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
探索世界和认识自我是科学界永恒的主题,而理解人脑被认为是当代科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1995年夏,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在日本京都举办的第四届世界神经科学大会上提议把21世纪称为“脑的世纪”。2013年,美国与欧盟均启动了面向未来的脑科学研究计划,以期在这一重要课题上占得先机。中国也提出了“脑功能及其细胞和分子基础”的研究项目,并列入了国家的“攀登计划”。欧盟的“人脑计划”(HBP)希望借助信息与通讯技术,构建系统生成、分析、整合、模拟数据的研究平台,推动人脑科学研究加速发展,美国的脑科学计划则致力于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描绘人脑活动图谱,以探索大脑工作机制。
本期封面故事讲述上瘾和瘾癖治疗背后的科学。
上瘾的机制非常复杂。科学家花了数十年时间钻研瘾癖,了解到瘾癖以数百种方式改变大脑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以及细胞间的信号,包括学习认知的分子工具——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上传达的信息。通过利用大脑非凡的可塑性,瘾癖可以改造神经回路。简而言之,上瘾是大脑的奖励系统出了问题。“我们都是敏锐的奖励探测器。”宾夕法尼亚大学临床神经学者奇尔德雷斯说。奖励系统的存在原本是为了保证我们追寻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当我们置身于时时刻刻充满满足欲望机会的现代世界中,这一系统却可能成为绊脚石。荷兰心理学家彼得·科恩指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连结”彼此。当我们无法与身边的人建立起健康的连结时,我们可能需要与某物建立连结。在现实生活中,这可能是烟酒、毒品、赌博,也有可能是网络、食品、购物或性。
美國西弗吉尼亚州亨廷顿的卡贝尔亨廷顿医院中,28岁的乔丹娜·托马斯抱着五周大的儿子。托马斯正在戒除海洛因的康复过程中,她说她在使用一种断瘾辅助药物时怀孕,药物进入胎盘,导致了宝宝的戒断综合征。这种病症已经极其普遍,以至于这家医院针对该病症的病区收治的患病婴儿数量常常多于床位数。
在治疗成瘾的世界存在着两个阵营。一个相信通过药物或经颅磁刺激之类的技术,修复上瘾大脑的不良化学成分或回路,并辅以社会心理支持。另一个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进行戒瘾复原的心理训练才是基本之道,比如通过正念内观、冥想对抗现代生活中的多巴胺洪流。
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尽管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突破,我们对大脑的运作方式还是所知甚少。我们期待科学研究对理解大脑、重造大脑、保护大脑进行更为前沿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