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炜坤++李艳梅++金耀辉
摘 要:针对液压支架油缸喷涂生产线喷漆后下件存在的漆面划伤、磕碰等问题,结合油缸自身结构形式,设计了一种喷涂生产线工装,并对工装结构进行了分析。实践应用表明,改造后的工装不仅避免了漆面划伤、磕碰等问题,还可减小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液压支架油缸;喷涂生产线;工装;划伤
中图分类号:TD3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4-0065-01
油缸作为动力元件,是液压支架的关键元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不仅会影响液压支架的支撑性能,其外观状况还直接关乎着整台液压支架的“面子”问题。因此,油缸喷涂就显得尤为重要。油缸喷涂是完成油缸“面子”的重要环节,其目的除了防止油缸表面的金属锈蚀外,还能起到美化油缸外观的作用。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对油缸喷涂生产线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1 油缸喷涂生产线问题的提出
油缸喷涂生产线主要用于油缸装配、试压后的表面清洗去污、风干、底漆、面漆的喷涂工序,有效提高了油缸喷涂的生产效率,并减小油漆对环境的污染。油缸喷涂生产线的使用过程如图1所示,油缸上件时,平台升起,将吊具放入油缸上部的孔内,平台降下;油缸下件时,平台升起,油缸慢慢接触平台直至平放至平台上,取下吊具,平台降下。
油缸喷涂生产线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油缸两头均为圆柱结构,无法正常直立,上件时可不考虑油缸表面的划伤、磕碰等问题,但油缸喷漆后下件时平台在慢慢接触油缸后,继续上升过程中无法控制油缸的倒向及滑动速度,不仅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滑动时容易造成漆面划伤、磕碰等问题,同时油缸下件后吊运和打包也存在难题。因此,如何控制下件时油缸的倒向及滑动,避免油缸漆面的划伤、磕碰等问题,同时方便油缸的吊运和打包,使生产得以继续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
2 油缸喷涂生产线工装改造研究
针对油缸喷涂生产線喷漆后下件存在的漆面划伤、磕碰等问题,经过多次现场分析测试,并结合油缸规格、长度及自身结构形式,设计了一种便于操作、安全可靠的油缸上、下活件工装,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改造后的工装主要有上、下支架及连接两支架的销轴组成,上支架为将油缸从轨道架吊具上取下及把油缸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放置状态的翻转机构,下支架主要支撑和固定上支架,下方与升降平台相连接。其工作过程为:油缸上件时,上、下支架水平放置于平台上,油缸平放于上支架上方,慢慢升起平台至合适位置,推动手柄1,旋转上支架约与竖直方向成60°时,上支架进入锁紧状态,此时将吊具放入油缸上部孔内,平台降下,实现油缸上件。油缸下件时,先将上支架调整至图2位置,慢慢升起平台至合适位置,油缸底部首先接触上支架下板,防止油缸出现滑动倾向,随着平台的升起,油缸会慢慢倾倒至上支架上方,油缸放置稳定后,取下吊具,推动下弹簧锁紧机构手柄2,旋转上支架至与下支架平行,拉开上支架的锁紧机构,插入下方锁孔,进入锁紧状态,平台降下,实现油缸下件,行车吊起油缸进行摆放、打包。
为提高油缸一次上件数量,可将上支架宽度尺寸设计成和轨道架上的工位宽度相同,并在上支架支撑板上用φ16mm圆钢,相间约160mm两两一组焊接五个工位,每工位相距600mm。此外,为避免油缸下件时出现漆面划伤的情况,在每个工位上固定软橡胶,使油缸喷涂后的漆面与橡胶直接接触,除可防止漆面不被划伤外,也起到减震和增大摩擦力的作用。同时,为保证工装在60°夹角下的稳定性,在上下支架上各设计一组弹簧锁紧机构1、2,用以保证倾斜后上支架的稳定性。
3 油缸喷涂生产线工装实践应用
根据上面设计,我厂对下料升降平台进行了改造,使油缸喷漆下件时,倾倒至工装的上支架上方,避免了滑动、磕碰以及漆面划伤的现象,同时由于上下支架支撑点的选择合适,旋转上支架时也十分轻便。实践应用表明,改造后的工装手动翻转机构操作简便,且便于起吊,有效解决了油缸由竖直到平放的过程难题,加快了生产进度。
4 结语
通过对油缸喷涂生产线下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出了一种喷涂生产线工装。实践应用表明,改造后的工装不仅避免了漆面划伤、磕碰等问题,还可减小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方便油缸的吊运和打包。
参考文献
[1]王国法,等.高效综合机械化采煤成套装备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建福.涂装生产线自动翻转装置开发与应用[J].江西理工大学,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