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088-02
和谐课堂是课改向往的目标,需要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但是,再优秀的班级中也少不了“吃不饱”和“不会吃”的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里,如何克服学生的差异,处理好个体与全体的关系,构建和谐课堂,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益呢?
一、精设计,促文本和谐
由于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考虑到学生的“梯度”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梯度”相吻合,并根据个体差异精心设计梯度教案,做到文本和谐。
1、设置梯度目标,让孩子有桃子可摘
确定合适目标,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参考周彬教授的“梯度”理论,结合自身理解,结合班级学生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我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是全体学生都必须达到的“保底目标”;第二梯度是优中等生均要达到,后进生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刚性目标”;第三梯度是优秀生发挥余力的“不封顶目标”,以此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高度的孩子都能摘到桃子。
2、设计梯度问题,让孩子有机会回答
为了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在课堂提问中设计的问题也要形成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一个台阶地把问题引入深处。同时要把握问题梯度间的跨度和衔接,问题跨度要适当,跨度太小,学生不跳就能得到桃子;跨度太大,跳几次还吃不到桃子他就不想再跳了。提问时,最基础的简单问题由后进生来回答,偏难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这样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回答,既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又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可谓一举两得。
3、实行梯度评价,让孩子收获喜悦
受表扬不应只是优秀学生的专利,和谐课堂需要“梯度评价”。答对了给予表扬,答错了有时也可予以鼓励。优秀生答出了难题,一句“真不简单,这道题老师都要想好久,你竟然答对了”可以让他得意好一阵子。但如果答对的是最简单的基础题,就不宜大肆宣扬了。反之,差生答对了简单题决不能不屑一顾,应该及时鼓励,即使答错了,也应给予肯定,“差那么一点点就对了,别灰心,再想想”、“老师欣喜地发现你主动举手了,虽然这次没答对,但老师还是想把掌声送给你。”中国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是最丰富的,只要老师弯下腰,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评价孩子,做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定能让孩子常常收获成功的喜悦。
4、实施梯度作业,让孩子有能力完成
为了克服作业“一刀切”的弊端,可以分层次设计、布置作业,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吃饱”,“精英学生”既可以减少大量的机械操练,还能从加深题中汲取适当“养分”,差生也有能力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如果我们在备课和指导教学活动时建立教学活动的梯度意识,精心设计梯度教案,训练时各有侧重,定能让精英学生吃得饱,中游学生吸收好,弱势群体消化好,保证每个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热情。
二、巧整合,促学科和谐
“课程整合”是课改的大趋势。它反对学科孤立,主张跨越界限,多学科融合,强调知识的整体性。
1、语文使数学知识更形象。
在小学阶段,数学与语文是两小无猜的一对好朋友,适当联系语文课中的故事、成语,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过程既形象又有趣。
①故事激趣,帮助理解。五年级学习“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导入时,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播放之前,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看用心想,用数学知识说说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由于带着问题,同学们看视频时,特别认真。视频刚看完,班级里安静了好一会儿才开始争先恐后地发言。他们把故事中乌鸦喝到水的原因分析得头头是道:小石头有体积,乌鸦放进去的小石头把瓶中的水往上挤,使瓶子里的水升高了等等。老师再抛出问题:乌鸦放进去的小石头的体积与上升的水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内容。利用学生学过的课文导入,形象生动的视频不但激活了兴趣,还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
②成语点缀,联系生活。数学和成语有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就“联姻”了。如“认识百分数”一课,在练习环节,设计了一道题目:“用百分数表示出下面各个成语的意思”,结果百里挑一、平分秋色、百发百中、十拿九稳等等,学生均能准确地用1%、50%、100%、90%分别表示。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不但觉得有趣,还能感受到到数学不是独立的。
2、艺术为数学课堂润色。
孩子的天性是爱涂爱画,针对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有趣的图形》时,在课的最后,在动听的轻音乐中,让学生动手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四种平面图形画一幅图或者设计一种物品,创作时有悦耳的音乐伴着,学生放松心情,更耐心、细心地“画数学”,在画画的过程中强化了他们对四种平面图形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还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3、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添彩。
在课堂上,要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材“活”起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运用传统教具很难准确讲清楚,并且计算量大,花时多。而利用多媒体演示:先让圆沿着直线滚动一周留下一条线段,再从圆上描出一条直径,用这条直径在线段上依次丈量三次,并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表示三次丈量的结果,再配以动画、声音,在变静为动的过程中,“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这一结论已深深印于学生脑中。有形有色、有聲有影的教学课件,丰富了教学形式,优化了教学过程。
三、重合作,促生生和谐
生生和谐,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理互动。把学生置于学习小组中,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关系。
首先,让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教师再对学习小组成员进行适当地调配,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均由“精英学生”、中游学生、“弱势群体”组成,做到组间同质。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设立同质学生“对学”环节、精英学生“帮学”环节,他们相互交流、互相提问,在问与答中,促成问题的解决,达到不同“梯度”的学生共同进步。
当遇到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设置“组外求助”的机会,允许有问题的孩子请高手帮忙,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这样讓“精英学生”有事可做,“弱势群体”有话可说,贯彻既竞争、又友好的原则,促进同学的友谊,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可谓一举多得。
最后,在进行小组奖励时,既要横比,也要纵比;既要比优点,也要比缺点;既要比分数,也要比能力;既要比成果,更要比互助,这样,扩大了比的内涵,就会减少由于竞争引发的矛盾,构建生生和谐。
四、多方式,促师生和谐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改变师道尊严的思想,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做到“三个一”。
保持一抹微笑: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中师生情感交融,不仅会让学生想上你的课,还会乐于学于你所教的课程。
变换一种表达: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严密的数学知识,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然后换上一种诙谐生动的方式来表达,使学生乐于接受,记忆犹新。如: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填空——明明身高12( ),当学生出现厘米这一错误单位时,我并没有否定、斥责学生,而是让学生先用手势比出12厘米,再问:“你们熟悉的小矮人来到了我们班级,找找看,他们在哪里?”当孩子睁大眼睛好奇地寻找时,告诉他们,“小矮人就在同学们手里,他们身高12厘米。”这种诙谐、有趣的表达方式,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所选长度单位的错误,记忆深刻。
送上一份关爱: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分享学生的喜怒哀乐。学习上,眼神中常含赞许,口头上挂满鼓励;生活上,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让彼此都知道自己受对方所重视。
总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如果能常有眼神默契、微笑相容、心灵相知、言语相通,课堂定将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将常沐和谐中,幸福、自由地成长。
注: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小学数学和谐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策略》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15-281
参考文献:
[1]周彬.《课堂密码》: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2]田红.《小学教学参考》: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2008.第21期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