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海
摘 要:随着货币时间价值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长期投资决策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也逐渐被企业予以重视,一种合适的投资决策方法益于企业实现资金周转率提升与决策技术优化。目前长期投资决策主要涉及内含报酬率、获利指数及净现值等指标,但理论界及企业实践对各指标体系的测算、选择及应用存在分歧,例如资本成本率应如何确定,如何选择决策方法等。鉴于此,本文基于对长期投资决策内涵的基本阐释,着重对长期投资决策的方法选择及应用做出系统归纳,并对各方法体系加以比较。期望本研究结论对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制定有所启示。
关键词:长期投资决策 内含报酬率法 净现值法
一、长期投资决策的内涵
项目投资决策按照时间维度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决策与短期投资决策,短期投资决策主要对象是流动资产投资,即一年内可以收回的投资;而长期投资决策主要对象是长期有价证券投资、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即一年内不能收回的投资。长期投资决策有其独特的特点。有效确定长期投资决策可以扩大企业资本规模,强化企业风险识别、应对与防范能力。
二、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选择
在长期项目投资决策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净现值法,该方法旨在比较净现值是否负于零,若NPV大于零,则投资方案可行;若NPV小于零,则投资方案不可行。但该方法只能选择出可行方案,却不能选择最佳方案。仍然需要权衡各方法的选择,以测算出最佳方案。目前最为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即贴现法与非贴现法,具体包含平均报酬率法、投资回收期法、内含报酬率法、获利指数法、净现值法。
(一)贴现法
贴现法主要包含净现值法(NPV)、内含报酬率法(IRR)、获利指数法(PI)。首先,净现值法指将各其期的现金流根据贴现系数推算至初始投资时的现金流,而流入与流出之差即为净现值。该方法与管理会计中本量利分析方法类似,仍然是对收支两条线的比较,只是在本量利分析法基础上增加了贴现值的计算。其次,内含报酬率法是一种基于投资方案本身报酬率的贴现法,该方法弥补了净现值法中只说明方案可行性、不考虑方案报酬率的不足,而此处内含报酬率实际上是指使投资方案NPV为零的贴现率。在IRR方法下,最佳方案选择的条件是IRR大于内含报酬率。IRR的计算较NPV计算方法更加复杂,其中涉及多次插值计算。值得注意的是,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均涉及到计算净现值,当净现值大于或等于0时,此方案可以考虑接受,否则不予接受。当现值系数大于1时,说明预期报酬率小于投资报酬率,现值系数越大,则证明该方案越可行。最后,获利指数法是基于初始投资额与方案未来报酬的比例关系,当该比例大于1时,即初始投资额大于方案未来报酬时,说明该方案不获利,反之获利。贴现法的最大价值在于考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决策方案的影响,使投资决策方案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二)非贴现法
非贴现法主要包含平均报酬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首先,平均报酬率法是年现金流入量与原始投资额之比,该比例越高,说明报酬率越高,获利能力越强。实际投资决策时,企业往往会将报酬了与决策期望值相比,若低于期望值则会放弃该方案。其次,投资回收期法是基于收回投资额时间的一种决策方法,它是投资额与年相等现金流入量之比。对长期投资决策方案而言,贴现法是最优选择;对短期投资决策而言,非贴现法是最优选择。
三、贴现法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一)净现值法在长期决策中的应用
净现值法主要比较净现值与零的关系。例如X企业拟进行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该企业准备以两种方法(净现值法与获利指数法)进行测算两个方案(方案1和方案2),以获得最佳决策方案。假设该企业均满足决策前提条件,资本成本率为10%。方案1的初始投资额为100万元,项目投资期限为3年,1-3年净现值流量分别为80万、48万和30万;方案2的初始投资额为200万元,项目投资期限为3年,1-3年净现值流量分别为150万、90万和65万。
首先,对方案1,根据年金现值系数表可知,(P/F,10%,3)为2.49,(P/F,10%,2)为1.74,(P/F,10%,1)为0.91,NPV=-100+30*(P/F,10%,3)+48*(P/F,10%,2)+80*(P/F,10%,2)=-100+30*2.49+48*1.74+80*0.91=-100+74.7+83.52+72.8=131.02萬元>0,说明该方案可行。
其次,对方案2,NPV=-200+65*(P/F,10%,3)+90*(P/F,10%,2)+150*(P/F,10%,2)=-200+65*2.49+90*1.74+150*0.91=-200+161.85+156.6+136.5=254.95万元>0,该方案也可行。如果两个方案不存在互斥关系,那么两个方案都是可行的,但因两个方案是互斥项目,只能选一个最优方案,这就要用到投资决策方法的特殊应用,扩大规模法,即将投资额最小的方案扩到与投资额最大的方案相同,这里我们假设存在两个方案1,通过计算,扩大后方案1的NPV为262.04,大于方案2的254。95万元,所以方案1是最佳方案。
(二)获利指数法在长期决策中的应用
仍然对上例采用获利指数法进行计算,对方案1,获利指数为231.02/100=2.31,该方案可行;对方案2,获利指数为454.95/200=2.27,该方案可行。比较方案1和2的获利指数可知,方案1为最佳方案。
根据以上两种贴现法测算的比较可知,两种测算法测算的结果相同。当两种方法测算结果不一致时,要优先考虑净现值法的测算结果,因获利指数法仅仅反映现金流回收能力,并不反映实际投资收益,而净现值法反映实际收益。
(三)内含报酬率法在长期决策中的应用
内含报酬率法在长期决策中的应用步骤共有三步,一是计算年金现值系数,二是计算出与年金现值系数相近的两个折现率,三是运用插值法计算内含报酬率。例如Y企业计划以1000元购买面值为1250元的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4.72%,则票面利息为1250*4.72%=59元,NPV=59*(P/A,r,5)+1250*(P/F,r,5)=1000,当r=9%时,NPV=59*(P/A,9%,5)+1250*(P/F,9%,5)=1041.87>1000,当r=12%时,NPV=59*(P/A,12%,5)+1250*(P/F,12%,5)=921.93<1000。说明r在9%与12%之间,用插值法可知,(1041.87-1000)/(1041.87-921.93)=(9%-r)/(9%-12%),解得r=10%,如果该值大于资本成本率,则方案可行,反之不可行。
内含报酬率法计算较为复杂,且只能用于初始投资额相同的两种方案比较。如果初始投资额不相同,初始投资额与净现值小的方案可能内含报酬率高,初始投资额与净现值大的方案可能内含报酬率低。因此,不益于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孙爱玲,滕淑珍.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比较——投资决策采用哪种方法更优[J].财会月刊, 2012(5):66-67
财经界·学术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