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华
起步于2008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賽已整整举办了十届,基本形成了校、省、国家的三级竞赛体系和常规赛项与行业特色赛项互为补充的专业布局。大赛的积极作用,是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社会上进一步营造了“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氛围。
大赛十年,我国建起了一个覆盖整个职业教育战线的竞赛体系,建立了一套保证比赛秩序和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形成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促成了全社会多方联动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局面,大赛成效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理想逐渐深入人心。
大赛十年,成效虽然显著,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这方面,世界技能大赛的办赛理念与经验,值得借鉴。
世界技能大赛起步于1950年,由世界技能组织主办。世界技能组织的办赛宗旨,是促进青年人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并积极推广职业技能,加强各国在职业技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历经60多年的发展,世界技能大赛坚持贯彻世界技能组织的宗旨,并不断深化,使其更具时代精神。目前,世界技能大赛已成功举办了43届,是全球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
世界技能大赛的理念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精益求精、安全健康、节能环保。这也代表了其在技术、人文、环境三大领域的价值追求,显示了世界技能组织对于技能人才发展的期望和对于效益的理性追求,为各成员政府、学校、企业及全体从业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价值导向。
我国于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派出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引发了世界各国和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如何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的办赛理念与经验,更好地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有三方面值得期盼。
一是通过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世界技能组织前主席杰克·杜塞尔多普形容世界技能大赛是“一扇通往未来的窗户”。透过这扇窗,各国既看到本国青年技术工人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光明前景,也看到自身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技术发展的差距,进而为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工人培养提供目标和依据。中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形式在“赛”,但结果和影响并不止于此,竞赛不仅要为众多青年技术工人提供展示技能的舞台,提升他们的自信,也要让广大家长、教师和社会大众更为清楚地见识“技能成就梦想”的可能,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二是通过技能竞赛建立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作为一项竞争激烈的赛事,能走上最高领奖台的选手毕竟是少数。少数选手的优秀无法掩盖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事实。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数量严重不足,只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19%左右,高技能人才的数量还不足5%。比赛仅仅是敲门砖,更重要的在于竞赛与教学的连接,在于竞赛普惠性的提高,在于竞赛资源的转化,在于形成“赛教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是通过技能竞赛看到自身的差距。自2011年以来,随着对世界技能大赛的认识不断深入,我国对技能比赛进行了改革,在组织形式、比赛内容、评价方式上采取了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但是,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规划的全面展开,中国更需要强有力的技术工人队伍。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可以认清世界技术技能的发展趋势,认清自己与世界一流的差距,不断借鉴世赛理念,提升中国的技能竞赛水平,促进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断向世界一流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