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鹏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社会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得我国许多行业的许多领域都在当前阶段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技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配网自动化逐渐应用到电网中。配网自动化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包括传输数据、计算机技术等,对增强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电能的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要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前提下,确保城市配网自动化的实现,提升配网规划的整体质量和效能。文章重点论述了配网自动化应用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质量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4-0159-01
1 引言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电力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建设,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稳定,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发展领域。而要想实现可靠的配网运行管理,借助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目前最为可行的管理模式,能够大幅度提高配网故障的反应速度,降低人为误操作导致的各类配网故障。
2 配网自动化的具体功能实现
在社会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态势下,传统的配网功能显现出迟滞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求不相吻合,这就需要推广和普及配网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如下实际功能:(1)配网自动化可以通过其电压管理系统,以实际运行的电压电流为参照,实现自动控制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的功效;(2)实现自动化的信息采集和监控。配网自动化应用可以实时地采集配网的运行状态信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对信息数据的自动分析和处理,并对异常状况进行及时预警和显示,从而实现有效地实时运行监控;(3)实现自动电能计费功能。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可以极大地节约人力消耗,节省了人工抄表的时间,它还可以自动生成电费账单,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电能计费的准确度;(4)实现对用电客户的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在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之下,可以毫不遗漏地对用电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下,它无须人工逐个查找相关信息,只需要输入查询功能,即可以实现对用电客户的查询和整理。
3 加强配网自动化应用提高配网规划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配网自动化的基础建设及应用的规划
配网自动化的基础建设及应用的规划应该与不同阶段的任务和目标相匹配,并且可以在未来制定配网自动化实施策略时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当前阶段进行配网自动化的基础建设及应用的规划时,研究人员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符合供电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依靠先进技术平台来实现统一管理与调控,在管理维护方面节约資金和投入成本等,才能在后续落实相关有效措施时可以为供电企业信息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重视配网自动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配网自动化中设计到许多现代先进技术,例如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处理好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与重点环节是保证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针对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搭建网络平台、电源控制等关键性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控制采购环节。选择使用寿命长、技术先进的产品,尤其是远程定位系统中使用的技术需要足够成熟;通信技术中应用的设备应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辅助远程监控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选拔专业的管理人员对网络平台进行管理。
3.3 配电信息的处理
配电信息处理是电网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而配电信息处理的关键在于对设备的有效监控,从而保证配电设备相关数控的有效掌握与控制,最终为配电系统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近年来,每个城市都在使用城市配电网,配电网的覆盖面积在逐渐增大、增多,为配电提供了信息支持和鼓励,在面积覆盖的同时,配电网运行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信息传输很是复杂,也增加了配电网自动化的负担,基于信息的构成,配电网是可以同时涵盖多项信息,进而实现对多元化信息进行整理与存储,这就需要配电网对多种类型系统进行兼容。
3.4 建立安全可靠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通信渠道
在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由于变电站及其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多,导致配网的各个节点量日益庞大,在对这些配网节点进行自动化改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应用无线信息传输技术,注重信息通信和传输渠道的专用性和唯一性,确保信息编码的安全,只有在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通信渠道的安全性设计和可靠性设计前提下,才能提升配网规划的整体质量。
3.5 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应用
要在安全通讯的渠道建立方面得以充分重视由于配网节点量比较庞大,在进行改造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就比较频繁,从经济角度来看,就要能在无线信息传输技术的应用方面得以充分重视。
4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配网自动化的基础建设及应用是切实有用的,配网自动化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配网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当前供电企业进行配网运行管理的主流发展趋势,通过对配网的控制改造能够实现配网运行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符合供电企业和用电户双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樊会丛,赵建华,邵华,等.无线公网2G/3G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光通信研究,2016,06(05):75-77.
[2]李绍伟.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