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浩强
朋友圈改变生活,因为它不仅给您带来朋友间的热情互动,还带来了不出门就可购物的便利。就在这条“商业圈”里,莫名出现很多“神奇”的物品,“安宫牛黄丸”就是其一。它被宣扬为“既可调理身体,还可临时救命”,这么神奇的药物,当真有吗?
中医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目前被列入国家级保密处方的有云南白药、片仔癀、安宫牛黄丸等,上述3种药品基本上都是以救人于危急而赫赫有名的。安宫牛黄丸,听着不像云南白药那么耳熟,却又不如片仔癀那么神秘,它是个常用药,还是个急救药呢?好像还有人说它是心梗的回魂药呢!笔者就来聊聊这个如“九花玉露丸”般的灵丹妙药。
安宫牛黄丸的组分
安宫牛黄丸的组分有君药、臣药和佐药。在公开的组成中有以下成分。
君 药 牛黄、麝香,从药性上说麝香与牛黄一温一凉、相反相成,兼有清热与开窍的作用,似专为温病热入心包之神昏重症患者而设,这也是安宫牛黄丸的首要特点。
臣 药 清热凉血的水牛角浓缩粉,苦寒清热燥湿的黄连、黄芩、栀子,辅助君药,加强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和豁痰的作用。
佐 药 镇静安神通心窍的朱砂、珍珠,理气舒肝的郁金,解毒辟秽的雄黄,芳香开窍的冰片,辅佐君药加强镇心、定惊、安神的功效。
以上诸药以蜂蜜为使,制成大蜜丸,除了作为赋形之功外,又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以防过于苦寒伤胃。
如上所述,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作用,是凉开的代表方剂,在中医治疗高热的药物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为“温病三宝”(即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之首。其实此三者选用也颇有讲究——安宫牛黄丸适用于那些高烧不止、神志昏迷、“稀里糊涂”的患者;紫雪丹适用于伴热惊厥、手脚抽搐、高热、烦躁甚至昏迷的患者;而至宝丹因为药方采用了许多芳香开窍的药材,因此对于昏迷深重伴发热痰盛,表现得不声不响的患者更为适用。综合这些特点,中医界流传着“乒乒乓乓紫雪丹,不声不响至宝丹,稀里糊涂牛黄丸”之说,可见此三宝中仍以安宫牛黄丸为上品。
安宫牛黄丸的作用
安宫牛黄丸源于清朝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此方组成精当,作为热入心包、神昏窍闭危症的抢救药品,具有明显的开窍醒神、降温止惊的作用。方出后成为定式,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广为所传。
目前,安宫牛黄丸已由传统的内科危重症扩展、渗透到临床各科疾病,其中既有危急重症,又有疑难杂症及一般病症。现代临床应用报道较多且有疗效的大致有以下几种疾病:
中 风 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均属于中风范畴。治疗以积极抢救为先。取安宫牛黄丸清心泻火、解毒豁痰、平肝熄风、醒脑开窍之功,可改善意识障碍程度,缓解失语偏瘫症状。
流行性乙型脑炎 患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易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取安宫牛黄丸镇静安神、清营凉血、解毒之效,缓解患者烦躁不安及恐惧症状。现代药学研究显示,安宫牛黄丸对内毒素性脑损害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刺激和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加大清除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肺性脑病、肝性脑病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伍安宫牛黄丸,临床报道对于该类疾病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重型脑损伤神昏、高热 临床有报道认为,安宫牛黄丸对中枢性发热不仅起到降温解热、镇静安神之效,其开窍醒神的功效也促进了患者的神志清醒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部分儿科疾患 有报道使用安宫牛黄丸可以很好地治疗儿科常见证如痰、热、惊、厥疾患的治疗。
安宫牛黄丸的使用事项
1患者最需要了解的是,安宫牛黄丸的组方整体性偏凉,属于“凉开”的药物。因此,对于寒症患者或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的患者,禁止使用。
2此药一般是急症治疗药物,不可作为预防用药使用。否则,不但于患者毫无益处,反而可能会造成脑神经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加重,甚至会诱发脑中风。用药时也要把握疗程,中病即止。
3成人一日1次,一次1丸,小儿3岁内一次1/4丸,4~6岁1/2丸。一般来说,在饭后0.5~2小时内服用是吸收最好的时间段。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及玻璃纸,温开水化开送服,不可整丸吞服, 服用胶囊剂谨遵医嘱。对于高熱神昏、中风昏迷等口服困难者当鼻饲给药。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者应考虑停药。中风后的3.5小时内为黄金服药时间,此时间段服用可有效保护大脑,减少后遗症带来的危害。
4方中含有朱砂、雄黄,因有硫化汞和硫化砷等毒性成分,故不宜长期服用。又因含有麝香,孕妇慎用,否则有堕胎可能。运动员禁用。
5安宫牛黄丸成分中的雄黄遇到亚硝酸盐或亚铁盐(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后可生成硫化砷酸盐,从而降低安宫牛黄丸的疗效,且可增强其毒性。因此,临床上不能以之与亚硝酸盐、亚铁盐、硝酸盐、硫酸盐类药物同服。
毋庸置疑,安宫牛黄丸是治疗温病热入心包之神昏重症的良药,当然良马尚需伯乐识,何况药物。该药只有合理用药才能发挥最大的疗效,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辨证施治,谨慎用法、用量,把握疗程,中病即止,是重中之重。另外,安宫牛黄丸并非普通速效救生丸,即使危急重症患者也不可随意服用,以免乱用、滥用反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