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环抱成都的府河蜿蜒向南奔流约50公里,在彭山江口镇与岷江汇合,江面陡然开阔。江边的小镇林木葱茏, 风景秀丽,自古是成都水路出川的必经之路。早在唐代,诗人们就描述过这个岷江上的大码头。江口镇身后的彭祖山还是著名的长寿之乡。然而,明末以来此处吸引人的却是一个传说:张献忠的巨量金银财宝沉潜在此。数百年来,此处河道宛如阿拉伯神话中的藏金洞穴,不断出水金银财宝。在成都本地,专家们却对此处为张献忠埋银处存疑,成都的民谣也称张献忠是在成都藏宝。民国时期,成都的军阀曾派兵在望江楼附近的锦江河道挖掘以发现张献忠的宝藏。
在江口镇,近10多年来,当地工程建设工地不断发现金银器物。公安局也破获了10多起团伙盗掘、盗卖金银文物大案,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盗掘者多趁夜深人静,或乘捞沙船,或着潜水服在江底寻找宝物,不少盗贼因此而暴富。缴获的涉案文物包括刻有“大西”(张献忠政权)年号的银锭,写有“西王赏功”的金银币,金质封册以及“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等国家一级文物。
文献记载,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占成都,建立大西国政权。两年后,南明政权副总兵曹勋攻占邛州逼近成都,张献忠匆忙向南转移,“率贼营男妇百余万操舟数千蔽岷江而下”,《蜀难纪实》称,其所带金银财宝“累亿万,载盈百艘”,还描述说张献忠把大量银锭置于树干做成的夹槽中以利搬运。
张献忠始料不到的是,当他的船队浩浩荡荡驶进江口时,埋伏在此的南明都督杨展突然发动袭击。杨展的船队载火器,迫近火攻。张献忠的船队首尾相衔,此时又恰遇狂风突起,顷刻间,火成燎原之势,席卷船队。“贼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张献忠遂弃船登岸。为尽快逃避杨展追击,张献忠命令杀掉家眷妇女,“死者数十万”,后又恐川兵叛变,尽杀所领川兵,返成都后再屠城。
2017年1月至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江口河道围堰发掘,结果再发掘出包括数页张献忠册封妃嫔的金册,所劫掠的明朝廷册封藩王、郡王和妃子的金银册,以及金纽扣、镶嵌玉石耳环、金发簪、项链、手镯、镶嵌宝石金戒指等3万余件文物。他们还计划年底再展开大规模的发掘。
笔者估计江口河底应不会再出土大量金银文物,因为几百年来,大量金银财宝已被民间和官府从河底捞出。而且,当时张献忠的一千多艘船只绵延数十里,遇袭后掉头回师成都,大部分财宝应能被运离江口镇。成都的民谣唱道:“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当时的民间野史称张献忠“用法移锦江而涸其流,下穿数仞,实以黄金宝玉累亿万,杀人夫,下土石填之,然后决堤放水,名曰‘水藏”。 也就是说截流,在锦江(现府河)底掘地库,藏财宝,然后恢复流水,又杀掉民夫以防地点泄露。石牛和石鼓在古代多见,锦江和都江堰河道都曾挖出过石牛,前年天府广场(古代蜀王府旧址)还曾挖出一个巨大石牛。
张献忠当时财富的总价值似乎已有公认。他征战半个中国,沿途劫掠官衙、藩王府和富家,以嚴酷刑法逼迫官宦富商交银。1643年张献忠攻克武昌,溺毙楚王,“尽取宫中金、银各百万,辇载数百车不尽”。1644年攻陷成都,“饬各州郡籍境内富民大贾,勒输万金,少亦数千金,事毕仍杀之”,富甲天下的明蜀王府宫中财富也大部分为张献忠所占据。各种文献和传说均称,张献忠搜刮的财富总值亿万两白银,约相当于现在数十亿元。现在,在江口镇,临江古街被确定为撤迁之地,一里许街道两旁,清末民初建筑样式的房舍全部成为空房,使遗址环境又增添了一丝诡秘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