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学勤
德慧智经典诵读就是在呼唤生命内环境的每一分子,让他们觉醒,增加善因子,使自己身康体魄宁,天天都有好心情,从而和谐家庭,净化身心,让身心悄然归善合德。诵读这个心愿词,也是恭敬心的调整。调整好心态,就能与经典内容中的无形能量、精神营养、灵感的源泉相呼应,接近和同频于其中的精神能量,从而相互和谐并且谐振,产生共鸣。这一点对于直觉和灵感都不足、不强的人而言尤其重要。在“恭”基础上的诵读后,人的心也容易静下来。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学习和做事的效率。《老子德道经》是慧性教育的教科书。她字字是珠玑,一字一灵符;既有文理基因,又有汉字基因,用正确的方法坚持诵读还可以激活性慧基因,复返先天,培养道德品格和心灵,开启慧智双用型头脑。因为,诵读大智慧经典,能够启动大脑两侧布罗卡氏区放电,使大脑的中央慧性开发区形成火花,激活深层脑细胞,达到开慧的目的。
大脑质层、核心层共占了大脑的95%,对于常人而言,都处于沉睡状态,造成资源的浪费。开发了潜能和创造力,可以高效率的学习生活,利国利民,造福众生。熊春锦老师说,“如果能够尽心尽力,每天两次各抽15分钟时间把这两篇诵诵,那么《老子·德道经》的能量,她对你人生智慧的启迪,对于生命身内五德能量的补充,就会启动起来,达到调节心、调节身和心灵幸福的结果。无论是什么时候,遇到挫折也好,不论是在考试的时候难以过关也好,不论是失意还是失败的时候,都别忘了有一部《老子·德道经》,可以解决你的困惑!充满信心地去念诵她,坚持早晚15分钟的诵读,一定能够解决我们大量的心理问题!”可非恒道的经典诵读方法中,汉后儒学与道学的最大差异处,就在于道学是注重诵读中的同步内观,也就是垂帘内视心观,称之为“观诵法”。儒学则重视口诵眼观,纯为后天智能之学。这种关键性的区别,也就必然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道学的观诵,必须严格地依照祖先们在慧观下深刻观察到的生命变化规律,從而得出的修身次第论,按步就班地进行。观诵的方法,第一阶段必须老老实实,忠信不惑,坚定不移地进行老子双可教育法方法中的“可非恒道”教育,也就是单纯进行老子《德道经》的诵读和背诵。
关于对可非恒名的实践,除了七岁之前的孩童,由于处在纯先天生理环境中,可以在有实践经验的家长直接指导下进行实践以外,其它各年龄阶段的实践者,一律不得过早地也进行盲目实践。必须在打好了“可非恒道”的基础上,才允许进行进入,并且逐步深入,按次第要求,稳妥深入。现在很多进行经典诵读的孩子,比没有接受经典诵读的孩子,气质要好得多,这是大家公认的。没有这个普遍效果,经典诵读肯定推广不开。所有的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反应,进行经典诵读的孩子变得守规矩了,容易教育了,更听话了,虽然没有说他们变得更聪明了,但是起码在如何做人这方面,通过音频震荡,学习经典,就达到了一个调节的目的。
我国也办了些试点,一些家庭孩子们都进行了这种观诵式的诵读,许多的孩子在正确地引导下,迅速地出现了图文思维、图像思维,记忆力、智能、慧识都普遍地获得了提升,基本上就达到了一个内观其身、身中光明,实践了《易经》中所说的“内文明而外柔顺”。
在学生进行了以上一系列的培养后,我们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和习惯的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