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州血案”,特朗普再改立场遭围攻

2017-08-17 07:17范开庆
环球时报 2017-08-17
关键词:暴力行为主义者维尔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范开庆 本报记者 王盼盼

这本是一场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改进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记者会,但在15分钟的记者提问环节,焦点只有一个: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的暴力冲突,到底谁该被谴责?这次,特朗普推翻了此前谴责种族主义者的立场,改口称“冲突中双方均存在暴力行为”。这次表态遭到了舆论大讨伐。

记者会特朗普突然改口

8月12日,为抗议夏洛茨维尔市议会决定将罗伯特·李将军的雕像从解放公园移走,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在公园举行集会,和反对集会的抗议者对峙并引发暴力冲突,一名白人男性驾车冲撞反对人群,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特朗普当天发表声明谴责“各方的暴力行为”,引发不满。特朗普于14日发表第二份声明,公开谴责种族主义、白人至上主义者、新纳粹主义和三K党,总算平息了部分争议。

但在15日的记者会上,当被问及为何花了3天时间才发出第二份声明时,特朗普称,自己需要时间搞清事实真相。“和很多政客不同,我希望确保自己说出的话是正确的,而不是快速发表声明。”特朗普还称,自己12日的声明“很好”“极好”,他比大多数记者都认真了解了事实真相。特朗普说,新纳粹主义、三K党当然是应当谴责的,但抗议双方都有“好人”,很多人只是为了抗议移除李将军的雕像,这些人并不是新纳粹;而反对集会的人中也有人使用暴力,也有“麻烦制造者”。

“在曼哈顿的特朗普大厦,总统与记者展开唇枪舌剑”,美国《纽约时报》15日如此评价。《赫芬邮报》列举出了9条特朗普“令人震惊的言论”。报道称,当记者问特朗普为何在谴责极右势力时如此迟缓时,特朗普反问“那极左势力呢?”他称,事件中“其中一方是很糟糕,但另一方也很暴力。没有人愿意说明这一点,但我现在要明确说出来。”评论称,特朗普的言论是典型的反论主义,本质上推翻了他14日点名批评白人至上主义者的声明,回到12日声明的基调:“夏洛茨维尔冲突中双方均存在暴力行为”。

媒体称“这才是真正的特朗普”

“彻底的谎言”,《赫芬邮报》15日称,特朗普经常在恐怖袭击发生的第一时间、信息尚未公开时就发表评论,并利用这些事为自己的政治主张背书。“总统还有传播谎言和无人支持的阴谋论的传统。”但他15日拒绝将开车撞死反对者的行为称为恐怖主义。

同一天,CNN发表评论称,特朗普这场“释放自我的表演”令人震惊,让观众确信:这才是真正的特朗普,而不是14日白宫新闻稿上试图补救之前失误的总统。“这场表演将让白人至上主义者备受鼓舞,进一步加剧美国的种族紧张关系和恐惧。特朗普的整支团队已不可能改变这一点。”15日,白宫发表声明称,总统谴责“各方暴力行为”是“完全正确的”。

作为对宿敌CNN的回击,特朗普当天在推特上转发一张漫画图片:一列印着特朗普字样的货车撞向一个带有CNN标志的行人,推文內容为“没什么可以阻碍特朗普火车”。这一明显影射夏洛茨维尔市暴力事件的推文引起舆论哗然,特朗普的傲慢招致批评,之后该推文被删除。

55名政治家,只有一人支持特朗普

特朗普的“双方责任论”再度搅动舆论。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共和党内众多大佬齐声批评特朗普,众议院议长瑞安称“白人至上主义者令人恶心,这里不容许任何道德暧昧”。《华盛顿邮报》搜集的55名美国两党政治家的评论中,只有一人支持特朗普。

福克斯新闻网15日报道称,参议员卢比奥当天连发几条推文反对特朗普,他称,“组织这一集会并导致恐怖袭击的人必须承担100%的责任,白人至上主义者会把50%的责任看做是胜利。我们决不能允许这个古老的恶魔复活。”而一位名叫大卫·杜克的前三K党领导人则对特朗普表示感谢,称其有勇气诚实地讲出事实真相并谴责“极左恐怖主义”。

又有两人退出白宫

因不满特朗普的态度,14日已有3名美国商界领袖宣布退出白宫的制造业顾问委员会。15日,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主席特拉姆卡和美国制造业联盟主席保罗也宣布退出这一委员会。特拉姆卡在声明中称,特朗普是一个“容忍偏执和国内恐怖主义”的总统,他必须“代表美国劳工退出这个委员会”。对此,特朗普15日在推特上反唇相讥:“我有许多人来代替他们。哗众取宠的人不应该继续走下去。”

夏洛茨维尔市暴力冲突似乎正在鼓动更多的类似行为。据媒体报道,白人至上主义者计划8月26日在加州旧金山和伯克利再举行两场集会,美国国会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佩洛西和旧金山市市长李孟贤等民主党人15日明确表示反对。李孟贤等旧金山市官员当天举行记者会称,宪法保护公民言论自由与种族歧视和仇恨犯罪行为不能相提并论,旧金山不欢迎制造流血事件的极端分子。▲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主义者维尔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柏拉图主义者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你是柏拉图主义者还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
爱情“哲学”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