、整改,决不允许破例,切实做到违章必查、失责必究。
3.3 加强九项安全工作
3.3.1 加强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文化
氛围
安全文化是港口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其具有广泛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要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具有港口企业特色的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用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和文化场力量影响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念,激发员工的安全需求,开发员工的安全智慧,提升员工的安全能力,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从而形成全体员工认同接受并自觉实践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3.3.2 加强安全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安全生产人才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港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一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丰富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理论知识,提升安全决策和管理能力。
二要加大对专职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适当招聘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使他们既具备一定的专业学历,掌握安全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又有生产经验,懂得生产技术,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取长补短创造条件。此外,要关心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个人成长,加强岗位交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要加大对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要把提高多元化员工队伍的素质作为保障港口安全生产的根本措施来抓,大力实施安全技能提升工程,开展技能达标活动,做到人人达标、人人提高。此外,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各类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安全技能型员工队伍。
3.3.3 加强责任落实,构筑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网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港口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
一要针对港口企业投资经营多元化和多地域经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下属各类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以总公司或集团公司为中心,各分公司、全资子公司为主要节点,其他控股、合营公司共同组成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形成主体责任明确、责任界限清晰、既独立自主运行又相互协调联动的安全生产管理新体系。
二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因事定责、事责统一、权责对等”原则,强化落实各单位(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与单位(部门)的工作事项結合起来,使两者融为一体,改变就安全论安全以及孤立地抓安全生产工作的被动局面。
三要在通过签署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和压力层层传递到各个层面和各个岗位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各级一把手每季度安全履责述职制度,强化问责,严格执行连带责任制,确保将“一岗双责”落到实处。
四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以一把手为核心、纵向到底的岗位责任保障体系,形成“安全生产、人人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建立以安全生产委员会为中心、横向到边的组织责任保障体系,形成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决策、职能部门专业管理、基层单位属地负责、安全部门综合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3.3.4 加强隐患管理,创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要深化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确保各类安全隐患发现得快、控制得住、排查得早、解决得好。要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量化、细化安全隐患整改任务,形成个人到班组、班组到厂队、厂队到公司的安全隐患排查责任体系。要持续抓好重点部位、场所和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排查一条、整改一条、巩固一条,确保排查不留空缺、整改不留死角。要用铁手腕、铁心肠、铁面孔的“三铁”精神治理“三违”行为,形成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的严格的管理氛围。要加大职能部室深入基层、指导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力度,及时指导帮助基层消除现场安全隐患。
3.3.5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
制度体系
一要针对现行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相对滞后且配套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加强安全生产政策研究,并结合港口安全生产特点,依法建立科学严谨、高效执行的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此外,要完善安全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在事故指标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安全管理工作(隐患指标)的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安全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二要强化制度的宣贯力度和密度,确保员工理解制度并接受制度。
三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紧盯细查,严格执行,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层面、岗位和个人。
四要坚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深化、提升制度的防范功能。
3.3.6 加强技术创新,打造本质安全型技术装备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大安全投入,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港口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加大以预防安全事故、改善生产条件为目标的安全技术改造和“人机分离”攻关力度,提高装卸、搬运及其他重体力工种的机械化程度,优化装卸工艺,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人、机、货接触的面积和频率,增强事故防范能力。推广应用双钩安全带、防坠器、解捆箱等技术,提高高处作业安全保障系数。加强安全信息化、可视化建设,打造集成、高效、覆盖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监管系统。
3.3.7 加强现场管理,构建同步动态的安全生产
预防机制
生产现场是港口安全生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要严格按照“两管五同时”的要求,加强装卸生产过程管理,通过科学的生产组织管理,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职能,进一步提高安全与生产同步动态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全过程受控。
二要实行工前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使作业人员明白干什么、怎么干。
三要加强细节安全管理,实行标准化作业和安全生产确认制,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使员工干标准活、放心活、正规活。
四要加强员工行为控制,实行现场管理人员、队长、班长、岗位员工四位一体的现场监控机制,在为员工创造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的同时,对员工实施严密的监督、控制和管理,从而消除员工违章条件。此外,要对外来不安全因素实施强势管理,严防严控,确保安全生产。
3.3.8 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打造安全生产型班组
班组安全建设是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
一要大力开展本质安全型班组建设,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辅助工作为重点工作,变生产任务型为安全生产型,实现班组安全自治。
二要实行基层厂队班子成员与班组包挂制度,按照“谁包挂、谁负责”原则,一抓到底。
三要严格培养、选拔班组长,并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对不称职的班组长坚决予以撤换。
四要建立完善、有效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向班组提供科学、规范、具体的安全创建标准。
五要大力推行班组安全风险预知活动,提高班组成员识别风险、预知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
3.3.9 加强安全监督,构建强有力的安全监督机制
一要强化安全部门的监督职能,按照“生产与管理一体、管理与监督分开”原则,变安全部门为监督部门,把日常安全管理的权、职、责全部交给生产管理人员,切实从组织上落实“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真正使安全与生产统一起来。
二要强化安全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能,处理好“大安全”与“小安全”的关系,实行专职部门综合监管与职能部门专项管理相结合的安全监管运作机制。
三要强化安全部门的预警职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监测、识别、诊断和评价港口安全生产状态上来,实行预警管理。
四要增强安全管理队伍的履职能力,在生产规模大、层次多、风险高的单位推行安全管理人员委派制,使其不受基层单位领导和生产部门的干扰,充分行使职权,履行监督职责。
(编辑:张敏 收稿日期:201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