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古代居民的人口学研究

2017-08-22 03:54王艳杰周亚威
关键词:人口学中原地区新石器

□王艳杰 周亚威

中原地区古代居民的人口学研究

□王艳杰 周亚威

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规律的学科[1]。人口学研究不仅涉及古代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种族等问题,也探讨人口与社会、环境、资源等关系及其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

目前,中国古人口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且多限于简单的性别、年龄的统计调查,但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多,我国在古人口学研究上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例如,严文明先生以人口构成为基础,探讨了史前社会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问题[2],陈铁梅对我国中原地区成年人口的性别比异常问题的探讨[3],王建华对黄河中下游各遗址出土人骨的性别和年龄的统计分析[4]。此外,朱泓[5]、潘其凤[6]、李法军[7]、张全超[8]、原海兵[9]等众多学者,对单个遗址出土人骨的资料进行了相关古人口学研究。

本文所研究的中原地区,主要是考古学上的中原地区,即以渭河流域和陕晋豫三省邻接地区为中心,范围遍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全境[10]。这片地理单元地层堆积丰富,文化谱系清晰,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皆有大量考古遗址,这不仅为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开展古人口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人骨资料。本文依据该地区人口学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对中原地区古代人口的变化规律做一粗浅探讨。

表一 中原地区新石器至宋代34个居民组分布状况

一、人口资料概述

依据有关文献,中原地区古代人口数据可用如下表(表一至表六)、图(图一至图四)予以表述。

表二 中原地区34个居民组的平均死亡年龄、性别比

表三 中原地区34个居民组的各年龄阶段个体分布及百分比

表三(续) 中原地区34个居民组的各年龄阶段个体分布及百分比

表四 中原地区新石器至宋代居民组综合平均死亡年龄表

表五 中原地区新石器组至宋代组各年龄段的死亡率

表六 中原地区新石器至宋代组性别比

图一 中原地区新石器至宋代各组综合总平均死亡年龄(岁)走势图

图二 中原地区新石器至宋代各组男女两性平均死亡年龄(岁)走势图

图三 中原地区新石器至宋代各组年龄段死亡率折线图

图四 中原地区新石器至宋代各组居民个体分布及性别比柱状图

二、人口学数据分析

(一)平均死亡年龄

平均死亡年龄,是研究人口年龄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某一地区或单位在某一时期全体死亡者的平均年龄[41]。平均死亡年龄不同于平均预期寿命,它只涉及一个时期内的死亡人群,所以不能把它看成全部的平均寿命[42]。平均年龄越低,说明年轻人相对较多;平均年龄越高,说明老年人相对多[43]。通过对中原地区古代居民平均死亡年龄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该地区居民寿命状况,也可以了解当时的人口构成情况(表四)。

中原地区各个时期的男女两性的平均死亡年龄及综合平均死亡年龄如下 (表四):中原地区各个时期居民的综合平均死亡年龄为:新石器时期33.17岁、夏商时期28.59岁、西周时期35.58岁、东周时期35.41岁、汉代40.31岁、唐代37.76岁、宋代42.26岁。从综合平均死亡年龄发展走势上看,中原地区新石器时期至宋代居民的综合平均死亡年龄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图一)。其中,夏商时期居民的综合平均死亡年龄低于其他时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夏商时期处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的掠夺性战争频繁[44],社会动荡,缩短了居民寿命;另一方面是商代殉牲制度盛行,大量的青壮年奴隶或战俘被用作祭祀,再加上生存环境恶劣,使得商代居民的整体死亡年龄偏低[45]。

在不同时期,男女两性的平均死亡年龄略有差别。由图二可直观地看出,西周以前男性的平均死亡年龄高于女性,西周以后女性平均死亡年龄有高于男性的趋势。新石器至宋代男女两性的平均死亡年龄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呈现升高的趋势,但不同时期男女两性的平均死亡年龄也存在差异:新石器、夏商、唐代男性的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37.76岁、34.08岁、40.02岁,女性为32.92岁、29.90岁、37.13岁,男性高于女性;西周、东周、汉代、宋代男性的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37.00岁、35.17岁、41.33岁、43.47岁,女性为36.58岁、36.89岁、42.13岁、47.12岁,女性高于男性。唐代男性居民的平均死亡年龄为40.02岁,女性为37.13岁,男性高于女性。上述现象,可能受样本数量限制及样本误差的影响,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各年龄阶段死亡率

对各年龄阶段死亡率的统计,也是古人口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先统计出古代人群在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个体数,用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个体数比样本总数,得出各年龄阶段的死亡率。

为了解中原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揭示其变化规律,本文选取各组年龄阶段比较明确的个体进行汇总并分析研究 (表三、表五)。

由表五可知,中原地区居民的死亡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中年期。新石器、夏商、西周、汉代、唐代、宋代居民在中年期的死亡率,分别为61.32% 、27.85% 、43.41% 、48.82% 、40.91% 、44.44%,其中以新石器时期为最高。东周时期,居民在壮年期的死亡率(46.79%)高于中年期的死亡率(32.11%),且亦高于其他时期居民在壮年期的死亡率。与其他时期居民的死亡高峰相比,东周时期居民的死亡高峰提前到了壮年期。考虑到东周时期礼坏乐崩,各诸侯为获取更多的人口和土地,侵伐不断,壮年男子多被征集充丁,因此我们推测战争可能是导致东周时期居民死亡高峰提前的主要原因。

整体上看,中原地区新石器至宋代,各居民组未成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居民的死亡率呈下降的趋势,中年期、老年期呈上升的趋势,这些变化也说明了新石器至宋代居民寿命的增加(图三)。各组各年龄阶段的死亡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未成年期、青年期居民的死亡率,在夏商时期达到最高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壮年期居民的死亡率,在东周时期达到最高值,东周以后呈下降的趋势;新石器时期居民,在中年期的死亡率最高,之后波动稍大,但是在各个时期仍占有很大比重;老年期居民的死亡率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

(三)性别比

性别比,是计算每100名女子的男子数所占百分比,是以女性人口数为100,计算男性与女性的人口比例[46]。计算公式为:性别比=男性人口/女性人口×100%。受生物学规律的影响,同一人群男女比例在等于1或接近1时,才能呈现一种平衡状态。性别构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全体人口数为分母,分别计算男女所占百分比,其公式为:性别构成=男性(或女性)人口/总人口,用符号表示为:RS=PM(或PF)/P;另一种是以女子人口数为100,计算男子与女子的比例,即每100名女子所对应的男子数,其公式为:性别比=男性人口/女性人口×100%[47]。本文主要是使用第二种方法来讨论中原地区性别构成问题。

由表六可知,男女性别比失衡的现象几乎贯穿中原地区各时期,且男性普遍多于女性。新石器时期、西周、汉代、唐代、宋代的居民性别比,分别为 1.66、1.13、1.21、1.04、1.22,均高于平衡线1,男性多于女性。由图四可清晰地看出,唐代居民性别比与1较为接近,男性略多于女性,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其他时期均处于失衡状态,尤以新石器时期失衡严重。夏商和东周时期居民性别比,分别为0.85、0.72,低于平衡线1,女性多于男性。夏商和东周时期,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夏商是奴隶社会建立发展时期,东周是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建立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男性居民多因战争数量减少,造成男女比例失调,女性多于男性。史前社会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进入历史时期后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相对减轻。这可能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无论是在自然方面还是在社会医疗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居民性别比失衡的现象有所改善。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原地区新石器至宋代34组古人口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中原地区古居民的平均死亡年龄,由新石器时期的33.17岁增加到宋代的42.26岁,这反映了中原地区古代居民的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增加。男女两性平均死亡年龄也存在不同,西周以前男性高于女性,西周以后女性有高于男性的趋势。

2.新石器至宋代居民的死亡高峰期,多集中在中年期,东周时期则提前至壮年期,这可能与东周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有关。未成年、青年和壮年阶段的居民死亡率呈下降的趋势,中年和老年阶段则呈上升的趋势,这都反映了中原地区古代居民寿命的增加。

3.中原地区古代居民普遍存在性别比例失衡的现象,男性多于女性现象常见。

[1]姜又鸣:《人口学》,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

[2]严文明:《横阵墓地试析》,《文物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3]陈铁梅:《中国新石器墓葬成年人骨性别比异常的问题》,《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4][43][46][47]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朱泓、周亚威、张全超、吉平:《哈民忙哈遗址房址内人骨的古人口学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54卷第1期。

[6][32]潘其凤:《天马——曲村遗址西周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报告》,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1980-1989)》附录一,科学出版社,2010年。

[7]李法军:《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8]张全超:《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9][30][31][45]原海兵:《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综合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0]严文明:《中原史前文化的统一与多样》,《文物》1987年第3期。

[1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下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

[1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葛石固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7年第1期。

[13]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临潼白家村》,巴蜀书社,1994年。

[1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15]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王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科学出版社,2001年。

[17]汪沟组资料来源于郑州大学体质人类学整理室。

[1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汝州洪山庙》,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19]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元君庙仰韶墓》,文物出版社,1983年。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北首岭》,文物出版社,1983年。

[21]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文物出版社,1988年。

[22]考古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组:《陕西华阴横阵的仰韶文化人骨》,《考古》1977年第4期。

[23]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等:《宝鸡福临堡》,文物出版社,1993年。

[24]西安半坡博物馆等:《陕西渭南史家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8年第1期。

[2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龙岗寺》,文物出版社,1990年。

[26]杨亚长:《何家湾遗址》,《陕西考古报告集》,三秦出版社,1994年。

[27]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陕西铜川吕家崖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6期。

[28]于世永,康志海:《陕西潼关南寨子遗址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与死亡模式》,《地球环境学报》2012年第3卷第1期。

[29]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等:《忻州游邀》,科学出版社,2004年。

[33]郑兰爽:《韩城梁带村芮国塞地出土人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34][35]贾莹:《山西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先秦时期人骨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6]坡底组资料来源于郑州大学体质人类学整理室。

[37]韩巍:《陕西澄城良辅墓地汉代人骨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8][39][40]孙蕾:《郑州汉唐宋墓葬出土人骨研究——以荥阳薛村遗址和新郑多处遗址为例》,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41]王新法:《平均死亡年龄与平均寿命有不同含义》,《公安研究》1994年第3期。

[42]刘铮主编:《人口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6年。

[44]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 孟昭勇]

猜你喜欢
人口学中原地区新石器
鹰形陶鼎
大连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积石冢研究
“一席话”的来历
新石器时代割体葬研究
新石器时代的俄罗斯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基于安卓手机用户行为的人口学信息预测
人口学视角下构建和谐家庭研究
打造中原地区航空人才培养高端平台
紫外法快速测定中原地区12种蔬菜VC含量
易富贤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