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古典与时尚的交融

2017-08-16 21:01刘涛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开封市旅游文化

刘涛

“互联网+”和“文化+”相互融合,释放了城市发展新动能

“宋家汴都全盛时,万方玉帛梯航随。清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携童儿。城中万物翚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花棚柳市围春风,雾阁云窗灿朝绮。芳原细草飞轻尘,驰者若飙行若云。虹桥影落浪花里,捩舵撇棚俱有神。笙歌在楼游在野,亦有驱牛种田者。眼中苦乐各有情,纵使丹青未堪写。”

正如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清明上河图跋》中描绘的那样,在诸多文学作品和有关城市发展史的学术著作中,宋都开封都以壮丽繁盛、风雅自由及文明博物馆式的“超级城市”形象伫立其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开封在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上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

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从上大学开始,中学教师李先生在开封已经居住了30多年。在他的眼中,过去这五年是开封历史上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来,开封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2016年,开封市完成开港经济带概念规划、海绵城市及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一渠六河”景观设计等专项规划,实现11个片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两核六组团”空间布局规划更加完善。成功获批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使开封从中原腹地的内陆城市“变身”改革开放最前沿。成功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丰富了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内涵。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

同时,借助PPP模式干那些过去想干而干不了的大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封模式”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由民营企业开封市福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承担建设、运营的开封市民生养老院PPP项目现已与市民政局正式签约。该项目是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2.2亿元,主体工程完全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配套工程则由社会资本方和政府共同投资,用于为当地“三无老人”提供500张基本养老服务的床位,保障“三无老人”基本养老需求。

街头扫码就能读书

2015年9月,开封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开封市“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共开封市委、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文化+”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双+”(“互联网+”和“文化+”)作为助推开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正式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为开封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提供了关键性的“抓手”。

“互联网+”和“文化+”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以项目为支撑,以跨界为特征,大大提升了文化创意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激发了开封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活力,给开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带来了新的机遇。

目前,在开封市区乘坐28路、46路公交车已经可以享受免费Wi-Fi服务,通过简单设置,就可实现手机便捷上网。

2016年4月23日,在开封市“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9台24小时电子书借阅机获准投放,安置在开封市交通便利、人流集中的9个地点。市民只需用手机在显示屏扫描所选图书的二维码,即可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子书籍,尽享轻松阅读的快乐。

在开封市旅发委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主要公共区域和主要景区的Wi-Fi覆盖、主要景区出入口高清视频监控、旅游大巴车的GPS定位和实时监控、手机导航、手机导游以及电子商务功能业已初步实现。

为给游客及时提供各种旅游资讯,宣传推介开封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封市旅游委还充分发挥微信这一自媒体平台作用,建起了全国旅游官方“微站”。不但具备实时发布各种旅游信息和完备的在线咨询、投诉等功能,也经常举办“智慧旅游·足球之夜”“智慧旅游·骑行赏金菊”等主题活动,在较短时间内就已拥有上百万“粉丝”。

“外在古典、内在时尚”

开封是国务院于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依托宋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

“十二五”期间,开封旅游的接待量、综合收入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开封接待国内外游客50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98.6亿元,增长显著。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发展基础,要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与现代城镇发展相融合,努力“打造历史文脉和时尚创意、地域风貌和人文魅力相得益彰的美丽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优良的宜居城市群”。在开封市的“十三五”规划中,也把“外在古典、内在时尚”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将城市风貌独特、地域特色彰显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列入主要战略目标。

宋朝的盛世繁华、高度文明不但体现在富丽的皇宫、精巧的园林和士大夫、贵族的艺术創造和风雅生活中,更以“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和“卖花担上看桃李,拍酒楼头听管弦”的形式反映在社会中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里。

为有效保存宋代文化记忆,使市民和游客能够对“宋韵彰显”有更多、更丰富的文化体验,更深刻感知开封延续未断的历史文脉,需要主动对接公众对文化产品质量、风格、品味的新要求、新期待,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开封以“全城一景”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为核心,集聚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的力量,协调市民和游客差异化的文化需求,将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文化旅游发展相结合,相继推出了大宋御河、小宋城、开封文化客厅、城墙公园等一批具有历史记忆、时代特色、地域特点的重点文化项目。不但极大丰富了开封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传播了宋都文化开放、包容、活力、自信的新形象。

在御河“梦回大宋”

2013年国庆期间,全长约2500米,贯通开封市龙亭湖、包公湖两大主要景区的宋都水系二期工程“大宋御河风景区”正式开放迎宾。御河共有景观桥6座,均根据宋代名桥原型仿建而成,是全国唯一的宋代桥梁“博物馆”。景区由北至南还建有集锦园(会馆文化区)、春花园(酒楼)、夏荫园(戏楼)、秋韵园(茶楼)、冬凝园(船舫),均按宋代营造法式建造而成。

白天,御河两岸绿树成荫,市民和游客或乘船或徒步沿河游玩,两岸“票友”演唱的豫剧经典唱段和唢呐、梆子、锣鼓声南北呼应,自得其乐。夜晚,宋式游船飘荡水中,两岸仿宋建筑倒影婆娑,桨声灯影伴随优美的宋词乐舞表演,如梦如幻。不仅丰富了开封夜游产品的内容,也带给人们“梦回大宋”的时空错觉,增强了人们对宋朝东京风雅生活的感知体验。

“小宋城”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大梁路西段,2013年11月正式营业,是由原主营会议接待、舞台演出的“东京艺术中心”改造而成的餐饮、演艺、休闲、娱乐、购物综合体。整个餐饮区内以“新宋风”的木质仿古建筑为主,有回廊流水,亭台楼榭,长条凳,八仙桌,豫剧、相声、二夹弦与开封传统叫卖循环表演,厨师、“小二”全套宋装打扮,使食客饱腹之余还能欣赏到以千年开封历史人文为主线,将现代时尚元素融入历史传统文化的大型室内歌舞秀《千回大宋》。

被开封市民誉为开封“新地标”的公益性文化旅游项目——开封文化客厅——紧邻北宋皇宫遗址所在的龙亭公园。文化客厅在原东湖逸园大酒店的基础上改造完成,由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河南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下属企业负责日常管理。

它的展厅部分分为上下三层,以全面、系统展示地域文化为主旨,长年免费向公众开放。一楼展品包括宋徽宗的《秾芳诗帖》、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米芾的《研山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宋代书画名作的复制品。二楼通过实物展品及3D全息技术展示开封从“夏都老丘”、“启封大梁”到“隋唐汴州”、“宋都东京”的历史变迁。三楼为文化交流区,设置有开封木板年画、大宋官瓷、中国汴绣大师工作室和北宋茶文化体验馆。

自2015年5月1日开放至今,開封文化会客厅共接待观众30多万人次,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上百场,还与地方政府、大中学校、企事业单位合作,邀请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优客工场董事长毛大庆、台北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周功鑫等文化名人为开封市民、青年学生举办“文化大讲堂”。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开封市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河南开封市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成立
开封市祥符区开展“消夏义诊送关爱”活动
谁远谁近?
旅游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开封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