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调研与市场需求研究

2017-08-22 04:33苏艳青
科技资讯 2017年20期

苏艳青

摘 要:该文以山东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调研与市场需求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分析山东省在大健康理念和全民健身的大热潮中,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体育产业公司需要的大批的专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人才、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需要专业的健身指导人员。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该校社会体育专业应该坚持走“体医”结合之路,改革课程理念、整改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期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体育人才。

关键词:山东中医药大学 社会体育专业 专业调研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b)-0211-03

社会体育专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应人们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而兴起的一门新兴专业。发展至今,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速度较快,发展规模较大,截止2017年全国设有该专业的院校共计212个。山东省设有该专业的高校有13所。进入21世纪,人们的健康理念逐渐增强,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国家也加大对全民健身运动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关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要求: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发展体育事业,加强群众健身活动场地和设施建设,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推广普及足球、篮球、排球、冰雪等运动,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发展群众健身休闲项目,鼓励实行工间健身制度,实行科学健身指导。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发展体育产业。做好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筹办工作。[1]因此,如何搞好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大众体育事业发展;搞好体育产业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此,笔者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办学特色,根据山东省体育事业发展新形势,提出山东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模式,以期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专业需求与市场需求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该文通过网上图书馆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查阅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章近五十篇,并认真学习了《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内容,研读了2014年《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数所高校,与相关专业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各个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模式及办学特色。

1.2.3 比较分析法

在文献、访谈、调查、数理统计的基础上,对我省社会体育人才市场需求状况与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差异及不足,并试图为我校社會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迎合人才市场需求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

山东中医药大学1958年创建,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之一,山东省首批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最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最早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最早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发展至今有着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

而在体育产业方面,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体育发展重点由竞技体育转向大众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人们对健康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各省、市、自治区均在加大全民健身事业投资力度,十三五规划期间,山东省计划加强对人们健康方面的关注,加大投资来发展体育产业,可见群众体育发展前景广阔。社会体育专业借助我校的中医药特色,开启体医结合的办学模式,将会为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2.1.1 山东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山东中医药大学自2008年开始招生社会体育专业,发展至今已经招收了九届学生,现在校生人数476多人。通过调查分析,山东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历届毕生的就业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但是在2016年度出现小幅度下降趋势,说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笔者通过进一步的深入调查还发现,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10%的学生没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这更说明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培养方向有待进一步的明确。

2.1.2 山东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现状的调查分析

(1)山东体育产业公司市场需求状况。

伴随着大众健身事业的全面普及,体育产业公司在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遍地开花,为大众健身和群众体育锻炼提供了大量的场地和健身器材。而器材的经营与公司的管理工作,随着体育市场的逐渐完善、人民群众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专门的管理和销售人员,而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这就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培养具备较强的体育产业经营和开发能力的人才。

(2)山东省体育俱乐部市场需求状况。

随着人们的健身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健身指导人员(尤其是私人教练、各热门健身项目的授课教练等)以及健身市场的发与经营管理人员等都将带来极大的社会需求。据调查显示,目前的从业人员中多数人员由于缺少必要的专业学习或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相对缺乏,特别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开具健身运动处方并进行运动营养、保健等科学指导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此外,在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差。由于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或不足,势必影响了体育健身服务质量与市场的开发。

(3)山东省社区体育发展需求状况。

社区体育的开发与发展呼唤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当前,山东省社区体育居民健身活动站(指导站)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参与活动的人员以老年人群为主,大批的退休职工(包括下岗人员)拥入社区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此外,双休日、寒暑假等节假日期间各类人群对体育健身均有较强烈的需求。据调查显示,当前山东省社区建设加大对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的投入。为迎合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社区建设中经营性的运动场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商业体育俱乐部健身的人群占体育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以上发展状况必将需要大批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因此为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策略与建议

2.2.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根据山东省经济社会与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结合该校实际,该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强,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体育与中医结合的科学健身指导能力及社会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具有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能力的“体医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为山东省体育产业公司培养技术管理和经营开发的人员;为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培养专业的健身指导员。

2.2.2 为适应社会需求,改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改革课程体系模块设置。

将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学生的特点,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条件下,分模块进行设置,如表2所示。

在表2中,对专业拓展课程进行了分化,学生在大二第一学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个人的模块,即学习方向,并将学习方向分为:健身指导方向、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

(2)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包括学生的实习与见习。在大学1~3年级,学生每学年进行为期两周的见习活动,见习单位有学院或学生自己联系,学生将在见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及心得体会撰写在见习手册上,并有见习指导老师填写评语与见习成绩。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工作安排在第六学期。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习。所有的实习工作均在学院统一安排下进行。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學生的就业能力,鼓励现有教师外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学院开展导师制培养制度,大一学生在第二学期开始选择导师,由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就业。

聘请校内高级教练担任专项教学,请行业领域专家和企业能工巧匠作兼职教师,通过岗前培训、专题培训等多渠道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教师改革创新,建立了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掌握俱乐部市场发展趋势和技能的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支团结上进、爱岗敬业,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

3 结语

中医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发展应结合本校的中医特色,深刻挖掘中医与体育的密切关系,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结合学校实际,正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并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 ,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体医结合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善云,仇丽琴,刘保华,等.从社会岗位需求状况分析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1531-1533.

[2] 唐吓建.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现状的吻合性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S1).

[3] 刘锡梅.湖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2008体育职业教育论文报告会文集[C].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 韩春利.体育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 柳春梅,李志宏,任平.社会需求导向下的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9):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