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在酒里的老头儿

2017-08-19 21:03金实秋
安徽文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汪先生汪曾祺昆明

金实秋

昆明是汪曾祺的第二故乡。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生涯,奠定和孕育了他的人生观念、独立思想、审美情趣及文艺学养;并进一步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几十年后戴上“酒仙”之桂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汪曾祺先生于《昆明旅食忆旧》一诗中,开头首句说的就是酒——“重升肆里陶杯绿”,其自注云:“昆明的白酒分市酒和升酒。市酒是普通白酒。升酒大概是用市酒再蒸一次,谓之‘玫瑰重升,似乎有点玫瑰香气。昆明酒店都是盛在绿陶的小碗里,一碗可盛二小两。”全诗如下:

重升肆里陶杯绿,饵块摊来炭火红。

正义路边养正气,小西门外试撩青。

人间至味干巴菌,世上馋人大学生。

尚有灰藿堪漫吃,更循柏叶捉昆虫。

诗的最后一句也与酒相关。汪先生捉的这个昆虫,叫豆壳虫,是用来下酒的。这个虫子专吃柏树叶子,所以要“循柏叶”去找、去捉。汪先生不但在西南联大时捉昆虫下酒,后来到观音寺去做教师了,也去捉这个昆虫下酒。1944年汪曾祺在昆明郊区观音寺白马初中学时,曾用豆壳虫干爆了下酒。这种在柏树林里飞来飞去的昆虫,黑色,形状略似金龟子,捉住它撕去硬翅,在锅里干爆了,撒一点花椒盐则成。汪曾祺说它“好吃”,有点像盐爆虾,而且有一股柏树的清香——这种昆虫只吃柏树叶,别的树叶不吃。(《七载云烟》,载《汪曾祺全集》第六卷)“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五味》,见《汪曾祺全集》第五卷)

有人说,汪先生之所以好酒嗜饮,与闻一多先生不无关系。闻一多先生曾教过汪曾祺,闻先生给他们上课,开讲就是“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成名士”。汪曾祺很敬重闻先生,也非常喜欢闻先生,他说:“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见《闻一多先生上课》,载《汪曾祺全集》第六卷)但是,汪先生并没有说,由于闻先生的开导,他才爱上酒。

不过闻一多的话,显然对汪先生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汪曾祺的同学许渊冲说:“汪曾祺上过闻一多先生的《楚辞》和《唐诗》。”他记得闻先生讲《楚辞》的开场白:‘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成名士。因为这合乎他把酒读诗的兴趣。”(《沈从文和汪曾祺》,见汪曾祺之友网)我以为,许先生此说较为适宜。由此亦可见汪才子之“把酒读诗”在同学们中留下的印象还是颇为深刻的。许渊冲当时对汪曾祺的印象是:“我第一次见到汪曾祺是1939年在联大新舍25号门外。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典型的白面书生,清清秀秀,斯斯文文,穿一件干干净净的蓝布长衫,给新校舍的黑色土墙反衬得更加雅致,一看就知道是中文学系才华横溢的未来作家。”(同上)

汪曾祺于西南联大之所以好酒,也跟当时的环境氛围不无关系。由于国难当头、生活窘困而借酒浇愁,这在当时的西南联大师生中十分普遍,只不过是汪先生比较突出、比较有名罢了。其最突出、最有名的,当数他一次醉倒昆明街头一事了。

汪先生一直也记得这件事:

“有一次我喝得烂醉,坐在路边,他(指沈从文)以为是一个生病的难民,一看,是我!他和几个同学把我架到宿舍里,灌了好些酽茶,我才清醒过来。”(《自报家门》,见《汪曾祺全集》第四卷)

在西南联大的“醉卧街头”,现在几乎已是文坛上人所共知的旧闻了。不少文章都提到了此事,在汪朗等写的《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中,有一段比较详细的记载:“在昆明期间,有一次晚上他喝得烂醉,走不了路,只好坐在路边。沈先生到一处演讲回家,以为是一个难民,生了病,走近看看,原来是爸爸。他和两个同学把爸爸扶到了自己的住处,灌了好些酽茶,爸爸才醒过来。”

作家洪烛曾深有感触地写过这样一段话:“酒使文人忘掉了许多事情,也记住了许多事情。我去城南的蒲黄榆采访汪曾祺,听他说起半个世纪前和沈从文的师生情谊。他没有回忆更多,只吐露了一次喝酒的经历。这个细节后来被他写在《沈从文和西南联大》的结尾处:‘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然后他感叹一声,‘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文章讲完了。四十多年了,他还记得沈先生点的下酒菜。四十多年了,那碗酒还供奉在他的记忆里,碗是满的。”(洪烛《中国美食——舌尖上的地图》,中国地图出版社2014年版)

这里借机说一下,当时西南联大教授中善饮者亦不少,也有偶尔醉酒者;其校长梅贻琦先生虽有“酒圣”之誉,亦如此耳。为不占篇幅,且摘引金小明《梅公好饮》小段如下:

在《梅贻琦日记(1941—1946)》中,有这样的记述:

1941年7月18日中午,清华同学公宴,“饮大曲十余杯”,仅“微醉矣”;当月25日晚,赴饭约,“酒颇好,为主人(邓敬康、王孟甫)及朱(佩弦)、李(幼椿)、宋等强饮约二十杯”,仍只“微有醉意”。1945年10月2日所记,他还很能喝“混酒”:“饮酒三种,虽稍多尚未醉”。长期出入酒场,难免也有醉酒误事或失礼的。梅先生也不例外:1941年5月23日晚,清华校友十六七人聚会,“食时因腹中已饿,未得进食即为主人轮流劝酒,连饮二十杯,而酒質似非甚佳,渐觉晕醉矣”。以至耽误了筹款的公事,“颇为愧悔”。同年12月6日又记,赴得云台宴请,因先前“在省党部饮升酒五六大杯,席未竟颓然醉矣,惭愧之至”。大醉之后,梅先生也曾发誓戒酒;1945年10月14日,晚上在昆明东月楼食烧鸭,所饮“罗丝钉”酒甚烈,“连饮过猛,约五六杯后竟醉矣,为人送归家”,遂在日记中表示“以后应力戒,少饮”。而三天后(17日),他又故态萌发,在日记中惋叹:“(晚)约(杨)今甫来餐叙,惜到颇迟,未得多饮,酒则甚好。”(载2016年4月11日《藏书报》)

那闻一多先生亦善饮,早在三十年代于国立青岛大学(后改为山东大学)时即有酒名,时和杨振声、梁实秋等人被戏称为“酒中八仙”。浦江清先生亦是大饮者。今人钱定平曾于《浦江清日记》中发现,浦江清所记之“大宴小酌”竟有七十次之多。(钱定平《浦江清日记之境界》)。而一位名叫燕卜荪的英籍教授亦是酒徒,极端不修边幅而十分好酒贪杯。有一次酒后上床睡觉时,竟然把眼镜放在皮鞋里了。第二天,一脚便踩碎了一片,只好带着坏了的“半壁江山”去上课。(见赵毅衡《燕卜荪:西南联大的传奇教授》,刊2004年11月10日《时代人物周报》)

在昆明时,有几位好朋友是经常与汪先生共饮的,他们都对先生喝酒有清晰的印象。下面我把汪老的文章与他们的回忆放在一起请诸君分享:

“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斤市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见《昆明的雨》,载《汪曾祺全集》第四卷)

黄裳曾云:“曾祺写《昆明的雨》情韵都绝,……不易忘也。”试想,倘若少了“浊酒一杯”,能有此情韵乎?

“曾祺有过一次失恋,睡在房里两天两夜不起床。房东王老伯吓坏了,以为曾祺失恋想不开了。正发愁时,德熙来了,……德熙卖了自己的一本物理书,换了钱,把曾祺请到一家小饭馆吃饭,还给曾祺要了酒。曾祺喝了酒,浇了愁,没事了。”(何孔敬《长相思:朱德熙其人》,中华书局2007年版)

“我在西南联大时,时常断顿,有时日高不起,拥被坠卧。朱德熙看我快到十一点钟还不露面,便知道我午饭还没有着落。于是挟一本英文字典。走进来,推推我:‘起来,起来,去吃饭!到了文明街,出脱了字典,两个人便可以吃一顿破酥包子或两碗焖鸡米线,还可以喝二两酒。”(《读廉价书》,见《汪曾祺全集》第四卷)

巫宁坤也知道这件事,2007年12月6日,作家李怀宇在华盛顿国际公寓采访巫宁坤时,李怀宇问起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生活,巫宁坤说:“他是穷得有时候没钱吃饭,就躺在床上,不起床了。朱德熙是他的好朋友,去叫他,朱德熙也没有什么钱,就抱着一本字典去卖掉,一起吃饭。这恐怕是后来的事情,我跟他在一起的时候还可以,他总是穿着很旧的长袍。我们拿了稿费就去文林食堂吃饭。”(李怀宇《巫宁坤:受难心史》,刊《家国万里——访问旅美十二学人》,中华书局2013年版)

在昆明时,汪曾祺还在朱德熙家喝了一顿“马拉松”式的酒。朱德熙的夫人何孔敬回忆说:“一年,汪曾祺夫妇到我们家过春节,什么菜也没有,只有一只用面粉换来的鸡。曾祺说:‘有鸡就行了,还要什么菜!我临时现凑,炒了一盘黄豆,熬了一大碗白菜粉丝。我们很快就吃完了,德熙和曾祺还在聊天,喝酒、抽烟,弄得一屋子烟雾缭绕,他们这顿饭从中午吃到下午,真是马拉松。”(见何孔敬《长相思:朱德熙其人》)

杨毓珉与汪曾祺既是同学,也是同事,既是文友,亦是酒友,1986年10月,汪曾祺写过一首诗给杨毓珉,题为《毓珉治印歌》,首句即为:“少年刻印换酒钱。”杨毓珉曾在昆明国立艺专中画系学过画画,善篆刻,为解生活之困,其时曾在笔墨店里挂牌为人刻印。杨毓珉回忆说:小试身手,尚不甚恶。一个月可拿到四五十元,这比联大的贷金高出三四倍。于是我们可以租房住了,可以星期六不走二三里路去联大食堂吃那个掺有沙子、谷糠“八宝饭”了,不时下个小馆吃碗焖鸡米线、卤饵块,喝二两烧酒。(《往事如烟——怀念故友汪曾祺》,刊1997年第4期《中国京剧》)

多少年过去了,汪先生还记住这个事,杨毓珉也忘不了这个事,盖此“二两烧酒”非比今日之二两烧酒也。汪先生去世后,毓珉非常悲恸,著长文痛悼,文末以四言诗一首寄托哀思,其中有句云:“浊酒一樽,奠尔英灵。”如今,两位老友又到九泉一起共饮二两烧酒矣。

当时在西南联大就读的马识途也认识汪曾祺,说他“是我们中文系的一个才子”,还记得他那时“睡懒觉,泡茶馆,打桥牌,抽烟喝酒,读书论文,吟诗作词,名士风流。”(见《想念汪曾祺》,载《你好,汪曾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

何兆武与汪曾祺曾住在一个宿舍里,彼此很熟,他说:“我宿舍有位同学,头发留得很长,穿一件破布长衫,扣子只扣两个,布鞋不提后跟,讲笑话,抽烟,一副疏狂作派,这人是汪曾祺。”(刘文嘉《何兆武:如一根思想的芦苇》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2月25日)他在《上学记》中提到了汪曾祺喝酒,他说汪曾祺“修长发,好喝酒,衣衫褴褛,颓废不羁。因翘课过多受朱自清微词。汪曾祺有一次喝的烂醉,走不了路,坐在路边,被演讲回家的沈从文先生捡到,让两个同学扶到住处,灌了好些酽茶,才醒了过来。”(《上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在西南联大,汪曾祺还有几位酒友。汪曾祺回忆说:“常一起喝酒的还有朱南铣、王逊、徐孝通。朱南铣是学哲学的,和朱德熙是中学同学,外文、古文都很好、很渊博,手头又有钱(他家在上海开钱庄),有点‘小开脾气,他们几个人常在一起喝酒。”汪曾在《未尽才——故人偶记》(载《汪曾祺全集》第六卷)中回忆了与朱南铣一起喝酒的往事:“昆明的小酒铺都是窄长的小桌子,盛酒的是莲蓬大的绿陶小碗,一碗一两。朱南铣进门,就叫‘摆满,排得一桌酒碗。”有一次,朱南铣“请我们几个人到老正兴吃螃蟹喝绍兴酒。那天他和我都喝得大醉,回不了家,德熙等人把我们两人送到附近一家小旅馆睡了一夜”。至于与王逊、徐孝通共酌的情况,汪先生没有写过,也未见其他文章刊载,只好付诸阙如了。

“昆明有石榴酒,乃以石榴米于白酒中泡成,酒色透明,略带浅红,稍有甜味,仍极香烈。”(《昆明的果品》,刊《汪曾祺全集》第三卷)

“昆明的白斩鸡也极好。玉溪街卖馄饨的摊子的铜锅上搁一个细铁条篦子,上面都放两三只肥白的熟鸡。随要,即可切一小盘。昆明人管白斩鸡叫‘凉鸡。我们常去吃,喝一点酒,因为是坐在一张长板凳上吃的,有一个同学为这种做法起了一个名目,叫‘坐失(食)良(凉)机(鸡)”。(《昆明菜》,刊《汪曾祺全集》第四卷)

在西南联大期间,有一次汪先生牙疼得厉害,尽管他并不在意,甚至“泰然置之,而且有点幸灾乐祸地想:我倒看你疼出一朵什么花来!”照样活动,腮帮子肿得老高,还能谈笑风生,语惊一座。但老是疼,终是祸胎,汪先生终于决心拔掉它。汪先生在《旧病杂忆·牙疼》一文中追叙说:“昆明有一个修女,又是牙医,据说治牙很好,又收费甚低,我于是攒借了一点钱,想去找这位修女。她在一个小教堂的侧门之内‘悬壶。不想到了那里,侧门紧闭,门上贴了一个字条:修女因事离开昆明,休诊半个月。我当时这个高兴呀!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去,興尽而归,何必见戴!我拿了这笔钱,到了小西门马家牛肉馆,要了一般冷拼,四两酒,美美地吃了一顿。”(载《汪曾祺全集》第五卷)

汪先生在西南联大饮酒生涯,还在创作上起过作用。汪朗无意中说过一件事。他说,汪老的《七里茶坊》,里面有一个农科所的职工老乔,年轻时走南闯北,到过云南,知道云南的各种酒。市酒、玫瑰重升、开远的杂果酒、杨林肥酒——蒸酒的时候,上面吊着一大块肥肉,肥油一滴一滴地滴在酒里。这酒是绿的。还记得昆明的许多吃食:“这老乔的记性真好,他可以从华山南路、正义路,一直到金碧路,数出一家一家大小饭店,又岔到护国路和甬道街,哪一家有什么名菜,说得非常详细。他说到金钱片腿、牛干巴、锅贴乌鱼、过桥米线……”。老乔的这段经历显然就是爸爸在昆明上学时的吃喝史,让他改头换面,移植到小说中了。(见《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沉醉是一点也不粗暴的,沉醉极其自然。”这是汪先生1946年7月12日发表于上海《文汇报》中《花·果子·旅行》中的两句话,是他在昆明时写的;文末标有时间:三十四年记,在黄土坡。三十五年抄,在白马庙。看来,对于在昆明的“沉醉”,先生是记忆深刻的,也是颇为自得的。

汪曾祺在昆明养成的善饮嗜酒是他泡在酒里一生的初级阶段,酒仙尚在修炼层次上。离开昆明到上海后,汪先生结识了黄裳、黄永玉,三人成了挚友知交,既是文朋,也是酒友。于酒似乎也又上一个台阶了。

汪先生的老朋友黄裳回忆说:“认识曾祺,大约是在1947至1948年,在巴金家里。那里经常有萧珊西南联大的同学出入,这样就认识了,很快成了熟人。常在一起到小店去喝酒,到DDS去吃咖啡,海阔天空地神聊。”(黄裳《故人书简——忆汪曾祺》,见《你好,汪曾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那时,汪先生与黄永玉已成了好朋友,“常在一起到小店去喝酒。”(同上)1948年3月,汪曾祺离开上海到了天津。他下了船就找酒喝,在他给黄裳的信中写道:“这儿馆子里吃东西比上海便宜,连吃带喝还不上二十元。天津白干没有问题要好得多。因为甫下船,又是一个人,只喝了四两,否则一定来半斤。你在天津时恐还是小孩子,未必好好地喝过酒,此殊可惜。”(同上)

黄裳还保存着汪曾祺1947年前后从上海致远中学给他的一封信。这封信,没头没尾地抄了一篇不知从什么笔记上看来的故事,信末云:

饮酒不醉之夜,殊寡欢趣,胡扯淡,莫怪罪也。慢慢顿首。(《也说曾祺——忆读汪曾祺代序》,见苏北《忆·读汪曾祺》,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从黄裳的回忆中,我们不难看出,那时的潇洒才子汪曾祺于酒的亲密接触是何等频繁,何等沉酣,又何等潇洒啊!

在上海,除了与黄裳、黄永玉常常欢饮外,在学校里也时有“酒事”,此不见于他人文章,见之于他的小说《星期天》,小说中写道:

“我就是因为到上海找不到职业,由一位文学戏剧界的前辈介绍到他的学校里来教书的。他虽然是学校的业主,但对待教员并不刻薄,为人很‘漂亮,很讲‘朋友,身上还保留着一些大学生和演员的洒脱风度。每年冬至,他必把全体教职员请到后楼他的家里吃一顿‘冬至夜饭,以尽东道之谊。平常也不时请几个教员出去来一顿小吃。离学校不远,马路边上有一个泉州人摆的鱼糕米粉摊子,他经常在晚上拉我去吃一碗米粉。他知道我爱喝酒,每次总还要特地为我叫几两七宝大曲。”(见《汪曾祺全集》第二卷)小说中的我,即汪公本人之化身也。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自古以来,人们就赋予了酒消愁驱郁的功能。

“文革”初期的一段时间,汪曾祺这个右派分子不仅不断挨斗,而且还被扣了工资。其工资除上交夫人供家庭生活开支外,一天只有一块钱可供自由支配,由女儿汪明负责每天发放。对这区区的一块钱,汪曾祺竟然毫无怨言,甚至还有点暗自得意:因为那时“三毛几打二两酒”,那一块钱可派上大用場啦,这个大用场就是买酒喝。

汪明还记得那时的情景,她说过一件事:“那天早晨已经发给爸一块钱,他还磨磨蹭蹭地不走。转了一圈,语气中带着讨好:‘妞儿,今儿多给几毛行吗?‘干嘛?‘昨儿中午多喝了二两酒,钱不够,跟人借了。我一下子火了起来:‘一个黑帮,还跟人借钱喝酒?谁肯借给你!爸嘀咕:‘小楼上一起的。(小楼是京剧团关‘黑帮的地方)我不容商量地拒绝了他。

被我一吼,爸短了一口气,捏着一块钱,讪讪地出了门。……第二天,爸一回家,就主动汇报:‘借的钱还了!我替他总结:‘不喝酒,可以省不少钱呢。他脸上泛着红光,不无得意地说:‘喝酒了。没吃饭!(汪明《往事杂忆》,刊《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你看看,宁可不吃饭,也要抿口酒,这就是汪曾祺。那个时期,喝酒了没吃饭这事儿,汪先生既不是第一次,更不是最后一次。众所周知,汪先生的生活一直很朴素,从来没有什么高要求,更从不乱花钱,他唯一的“奢侈”的开销就是买酒、买烟、买茶;而买酒,似乎总是排在第一位的。

有一次,他借买菜之机,偷偷躲在森隆饭庄吃酒,不知怎么的把随身带的小酒瓶给搞丢了。汪明至今还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天的事——“那次他自己买菜,回来倒空了菜筐,也没有找到那只小酒瓶。一个晚上,他都有点失落。第二天我陪他去森隆,远远看见那瓶子被高高摆在货架顶上,爸快步上前,甚至有些激动:‘同志!他朝上面指指:‘那是我的!服务员是个小姑娘,忍了半天才憋住笑:‘知道是您的!昨天喝糊涂了吧?我打了酒一回头,您都没影儿了!”(同上)

在“文革”中,最使汪曾祺感到宽慰的是,他的夫人施松卿尽管嘴上说孩子们要“站稳立场”,但还是悄悄地买酒给汪曾祺喝。有一次,施松卿又教育孩子们要和“右派分子”划清界限,说来说去,也没有说出汪曾祺有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于是儿子汪朗梗着脖子问了一句:“如果真有问题了,你为什么不和他划清界限?为什么还给他买酒喝?”在那种情况下,汪夫人的酒,是同情,是理解,是信任,贮满了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当时,有多少被揪出来的人在外面遭受折磨时还能抗得住,但是一旦受到家人的冷眼甚至批判,顿时就垮了,甚至走上了绝路。因为,他们在世间再没有可以得到同情与慰藉的地方,再没有理解他们的人了。

可以说,在挨斗的日子,汪先生尽管在外面的日子很难过,但在家的时候却很惬意。“挨了斗回来,喝足了酒,吃饱了饭,爸总是舒舒服服地往床上一躺,作‘大字状,感慨着:‘哎呀,又是一天。有时眯着眼睛,晃着脑袋,在袒露的肚皮上拍打着锣鼓点,嘴巴里‘的格隆格咚地过了门,有板有眼地唱道: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同上)

有时借着酒兴,汪先生还向子女们谈他在挨斗时看到和听到的一些“梨园名角儿”的轶事及“走资派”的趣闻。家,就是他的“避风港”和“安乐窝”啊。

在奉旨搞“样板戏”时,汪曾祺虽说是“控制使用”,“夹着尾巴做人”,心中很不痛快,但可以借着所谓体验生活和上演之机能到处喝一点酒。尽管只是苦中作乐的短暂时光,却也给汪曾祺带来了些许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亮色。在江苏常熟排演《沙家浜》,他几乎每天都要偷偷地跑到小店里去喝当地产的百花酒,下酒菜也是当地产的糟鹅。为写剧本《红岩》,汪曾祺和阎肃在上海写戏之余,两人时常结伙到街头小店去找酒喝,喝黄酒长聊。阎肃回忆说:“我们不敢议论江青,也不提那该死的剧本。就是聊家乡事,读过的好书及早年看过的好莱坞电影明星,有一种穷人的乐趣。”(见陆建华《汪曾祺与〈沙家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汪曾祺与阎肃本来并不熟悉,但在一起搞京剧《红岩·山城旭日》时成为了知己。虽然后来由于工作岗位不同,彼此联系不多,但心却是相通的。汪曾祺在《受戒》等小说发表后,阎肃为汪曾祺高兴,特地打电话向他祝贺。阎肃对汪曾祺的文学才华评价颇高,他说汪曾祺“写词方面很精彩,能写出许多佳句,就是在夭折的剧本里也有佳句”。阎肃是歌词创作的高手,对汪老推许如此,可见汪老之“佳句”之精彩矣,惜不少佳句却因未能演出之故而流传极少,甚至鲜为人知或失传矣。一段时期,奉江青之“懿旨”,汪曾祺与阎肃、杨毓珉等人四下内蒙古去,参与将小说《草原烽火》改编成京剧。有一次,他们在大草原和大青山足足奔波了两个月,汪曾祺自以为有收获的是:一是听了不少战斗故事,看了不少风景;二是吃了不少羊肉,喝了不少酒。“骆驼见了柳,蒙古人见了酒,大草原的汉子豪饮那是出了名的”。他还在给女儿汪明的信中叙说内蒙古的手扒肉如何好吃,马奶酒是什么样的味道。也曾和他的儿子汪朗说过:他“见过老干部左手一块咸蔓菁,右手一瓶二锅头,啃一口咸菜喝一口酒,蔓菁吃完了,酒瓶也就见底了。这种喝法,他喝不来,很是佩服。”(汪朗《岁月留痕》,见《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汪先生在酒上让他佩服的人极少,在那样的氛围中,汪先生喝的酒,还会少吗?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汪曾祺也短暂享受过“快活似神仙”的日子。为改《红岩》剧本,汪曾祺到四川待了一段时间,其中在北温泉的数帆楼宾馆住了十来天。北温泉渠中养非洲鲫鱼,因此每顿饭几乎都有非洲鲫鱼。汪曾祺说“于是我们每顿饭都带酒去”。十来天,真是难得的轻松自在。汪先生在《四川杂忆》中自嘲地说:“住数帆楼,洗温泉浴,饮泸州大曲或五粮液,吃非洲鲫鱼,‘文化大革命不斗这样的人,斗谁?”(见《汪曾祺全集》第五卷)

曾和他在一起的胡金兆说:“1977年‘四人帮倒台后,吴祖光和我等暂时到北京京剧团创作组栖身,得与汪公朝夕相处——那时还有‘样板团老规矩,住团,周末回家(吴除外),晚上或看戏或读书、写作,免不了串门聊天以至出外宵夜,虎坊桥小馆刀削面加啤酒。吴祖光来则去南横街吃京味卤煮小肠,而汪公籍属苏北,对此不大问津。闲聊时,我曾问他:1970年见报载,登天安门名单中有阁下,我等正在‘五七干校忙活,不免议而慕之。他俏皮而答:此乃站堂需要也,……言罢爽笑。”(胡金兆《忆别汪曾祺》,载1997年第6期《珠湖》)在那段岁月里,只要有机会,汪先生总是会找酒喝的。王道乾回忆说:“大概70年代初,记得在北京曾共啖羊肉饮白酒,也没有多谈什么。”(徐知免《认识汪曾祺》,1994年第4期《書与人》)汪曾祺的同事、剧作家梁清濂回忆说:“‘老头儿很有才气,以前大家一起写剧本,一人分两场,‘老头儿没多长时间便写出来了,然后找人喝酒。”(汪朗《岁月留痕》,刊《我们的老头汪曾祺》,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

不过,需要略加解释的是,那时的汪曾祺虽说有酒喝,有时喝的还不少,但很少是开开心心喝的。陶渊明诗曰:“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汪曾祺先生内心之郁闷是难以排遣的。他的挚友黄裳说,有一次汪曾祺随《沙家浜》剧组到上海演出,巴金夫人萧珊闻讯,特地在家里备了好酒款待汪曾祺和黄裳,但“曾祺面对佳酿,兴致全无,草草举杯,随即告辞……”(黄裳《忆曾祺》,刊2010年3月2日《东方早报》)酒,不过是汪先生借以暂时解脱精神痛苦的一剂良方耳!王蒙有几句话说得很到位,他说:“在一个百无聊赖的时期,在一个战战兢兢的时期,酒几乎成了唯一能够获得一点兴趣和轻松的源泉。”(《我的喝酒》,载《大家——华语七名家在香港名刊文章拾零》,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陈白尘回忆起在“牛棚”中偷偷喝酒的经历时也说:“‘文革过去了,朋友们每每惊叹道:‘你这十年是怎么熬过来的?我只是笑而不答,除了其他因素之外,大概该说声‘谢谢杜康了。”(陈白尘《何以解忧》,载《解忧集》,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至于一边喝酒,一边看书那就是某种享受了,那酒或许还是一种思考的催化剂哩。1972年12月1日夜,汪曾祺给朱德熙写了一封信,信中一开头就说:“今天我们那儿停电,我难得偷空回了一趟家。一个人(老伴上夜班,女儿去洗澡)炒了二三十个白果,喝了多半斤黄酒,读了一本妙书。”(见《汪曾祺全集》第八卷)信中说的这本妙书,书名特长,是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对话戏戏谱最后五分钟一出独折戏附北平语调的研究》,朱德熙也是搞语言学的,所以汪曾祺当夜就迫不及待地与朱德熙交流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封信中,他竟然毫无禁忌地诉说了他读了此书的感慨:“读了赵书,我又想起过去多次有过的感想,那时候,那样的人,做学问,好像都很快乐,那么有生气,那么富于幽默感,怎么现在你们反倒没有呢?”(同上)汪先生的这一番话,在其时是犯忌的,这不是矛头直指当时的文风、学风么?他老先生在信中如此直截了当地批评,固然是缘于对老友的绝对信任,大概也少不了那半斤多黄酒下去激发的胆量与智商吧。

“文革”期间,汪先生除参与“样板戏”写作、“样板戏”演出时喝酒外,基本上是在小酒店里弄几两,或在家中抿两口,很少请他人到家里来喝酒。不过,也有例外的。“文革”后期的一个春节之际,汪先生的好友邓友梅回到北京,那时,邓还在东北劳动改造,好不容易才获准回京探亲。汪曾祺闻知十分高兴,特地约了林斤澜和邓友梅到他家聚一聚。汪曾祺说:“咱们别的不讲,久别重逢,饮酒祝贺!”邓友梅在回忆中写道:“那天晚上曾祺郑重其事做了几个菜,有鸭子,有鱼,有扒肘子,都是我几年没有吃过的东西,……。就在那天,我……第一次感到茅台的酱香如此沁人肺腑,从此留下深刻印象。”(邓友梅《偶访赤水、茅台》,载蒋子龙主编《茅台故事365天》,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1976年10月,“四人帮”粉碎了,“文革”告一段落。“十年大乱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这是汪曾祺于1982年写的诗中的句子。但由于汪曾祺参与了“样板戏”的创作,还被江青指名上了天安门,在“文革”结束初期,汪曾祺却被某些人目为“四人帮”分子,甚至还被怀疑是江青第二套应变班子的人,以致一度成了重点调查对象;工作组勒令他深刻检查交代与江青、于会泳的关系。汪曾祺实在想不通,非常痛苦。尽管这次审查不抄家,不批斗,人身自由不受限制,也可以回家,但心中的那股气无处可泄。

汪老的子女们回忆说:“爸爸受审查,上班时老老实实,回家之后脾气却不小。天天喝酒,喝完酒就骂人,还常说要把手指头剁下来以‘明志,弄得妈妈十分紧张。……后来审查逐步松了下来,爸爸也逐渐习惯了自己的处境,变得平和了一点,晚上喝足酒吃好饭后,便开始提笔作画。……借画抒发自己心中的闷气。”(汪朗《岁月留痕》,载《老头儿汪曾祺——我们心中的父亲》)在《汪曾祺书画集》中,我们可以见到他当时画的几幅画——有的是瞪着眼睛的鱼,单脚独立的鸟,画上还题字云:“八大山人无此霸悍!”有两幅画画的是和尚,均作怒目圆睁状,一题曰:狗矢!?一题曰:什么?!人云,酒后吐真言,画亦是也!

历数汪曾祺之借酒浇愁,一生大致有过四个密集期:一是昆明穷困颓唐之时,二是“反右”运动之日,三是“文革”后期被“审查”之初,四是《沙家浜》署名案之际。所谓《沙家浜》署名案,即关于《沙家浜》著作权的官司。关于那场官司,已有不少文章披露原委和结局了,兹不赘述,这里且摘抄一些回忆让我们了解一下当时汪先生的心境。

汪朝回忆说:“1996年12月前后,爸陷进了那场关于《沙家浜》著作权的官司。这件事对他精神和身体上的打击非常大,大到超出家人和朋友们的意外”,“爸的情绪很不稳定,几乎夜夜失眠。我们劝他少吃安眠药,对肝不好。但他没办法,睡不着。在外人看来,这件事远不如‘反右‘文革那么严重,而他却难以承受。他一向顾惜声名,淡泊名利,出版社出书、刊物约稿,他从不问价,有时稿酬低得令朋友们吃惊,他都无所谓。现在被泼上这么一瓢脏水,又无人诉说,真是郁闷至极。”(汪朝《我们的爸》,刊《我们的老头汪曾祺》,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那时,汪师母已病倒多时,无法帮他排解郁闷,更不能管他不碰酒杯;那些日子里,汪先生常常一个人独自喝闷酒。林斤澜曾问过汪老的女儿,汪老女儿告诉他:“吃饭时只喝一杯两杯,可是家里的酒瓶好像漏了。”

1997年3月,作家野莽为出版《中国当代才子书·汪曾祺卷》(长江文艺出版社)事,到北京汪府见到了汪曾祺。野莽说:“那天,说起文坛的官司,我说我狗年遭到两条恶棍的敲诈。汪老听得紧张肃穆,两眼向上将我看看,一脸的悲哀,过了一会挪过纸笔,将林则徐的‘制怒二字写了赠我。……汪老劝我制怒,他的心里何尝能够平静,他说他最近常常是望着窗外,提起笔来又放下去。……这件事对他杀伤很大……。”(野莽《汪老在1997》,刊《此情可待》,地震出版社2014年版)陈寅恪曾有诗云:“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对此因“文革”而造成的署名之后果,汪老能说些什么呢?他只能借酒浇愁也!

王安忆这样说汪曾祺,“他已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不是说他不清楚现实的丑恶和生活的艰辛,而是用审美的眼光和乐观的态度观照生活,从而带给人们内心一种呵护良善的道义和力量。”可惜,“用审美的眼光和乐观的态度”却难以解决自身面临的“丑恶”与“艰辛”,唯有杜康能短暂地忘掉那令人纠结,令人胆寒的“署名案”。纵观泡在酒里老头儿的一生,汪曾祺似乎特别怀念五十年代初在北京文联的那一段时光。在《老舍先生》中,汪曾祺回忆起当年的往事:“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人约到家里聚两次。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他的生日,——我记得是腊月二十三。酒菜丰盛,而有特点。酒是敞开供应,汾酒、竹叶青、伏特卡,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有一次很郑重地拿出一瓶葡萄酒,说是毛主席送来的,让大家都喝一点。”(见《汪曾祺全集》第六卷)后来,在《食道寻旧——学人谈吃·序》中又一次提道:“老舍先生好客,他每年要把文联的干部约到家里去喝两次酒。”(见《汪曾祺全集》第五卷)汪朗说,每年两次的在老舍家喝酒,“爸爸是常客,经常开怀畅饮,扶醉而归。”(《岁月留痕》,刊《我们的老头汪曾祺》,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在这一阶段,汪先生还常常与同事朋友们一起到市里的饭馆吃饭喝酒。他说:“那时文联编着两个刊物:《北京文艺》和《说说唱唱》,每月有一点编辑费。编辑费都是吃掉。编委、編辑,分批开向饭馆。那两年,我们几乎把北京的有名的饭馆都吃遍了。”(《食道寻旧——学人谈吃·序》,见《汪曾祺全集》第五卷)那时,即使偶尔碰杯,甚至也会留下一段佳话。1956年,汪曾祺一时心血来潮写了一部剧本《范进中举》,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王昆仑先生大为赞赏,就推荐给奚啸伯。当时奚先生和汪并无交往,但读过剧本却产生共鸣,就决定排演这出戏。一天傍晚奚先生到一家小酒馆喝小酒,抬头看见汪曾祺也在独斟自饮,于是凑上前去自我介绍。二人相见恨晚,酒逢知己。奚说:“我正排您的大作呢。您这本子对我心思。”汪说:“我剧本你可以随意改动,千万别客气。”奚说:“有你这句话我心里有底了,但请您放心,主框架我是不会变的。”(见朱晔《奚啸伯与欧阳中石的生死情谊》,载2011年5月26日《齐鲁晚报》)我以为,那时的吃,其实正体现了那一阶段汪曾祺他们生活的温馨和友谊的率真。

作家舒展本来是滴酒不沾的,他把酒看做辣的水、邪门汁、消愁波、迷魂汤,但在“文革”中的一年夏天,他却在朋友的劝说下进了“地狱之门”。他说:“……两口,两盅,到两盏,一瓶酒彻底消灭殆尽。从此我发现了自己!不仅酒量的潜力使我感到意外,更重要的是:我那几十年的奴隶式的精神状态全滚蛋了!……这次喝酒最大的一个发明创造,就是一句格言:‘酒后骂江青,乃人生一大快事也!”(见《酒颂》,载《羊城晚报》1980年3月4日)杜康可解忧,杜康可壮胆。作为“过来人”,大概不会仅仅是汪曾祺、舒展两个人的感受吧?

猜你喜欢
汪先生汪曾祺昆明
停车挡道影响他人出行,要负法律责任吗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咸菜慈姑汤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昆明美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寻踪汪曾祺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昆明的眼睛昆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