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驭恺+柴益民
老年髋部周围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骨折,因容易导致老年人死亡而被称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而老年人跌倒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最主要的原因。那么,我们要如何——
上海在1979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老龄化社会带来了两方面改变,一方面,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说明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如何更好地赡养老人、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等相关社会问题。
以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老年人跌倒的相关数据作为示范(美国总人口约3亿):
每年有80万人次的老年人因为跌倒造成的各类医疗问题需要住院观察或者治疗;
每年有280万人次的老年人因为跌倒需要前往急诊挂号就医;
每年每5个跌倒的老年人中就有一个造成严重的医疗问题,包括各种骨折与头部外伤;
每年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会跌倒至少一次;
每年跌倒的老年人中仅不到1/2会将自己跌倒的病史告诉亲属或者家庭医生;
每年跌倒过的老年人发生再次跌倒的风险是没有跌倒过老年人的两倍多;
每年95%的髋部周围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是缘于老年人跌倒。
老年的髋部周围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骨折。对于本身就患有心、肺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而言,髋部骨折近期的病死率和远期的并发症发生率都是极高的,因此被称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除了骨折以外,老年人跌倒后还有两大主要问题。其中之一是颅脑外伤,对于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人,万一磕到头部造成颅内出血,其风险性和危险程度就会大大增加;其次,对于跌倒的恐惧心理容易造成恶性循环,跌倒过的老年人由于害怕再次跌倒,不愿意出门活动,选择静坐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肌肉废用、骨量丢失,等到需要再次出门活动时,跌倒的风险将直线上升。因此,骨折、颅脑外伤、心理创伤构成了老年人跌倒的主要严重后果。
基数庞大的老年人群、发生率很高的老年人跌倒、危害严重的跌倒后果,三者相乘便等于社会与医疗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
“內外兼修”找原因
如何帮助老年人降低跌倒的危害呢?危险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内 因 包括老年人自身生理或病理变化所导致的身体机能下降,通常来讲有三种情况,包括:
1.行走能力下降 骨骼肌肉系统的退化与萎缩使得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下降,下肢的自控能力下降而容易跌倒;
2.视力与感觉问题 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没有选择合适的眼镜或没经过恰当的诊治,容易无法正确判断陌生的环境及障碍物;
3.药物的副作用 预期寿命延长,慢性病的罹患率增加,需要长期服用以控制疾病的药物种类也增多,多种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叠加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外 因 通俗来讲就是容易诱发跌倒的一切环境因素。
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预防跌倒可从几个方面着手,包括综合评估、个体化锻炼、环境调整和临床干预四大方面。其中锻炼与环境调整是老年人自身和家庭成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
综合评估 主要包括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定期评估以及定期的视力检查。关于跌倒风险的评分量表有许多,简单来讲具备以下特征中多项的老年人可以自评为“高危人群”,尤其需要加强防范:60岁以上;独居;有跌倒史;步态不稳;常头晕乏力;视力不好;有脑梗史或关节不好;睡眠不好;受药物影响;情绪低落。
自评跌倒高危的老年人建议前往门诊咨询。
老年人的锻炼 选择符合自身情况且能够坚持进行,尽量不受环境条件限制,安全可靠的锻炼方法。目前在全中国风靡的广场舞也许不失为一种锻炼方法,但是缺乏循证医学证明其能够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太极拳”虽然不及广场舞流行,不过早在1996年的研究就已证实,长期打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跌倒的概率更低。太极的特点在于其调整呼吸、控制肌肉以及缓慢降低并转移重心的动作,长期锻炼能够增加对下肢肌群的控制,提高下肢的力量,从而利于老年人控制步态避免跌倒。
此外,也有相对更加居家的锻炼方式可供选择。2001年澳大利亚悉尼的一项研究指出,老年人在家里只需要找一个结实的椅子就可以每天完成一套共八组的“椅子体操”。
“太极拳”与“椅子体操”也许看上去太过平凡无奇,但若真的像实验里的老年人那样坚持下来,养成锻炼的习惯,相信跌倒的风险会逐渐下降的。
居家环境的调整 是老年人及其亲属能够共同参与的,分为衣食住行四大方面。
衣 老年人只需要记住衣物剪裁合身,避免被自己的衣服绊倒而影响行走。
食 注意规律,避免血糖大范围波动造成晕厥跌倒;另外,饮食中注意添加维生素D和钙,增加骨骼强度。
住 这方面需要调整的较多,包括老年人起夜时确保有夜灯照亮前往洗手间的路;上下楼梯时一定要注意扶着扶手;过道里减少摆放东西,避免因为无法很好地避开障碍物而跌倒;洗浴时注意采用防滑垫和洗浴凳。
行 日常注意清理趾甲,选择防滑材质的、鞋带紧固的、合脚的鞋;对于步态不稳的老年人,推荐借助步行器、拐杖等辅助器械。
虽然衣食住行的调整很琐碎,但改变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能够切实有效地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除了衣食住行,交流也是老年人自身与亲属都需要关注的一个环节,双方可以聊一聊有无生活近况的改变、有没有哪些平时可以做的事情现在变得力不从心了。提前警示,防微杜渐。
临床干预 是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共同的责任。全科医生作为三级诊疗的第一线,老年人健康的“守门人”,有义务以老年人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行长期负责式照顾,发现跌倒的老年人需要及时转诊。而专科医生不仅要对易跌倒的高危老年人进行临床指导与治疗,也有必要走出医院走进社区,更多地对全科医生以及老年人进行宣教。
老龄化的社会带给我们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必然存在,与其做一只“鸵鸟”,不如让医护与百姓一道携手学习预防跌倒的方法,防患于未然!
(柴益民教授每周三、四上午有特需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