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炎,用药要小心

2017-08-22 21:39李增烈
家庭用药 2017年8期
关键词:第三者黏液胃病

李增烈

慢性胃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尤以各种胃炎为甚,占到胃镜检查者的80%~ 90%。慢性胃病病因虽然各不相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但有着相同的损害:胃黏膜保护机制不同程度地被削弱,黏膜也变得不完整了,就像用久了的轮胎变薄了,甚至出现了“窟窿”。

消化与保护,平衡共处

健康的胃黏膜上皮细胞排列规整,结构紧密没有空隙,接近胃腔的最外层有能减少摩擦的黏液。黏膜能分泌中和胃酸的碳酸氫钠。黏膜下层有丰富的血管网,能供应充分的氧气与营养物质,保证病变能快速修复,细胞能及时更新等,细胞内的前列腺素就像一个指挥官,准确、快速地调控和指挥这一完整的保护-修复体系。

然而健康的胃,还存在着一股与保护系统对抗的势力——胃酸与胃蛋白酶攻击系统,胃酸的浓度足以溶化小铁钉,胃蛋白酶“发威”时,对自身胃黏膜的蛋白质也消化起来,丝毫不客气!所幸的是,保护体系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我们的胃黏膜!

“第三者”介入,打破平衡

一旦某些外来药物作为“第三者”介入,就会打破这种平衡。这些药物有的会损害保护系统,减少黏液分泌,或者分解黏液,使黏液变性;有的会破坏完整的细胞结构,制造“裂口”;更有不少药物会直接对“修复指挥官”——前列腺素下毒手,削弱或致保护系统瘫痪。另一些药物则是给破坏势力“加油”,或刺激胃酸大量分泌,或增加胃蛋白酶的浓度,而胃蛋白酶在强胃酸的鼓动下会更加“为所欲为”。

如果胃黏膜原本是健康的,还能抵抗住这些“外来势力”的捣乱,可怜慢性胃病患者的胃黏膜本来就“伤痕累累”,保护系统被破坏,攻击势力猖狂进攻,本身的病变必然会进一步恶化。炎症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溃疡被胃酸和蛋白酶腐蚀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甚至破坏血管造成胃出血;修复过程缓慢甚至无能为力,治疗药物难以发挥作用。患者原有症状加重,甚至出现新症状。

曝光“第三者”

由此可见,慢性胃病患者一旦用药不慎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恶果。现将这些“第三者”曝光,以便引起大家警惕。

消炎止痛药 常用度:★★★★

常用于关节炎、类风湿疾病、软组织损伤、风湿病、心血管病及退热。包括吲哚美辛、吡氧噻嗪、萘普生、布洛芬、优布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最近有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服用此类药物发生溃疡病的风险要比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高2~6倍。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常用度:★★★

常用于抗过敏、肾病、血液病、内分泌疾病、休克抢救等。常用药物有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醋酸可的松等。

盐酸、蛋白酶或促二者分泌的药物 常用度:★★

包括胃酶合剂、稀盐酸、胃蛋白酶、利血平、降压灵、组胺、烟酸、五肽胃泌素等。

其 他 常用度:★★

如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盐酸布酚宁、谷维素(神经症用)、镇静安眠用的水合氯醛等。

以上这些药物偶尔用一两次也许无大碍,大量和(或)长期用药时就要多一个心眼了!必须用某类药物时,可请医生选择其中副作用较小者,使用时间尽量不要太长,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也可并用某些胃黏膜保护药,尽量避免空腹用药,都是有益的举措。

猜你喜欢
第三者黏液胃病
小陷胸汤加味与三联疗法联合在脾胃湿热证Hp相关性胃病中的应用
人形
黏液如何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
丈夫出轨,可以告第三者吗?
第三者
今夜,让“第三者”来插足
治疗胃病的三条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