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企业天价罚单

2017-08-18 11:27麦岚
齐鲁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昌邑环保法罚单

麦岚

近日,国家安监总局公布了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结果,全国共排查重大隐患3191项,打击严重违法违规行为6977项,停产整顿企业4362家,关闭取缔企业1382家。依法暂扣吊销执照602个,行政罚款1.4亿元,追究刑事责任461人。其中,对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邑石化”)进行检查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2项,立即依法严厉处罚,罚款金额1208万元。这是自《新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以来,就安全隐患予以的最高罚款。

实际上,盘点此前案例可以发现,企业曾因各种理由收到巨额罚单。其中,最受关注的领域集中在安全、环保和反垄断等方面。

1208万元:

昌邑石化收到最高安全罚单

8月4日,国家安监总局公布了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结果,全国共排查重大隐患3191项,打击严重违法违规行为6977项,停产整顿企业4362家,关闭取缔企业1382家。依法暂扣吊销执照602个,行政罚款1.4亿元,追究刑事责任461人。

其中,对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邑石化”)进行检查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2项,立即依法严厉处罚,罚款金额1208万元。这是自《新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以来,就安全隱患予以的最高罚款。

昌邑石化位于山东潍坊市,公司成立于1986年,2005年7月由中国化工集团对其进行资产重组,是一家以原油和燃料油为原料生产汽柴油、液化气、丙烯等特大型石化企业,原料油一次性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年。

据了解,昌邑石化位于昌邑市区西郊,厂区呈块状分布在石化路、西环路路段之间,占地面积3000余亩,下设一分厂、二分厂、原料分厂、润滑油分厂、机械厂、多个实体公司等,成为国家级大型石油化工生产基地。走进昌邑石化,高耸林立的炼油设施,数不清的烟囱,以及罐区内有数百个油品储存罐星罗棋布,凌空高架的各种输送管道密布,并沟通连接整个分散的生产厂区和储油罐区,厂区上空喷云吐雾,几乎全部被笼罩,足见生产之繁忙。

作为传统地炼企业,昌邑石化也曾面临诸多质疑。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11月,由于昌邑石化生产厂区西北角大埠社区安全距离不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实行挂牌督办,并要求2008年12月31日前该社区整体搬迁。直到2009年底,大埠社区的183户居民才以昌邑石化占地为由整体搬迁至城区沁园春社区。

此后,昌邑石化一直稳步发展。2016年,昌邑石化销售收入达到283.2亿元,实缴税金12亿元,位列山东省百强企业榜单第63位。其掌门人邓贵德以32.3亿资产位列山东富豪榜第76位。

面对这次罚单,昌邑化工目前还无回应。但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部署,除对没有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重发展、轻安全,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外,一律纳入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

下一步,国家安监总局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则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五个一批”:依法惩罚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治理一批重大事故隐患,关闭取缔一批违规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联合惩戒一批严重失信企业,问责曝光一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把大检查工作转变成严执法、大整改,推动大检查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按日计罚”:

新环保法震慑污染企业

盘点此前案例可以发现,企业曾因各种理由收到巨额罚单。其中,最受关注的焦点则集中在环保和反垄断等方面。

8月1日,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已全部出炉。截至今年6月底,该批次中央环保督察的7个省份共问责4600余人,此外还开出了超3.6亿元的巨额“环保罚单”,多地因为在污染治理中有弄虚作假行为遭点名。

实际上,环保天价罚单并非一时一事。

2013年6月,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中,被告单位被处罚金人民币3000万元,多名企业负责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法院表示,自2006年10月份以来,被告单位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所属的铜矿湿法厂清污分流涵洞存在严重的渗漏问题,2010年7月3日,紫金山金铜矿所属铜矿含铜酸性废水渗漏,造成下游水体污染和养殖鱼类大量死亡,上杭县城区部分自来水厂停止供水1天。2010年7月16日,污水池又发生泄漏,泄漏含铜酸性废水500立方米,再次对汀江水质造成污染。

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施行。其修订案全文一经发布,就被媒体称之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其中明确提出,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按日连续计罚,罚款上不封顶。

在新环保法实施的第五天,陕西咸阳市环保局因陕西省煤化能源有限公司武县二甲醚化工项目存在多个环境违法行为,开出了一张20万元的行政处罚罚单。但这家总投资达54亿元、历时七年建成的企业并不缴纳罚款,也不执行环保局“停产整顿”的决定。从1月8日到3月27日,历时79天,这20万元的罚单“滚雪球一样”,变成1580万元的“天价罚单”。即便如此,这家企业仍断断续续试生产。直至6月11日,咸阳市政府约谈企业负责人后,企业才表示立即全面停产,接受处罚。

此间,新环保法的重压之下,环保天价罚单频出。2016年上半年,湖北楚源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因超标排污及私设暗管违法行为,被罚2700多万元;2016年6月底,河南洛阳香江万基铝业有限公司被罚9663万元。

2015年4月,《新京报》刊发《六里屯垃圾填埋场驶出假洒水车偷排污水》调查报道,多辆外地牌照罐车在六里屯垃圾场灌满渗滤液后,未经达标处理便往市政污水井偷排,私下省掉费用全年高达5000余万。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曾任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有限公司七处经理马某,因伙同他人,将外运的垃圾渗滤液倾倒入市政污水井内,被法院以受贿罪和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17年,并处罚金190万元;天津某商贸公司因单位行贿罪、污染环境罪,被判6100万元罚金;该公司实际控制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endprint

从这一结果看,法院对这起渗滤液私排的处罚不可谓不重——相关责任人不仅被判重刑,更被处以高额罚金,个人被罚190万,公司被罚6100万——这种对于个人、企业“罚到倾家荡产”的做法,对于倾倒污染废物的犯罪,无疑是个极大震慑。

此前,国内被查的倾倒污染废物犯罪有不少,但刑期超过10年,罚款超过千万的案例少之又少。例如,就在今年6月5日,石家庄某法院对于一起违法排放有毒废水案作出宣判,尽管两被告排放有毒废水近四个月,有毒物质且超标3倍以上,但最终,两被告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每人的罚金只有区区5000元。

可见,尽管有新环保法的“钢牙利齿”,但在一些地方,私排偷倒危险废物的违法成本显然还是太低了。

及至目前,“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与关注。近日,环保部发布通知,决定对新环保法进行修改,修订理由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的迫切要求;配合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行动的重要举措;贯彻执行新法新规的迫切要求。如何既加大对违法排污者的威慑力,又能够对监管执法者进行必要的约束,还需要社会各界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

反垄断的严厉和警示

近日,欧盟反垄断机构对“字母表”公司旗下的谷歌处以创纪录的24.2亿欧元(约合27.1亿美元)罚款,因后者在其搜索结果中偏向自身的比价购物服务。欧盟还要求这家搜索引擎巨头在显示搜索结果时,对其竞争对手执行与其自身同样的方法。

长期以来,大型企业凭借其资金、技术、渠道、知识产权等优势占据着市场的支配地位,并利用这种支配地位从事反竞争行为。这些行为既损害了最终消费者的利益,又对市场竞爭秩序造成破坏。对于这些企业,不疼不痒的处罚难让他们足以为戒。相反,“天价罚单”虽看似严厉,却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在中国,也不乏在反垄断领域开出的高价罚单。

2012年12月,贵州茅台为维护终端价格和品牌形象,对旗下经销商发出“最低限价令”,要求经销商们不得擅自降价,另外一家酒业老大五粮液也不甘示弱,对12家降价或窜货的经销商进行通报处罚,引来价格部门的调查。2013年2月19日,茅台和五粮液因实施价格垄断行为被国家发改委合计罚款4.49亿元人民币。其中,茅台被罚2.47亿,五粮液则将收到2.02亿的罚单。据了解,上述罚款金额占两家酒企2012年销售额的1%。

2013年8月,合生元等六家乳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证据材料显示,涉案企业均对下游经营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转售价格维持,存在固定转售商品的价格或限定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行为。其中,对于违法行为严重、不积极主动整改的合生元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计1.629亿元;对于不能主动配合但是能够积极整合的美赞臣处上一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计2.0376亿元;这也是6家被罚企业中金额最大的一家罚单。多美滋、雅培、富仕兰恒天然被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endprint

猜你喜欢
昌邑环保法罚单
两张“复杂”的交通罚单
怎能说没人知道呢
A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O. Henry’s Novel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陈吉宁:不断加大执法力度 把环保法落到实处
愚人节里的假罚单
昌邑大姜
最严环保法实施一周年
“个人消防罚单”,开得好!
奔驰女车主自贴罚单躲处罚被拘13天
新环保法须成劈污斩霾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