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张林
【摘 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开始认识到在传统的教学目标的影响下所培养的学生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德育教育时一个必然的过程。而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过程,这也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德育教育方法才能够使得德育教学更加完善。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数学;现状;问题;措施
初中数学教师从前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放在学生的智育教育上,这其实也是由数学这门科学的特点所造成的,由于数学学科侧重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判断,因此数学教师认为德育作为一种侧重于培养学生感性世界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数学教学,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有机的将德育和智育联系在一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与德育教学相结合的现状
1.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开始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因为受到新课改下教学目的的影响,他们注意到国家开始有意识的提倡对学生要进行道德方面的培养,因此不少具有改革精神的年轻教师也开始了德育改革之路。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不少学校都专门开设了思想品德的课程,其实也是对学生起到了德育教化的功能,但是这种德育是具有独立性的,不能渗透到其他的学科中,具有孤立性。然而德育教育在初中数学的教学里也有些许的参与,这是学校想让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来学习数学,以能够正确地了解数学知识,用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知识,建立正确的学习数学的计划和目标。
2.实行德育也是由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们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开始提倡對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其实之所以教育工作者们大力提倡在初中教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有其一定的原因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在初中阶段学生还处在一些人生观念刚刚起步的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因为学生属于自己的意识很薄弱,所以,学习能力比较强。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谨慎培养,只有学生有了较为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才可以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初中数学教师实行德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对一些已经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建设是一个很难突破的过程,因为他们的思维已经受到传统教学思维根深蒂固的影响,同时对年轻的教师而言,他们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过程,这也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德育教育方法才能够使得德育教学更加完善。
1.教师注重自身形象,感染教育学生。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作用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伽森狄说:“谁能从小受数学的熏陶到那样的一种程度,即已习惯于数学不容置辨的证明,谁就能培养成认识真理的能力,从而不会轻易放过虚伪和假象。”这些就是说数学能使青年人养成正直和诚实的思想品质。在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数学内容的特点,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相信真理,批判谬论,不屈从于权威的思想,养成诚实正直的思想品质。数学的另一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这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特别强,一环紧扣一环,只要其中有一环脱节就很难继续学下去,因而学习数学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成就。学习数学也同样需要兴趣,但这种兴趣又不是一种轻松的享乐式的消遣,而是一种在创造活动中实现自我,满足自我追求的艰苦训练和磨炼,而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数学这一特点,教育学生同困难作斗争,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克服和战胜困难,让他们享受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而战胜困难的喜悦。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3.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学习怎样画五角星时,联系国旗上五角星表示的意义,教育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发展史上所做的巨大贡献,以及我国的悠久文化。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其精确度远远超过当时其他各国数学家。我国大约在2000年前就使用了负数,并得出了正、负数加减法和运算法则,这些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洲则早了1000多年。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教学之中,取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早在公元前12世纪,我国周朝大夫商高就发现了勾股定理的特例(勾三股四弦五),比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还早几个世纪。解放后,我国数学工作者也都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华罗庚、陈景润他们都为世界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结合我国古代以及现代的数学家在数学中所取得的这些辉煌成就,向学生介绍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了解我国的数学史,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形成为祖国争取荣誉的欲望。
4.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成长至关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我力求做到精心设计每一个要学生回答的问题和要学生做的习题,尽量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问题启发时恰到好处。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动手的良好習惯。针对华罗庚的照片,让学生学习华教授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顽强的学习毅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授课时尽量以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知错就改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5.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教学中,尽量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如在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把学生学过的有关知识应用于实际,使学生学会初步使用代数中的方法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相等关系,并逐步体会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使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这样,既向学生渗透了把未知转为已知的辩证关系,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代数式不是等式,但等式的两边可以是代数式”。这说明等式与代数式之间既有不同又有联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由各种演示得到的结论,还需要通过推理证明,向学生渗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这样通过揭示知识的实践,向学生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