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种植中占有较大面积与生产量。随着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马铃薯种植开始向着机械化方向发展,促进了种植效率提升,在生产量提高、减少人力物力等方面都有较大效用。利用机械化种植方式实现马铃薯播种排种,使播种过程中的开沟、播种、起垄、等环节工作一体化,在作业过程中保证了马铃薯种子的完整性,降低重播率和漏播率,使播种深浅统一度高,行距更加均匀。排种装置是机械化种植技术中关键部位,其作业水平高低影响着设备播种质量,对播种效率起主导作用。
1类型
马铃薯与其他作物不同,属于根茎类作物,因此具有较大形状果实,在播种排种过程中需要应用特定设备技术,根据不同种植需求与自然环境对不同类型设备技术进行选择。
1.1播种方式
我国目前常用马铃薯播种方式有两种:整薯播种与块薯播种。在整薯播种方式中,通常使用取种转盘式播种机或针对种植面积较大区域的覆膜播种机等,能够有效减少对种薯的损伤,应用此种方式进行种植,种薯具有较高出芽率,且播种机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机械化种植水平,但需要对种薯进行专门培育以保证其大小符合种植条件。块薯播种通常使用两行播种机进行种植,在播种过程中,能够减少对种薯的浪费,促进种子成本降低,但在运行过程中要对种薯进行切块,增加了操作环节,给播种操作带来一定难度,且在切块过程中种薯切口极易出现感染问题,给马铃薯出芽率带来较大影响,阻碍了产量的提升。
1.2排种方式
(1)薯夹式与针刺式
这两种排种方式是早期排种装置,在播种过程中对种薯具有良好适应性,可应用于两种不同播种方式,但薯夹式投种部位较高,会导致在种薯落下时因弹跳而出现移位,其漏播率与重播率过高,株距过于不均匀;而针刺式对种薯伤害较大,易出现种薯交叉感染,具有较多影响因素,因此现代马铃薯种植中已很少使用这两种方式。
(2)勺式排种
这种排种方式是当代马铃薯播种机常用排种装置,在全球应用广泛,我国常见勺式排种装置主要有2BSL-2型以及2CM-2型播种机。勺式排种机应用传动链或者带将取种勺与其相连,实现种薯的提取、传动与播排,并在运行过程中同时进行施肥、铺膜等工作。应用链(带)勺式装置进行排种,其排种效率高、在株距调整上具有较强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排种需求,且排种成本较低。但此装置在运行中极易出现种薯损伤,在取种过程中容易出现空穴,从而降低了播种率,其运转方式具有较高故障几率。
(3)取种转盘式排种
排种装置采用了圆盘状体的取种转盘,薯种由取种转盘拨入排种管,然后播种到开沟器开出的沟槽中。取种转盘式排种方式对种薯大小和形状没有要求,可播种不规则种块,且排种过程不伤种、不卡种,漏播率和重播率低,但需要人工放种,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4)传输带式排种
目前,我国马铃薯普遍采用覆膜种植方式,具体操作方法为两种: 先播种再覆膜和先覆膜再播种。针刺式、薯夹式、勺式和板阀式排种方式均为先播种后覆膜。该种植方式播种的马铃薯出苗后需要人工打孔放苗,秧苗露出后有一段时间的缓苗期,影响作物收获。
2 排种技术的特点
勺( 或带) 链式排种株距可调,适应性好,通过人工方式可大大降低重播率和漏播率; 取种转盘式排种方式对种薯大小、形状没有要求,且排种过程不伤种和不卡种,漏播率和重播率低,但需人工放种,操作劳动强度较大; 板阀式排种装置具有排种准确、伤种率和漏播率低、播种精度和效率高、结构简单、体积小、调整方便以及工作平稳等特点,但只适用于整薯播种,且要求种薯大小形状适合; 传送带式排种装置可以实现先覆膜后播种,总体上可以节省人工,减少秧苗灼伤,但该排种技术发展不够成熟,漏播率和重播率高,对土壤质地、湿度等有较高要求,适应能力较差。
3 马铃薯机械化排种技术发展趋势
现有马铃薯先播种后覆膜播种技术出苗后必须放苗,造成部分秧苗因放苗不及时而灼伤; 先覆膜后播种精简了放苗工序、提高了精度、降低了漏播率和重播率,目前该技术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需进一步探索。随着自动化设备在农業机械的广泛应用,排种准确度及效率研究将得到进一步深化,排种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以上对马铃薯播种机排种设备进行的深入研究,了解到不同类型排种装置优缺点极其性能,并对排种特点进行分析,对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排种方式有了一定了解。作为马铃薯种植技术中关键环节,促进播种排种技术机械化发展有利于提高种植效率,促进马铃薯产量提升,合理选择播种机与排种设备,不断发展新型种植技术,为马铃薯播种提供更高精度,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8318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农机推广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