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自然教育中心把社区公园变成自然学堂

2017-08-21 00:38冷杉方锵锵
海峡旅游 2017年8期
关键词:石城垃圾社区

冷杉+方锵锵

和国内其他从事自然教育的学校或机构不同,来自云南的“在地自然教育中心”有着“在地”这样一个朴素的名字,他们用了五年时间,让自己成长为一家把“在地化”和“生活化”做到极致的自然学校,将自然教育课程化,也让自然教育更贴近社区和人们的生活。“在地”二字正是他们对于自然教育最好的诠释。

2012年的秋天,四个平均年龄 29 岁的姑娘——蚂蚁、茉莉、海螺和榆钱儿,出于对自然的热爱、深厚的社会责任感走到了一起,成立了“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在地”)。

蚂蚁曾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环境教育,回国后一直致力于环保科普和环境教育工作,茉莉从 2008 年开始就在昆明一家本土机构的平台上组织市民开展自然体验活动,榆钱儿用她所擅长的绘画和戏剧对公众开展环保宣传,海螺则是报社的一名环境报道专业记者......这四个女孩在机缘之下相遇相知,从各自的生活中走了出来,先后加入到在地的创立过程中。

在地成立之初从一些零散的儿童自然体验活动开始做起,随后逐渐研发一些自然教育系列活动。但是她们发现活动组织有太多的偶发性,活动和活动之间没有逻辑性,孩子的参与缺少持续性。

2013年9月,基于以往活動积累的经验,在地第一次推出“身入自然——以植物为师”自然教育课程,带领孩子们体验昆明植物园的四季变化。海螺说,这是真正意义的“在地系列”的开始。跟以往零散的活动不同,系列活动的孩子是定期参加,在地反复研究课程内容,确定了清晰的教学目标,采用“流水学习法”(Flow Learning)的设计原理,将课程分为热情激发、集中注意力、直接体验,以及分享启示四个阶段,在活动中融合了自然观察、自然记录、自然手工的内容。

自然观察引导孩子发现植物的形态、颜色美,探索植物如何传播种子,如何适应环境,并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自然记录则引导孩子记录自己观察和感知到的自然,通过记录促进参与者关注到细节之美;在记录自然的过程中,关注物候的变化,帮助孩子认识自然规律、季节变换,并从自然变化、植物生长中获得生命的力量。而自然手工则是根据当季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导师的引导下利用自然物进行手工制作。蚂蚁说:“在孩子拥有太多物质,动手能力却不强的当下,让他们自己动手与自然亲近,而且制作出有实用功能的物品,孩子们的意志力和创造力会在其中得到提高。”到2017 年夏天,“以植物为师”课程已经开展了四年,先后开设过28个班次的学期课程,在地先后在植物园带领过 130次课程。另外在地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植物园的自然教育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从“以植物为师”开始,在地逐渐摸索出了自然教育“课程化”的方式,后来的“山野之窗”系列、“自然笔记”系列等课程都延续着这种方法。

贴近社区生活的自然学校

“我们一直梦想着有一个地方能够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实践自然、通过自己的实践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蚂蚁说。在地创立时,曾规划三年后建立一座在地自然学校,2015 年春,这个计划提前走上了日程。

石城自然学校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石城公园内,这里有奇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植被,毗邻滇池周边的社区,孩子们亲近自然生态的同时又能结合社区探索自然环境与社区的关系。

石城自然学校用了 3 年的时间,逐渐成为一个集自然体验、自然观察、体验式园艺、户外教育为主题的自然学校,不仅服务来自城市的孩子和家庭,同时也会定期为本社区孩子、家庭和其他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学习、体验的机会。

十多个家庭和志愿者陪伴着在地走过了石城最初的阶段,“在大家的努力下,石城自然学校有了室内外活动的场地,有了经过打理的果园和菜地,有了处理自己污水的人工湿地,有了堆肥区和垃圾分类系统,有了高低床的宿舍,以及可以容纳大家一起做餐的厨房。”

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而石城的自然教育活动也从未落下。2015年在地在石城开设了“石城亲子课”“石城四季课堂”“石城农耕笔记”等课程;2016 年又开设了攀岩、探洞、徒步等探索类课程,在地认为这些突破性强的户外运动对于激发孩子们探索自然、思索自己与自然的关系、选择更自然的生活方式有着显著的贡献和意义,希望这类带有自然教育目标的户外体验,能够为孩子们提供自我成长和团队协作的机会。

石城所处的地质公园常有周边社区居民和本地游客光顾,垃圾量非常大,而在2017年5月前,整个公园没有一个垃圾桶。为了帮助解决公园内的垃圾问题,在地策划了一个与往日“体验型”活动不同的营队——以垃圾为主题的“服务型”亲子营。

在地导师为亲子家庭布置了两项任务,一是自己设计问卷,了解公园内的垃圾是如何产生的;二是根据问卷结果讨论出解决方案。本以为这对孩子们是一道难题,然而当“放手”让这帮孩子去实践的时候,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却让所有成年人惊讶不已。“你喜欢石城吗?”孩子们向游人问道,看得出他们是多么喜欢这个地方,想要了解哪些人更爱扔垃圾。孩子和家长讨论出来的解决方案不是去捡垃圾,而是在人们容易扔垃圾的地方树立告示牌。而相比成年人劝诫式的语言,孩子们的语言更真挚感人“垃圾也有家,请带它回家”“这里很美,感谢您和我们一起保护它的美”。一个月后,公园的管理人员告诉在地,公园内的垃圾在设立告示牌后真的减少了。

“对社区的服务也能让孩子与自然建立连接。这跟我们做自然教育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对自然的爱是可以解决我们的环境问题的。”蚂蚁说。石城跟社区的紧密联系、与生活的贴近,让蚂蚁和小伙伴们不断探讨除却自然教育课程之外,自然学校还能带给人们什么。两年多的实践下来,在地总结出了三点:自然学校能够让孩子们建立与地域的情感连接,能够带来丰富的体验,也能够通过生活教育把知识变成自我理解和实践的过程。

在“生活营”里,

建立与在地的情感连接

石城自然学校就像是学员们的另一个家,他们在这里学习,在这里进行自然教育,自然而然地构建了与在地之间的情感连结。

2015 年 7 月,在地组织了自然学校第一期生活营。在营期目标里,生活是第一位的,其中包括让孩子们体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例如共同生活、做家务、做饭等等。而进行活动版块里,他们能够深入体验自然中的生活、动手和观察。

孩子们要参与到自然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不仅学习种地、做饭、洗碗这些生活的基本技能,也要学习和他人相处,去发现生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很少知道菜和肉是从哪里来的,对食物更多的是一种消费者的购买关系,而通过参与食物的生產和制作,唤醒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去践行可持续生活。“我们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帮厨,喜欢做跟食物相关的事情,把一份饭摆出很好看的样子,这不仅是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同时也是他们自我成长的过程。”

亲身参与的生活实践往往带给参与者们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石城自然学校没有铺设污水管道,废水直排到环境中,因此在地建了一块人工湿地处理生活废水。部分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参与了湿地的志愿服务,每次活动都会带孩子们去学习和了解湿地的净化作用,看看进入的水和出来的水有什么不同,以此了解水和肥的循环过程, 明白自己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他们虽然不能把人工湿地带回家,但是可以选择用什么类型的洗涤用品”,参与者把学到的环保方式带回日常生活之中,这种将知识变成自我理解和实践的过程,会促进更多的改变。

在教育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五年不间断的实践,让在地的课程变得相对成熟和稳定,伴随着团队的逐渐扩大,他们一直在思考和探寻:一年 3000 多人次的活动量对于一个城市、一个社群来说够不够?怎么样让有限的团队服务更多孩子和家庭?实现对孩子、家庭的影响,课程服务就够了吗?除课程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5 年 6 月,通过深度讨论,团队对机构的使命进行了修订,明确提出在昆明本地搭建一个公众平台。这意味着在地从自然教育课程化的阶段,开始走进共同陪伴、共同成长的阶段。他们为公众活动做了三个主题的定位:自然保育、更好的教育和可持续生活。

在“自然保育”方面,在地会举办云南生物多样性、博物学、自然与人类关系等相关主题的讲座等活动;“更好的教育”指在现今的社会背景之下探索积极正向的教育方式,比如在地邀请一位漫画家分享举办以“孩子旅行的意义”为主题的沙龙,讨论的是如何通过旅行帮助孩子建立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可持续生活”方面,在地召集开办一些绿色生活沙龙或者环保手工创作活动,比如他们邀请在昆明进行垃圾分类处理链研究的美国学者,分享昆明垃圾分类现状,引出家庭垃圾减量的话题,他们还在昆明农夫市集上带头开展公众“废造”活动,将一些生活中的废弃物重新利用起来。

在地还支持一些“小中心”来带领公众平台的活动。在地的一位自然导师是化学工程师, 她尝试钻研废油制手工皂的配方,不断试验改良,把做手工皂的活动带到在地的自然教育课程和公众活动里。同时, 她也常常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学校的家长群体中独立开展活动。除此之外,在地还支持其他一些由自然导师发起的亲子团,比如观鸟小组、自然笔记小组等。“我们非常支持这些小型实践,他们可能不会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但是这些小活动也可以将可持续生活扩散影响更多的人群,成为一个个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小中心。”

公众活动基于推动城市可持续生活实践这一理念,通过组织城市家庭、社区的生活实践、开展相应工作坊以及公众活动,倡导更多的人群亲近自然,实践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地作为社会企业,看重的是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真的可以对社会问题有所回应,是否可以逐步去改善或者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相信,为自己所热爱的大自然探寻实质的帮助,是身为自然教育机构不可避免的责任。每个地方都可以有一个“在地化”的自然教育机构,而在地的三层深刻涵义在于:脚踏实地地立足于本地,重建孩子和大地的联系。通过本地化、生活化的体验活动和共同学习、相互陪伴的平台启发青少年和成人对自然的情感的尊重,培养其应对环境问题的洞察力和行动力——这也就是在地的使命所在。

猜你喜欢
石城垃圾社区
垃圾去哪了
3D打印社区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倒垃圾
倒垃圾
用心呵护青山绿水 江西石城:绿色高颜值 引来八方客
石城秋色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