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文
作为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国产体育励志片佳作,以外国友人当主角、英文对白间杂的《我是马布里》颇具“国际范儿”,在剧情、角色、台词等各方面也都很见诚意。影片对体育励志类型一些套路化操作手法的娴熟运用,跟《摔跤吧!爸爸》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给观众带来惊喜。
先说说影片呈现的浓郁国际范儿。这一点并不好把握,稍有不慎就会流于不伦不类,需要剧本创作、台词设计、拍摄手法、演员选择等方面都立得住,形成合力才能成立。《我是马布里》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影片开头的十几分钟全是英语对白,讲述马布里当时在NBA遭遇职业生涯低谷,来中国寻求发展。扮演他经纪人和助理的演员都跟他用英文对话,马布里加入北京队后,一些队友也跟他用英文交流。这要求除马布里本人外,扮演上述角色的中国演员英文腔调得够正够足,英语对白的氛围才能纯正。导演杨子因此构建了合理的主演阵容,马布里经纪人扮演者是中国台湾演员吴尊,马布里女助理的扮演者是美籍韩裔歌手郑秀妍,扮演马布里北京队队友的有锦荣、高以翔这两位台湾演员,对手那一边还有扮演广东队队长的台湾演员王阳明。这些东方脸的帅哥美女很多都出生在西方或有西方国家教育背景,能保证他们的英文水准;而且他们的长相也很“洋气”,这种对于角色形象的“美化”效果很符合普通观众的审美需求。
影片另一个精彩看点就是鲜活生动的角色群像。作为核心主角的马布里自不用说,影片通过他到中国寻找人生定位、在训练和比赛中成为团队领袖以及私人情感中的丧父之痛——三个层面塑造了马布里的丰满形象。也许有人会问,马布里自己演自己有什么难度?如果上网找到当年马布里在北京队的视频,再对照影片中的“马布里”,就会发现马布里真的是在“演”自己。银幕上的马布里明显比现实中更有明星气质,更加神采飞扬,无论是斗嘴调侃的喜剧还是掩面而泣的哭戏,都演绎得真实而自然。
何冰扮演的北京队教练郑亚雷戲份十分突出,这让影片形成了球员和教练双线励志的格局。马布里负责的励志线是他如何从低谷中奋起,如何融入北京队、凝聚团队气氛,并带领北京队在赛场上取胜;何冰负责的励志线是如何让成绩糟糕的北京队重树信心和夺冠信念,如何在老爸和球队领导的守旧观念下,用自己现代化的全新理念改造球队,使之脱胎换骨走向辉煌。导演杨子能在球员励志的常规套路之外,加入教练励志的全新内容,值得赞赏。
《我是马布里》不仅主角出彩,所有配角甚至龙套角色也都出彩,这也在近年来的华语商业片中较为难得。影片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角色,例如北京队兢兢业业的队长、不满革新的老教练、爱球成痴的球迷酒吧老板等。角色性格前后有转变,角色关系亦有张力,让每位演员都有演技发挥的空间。
《我是马布里》在叙事、角色、台词、节奏感等方面都展现出近年来华语商业片少有的高水准,类型上又是华语片中并不多见的体育励志片,无论是比赛场面还是励志情节的戏都很足,值得进影院一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