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及大奖圆满举行

2017-08-16 05:44王欣欣
世界建筑 2017年7期
关键词:银奖建筑师建筑设计

2017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及大奖圆满举行

HKIA Cross-Strait Architectural Design Symposium and Awards 2017

1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在论坛现场

2 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主礼嘉宾

3 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现场

4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署理财政司司长陈家强教授在颁奖礼现场

6 主礼嘉宾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署理财政司司长陈家强教授与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活动筹委会主席、专业组评委及学生组评委合影

6 2017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奖杯,由王天佑先生设计

由香港建筑师学会主办,两年一度的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及大奖已于2017年6月17日在香港JW万豪酒店圆满举行。设计论坛成功启发了两岸四地的建筑师就别具创新的建筑议题进行讨论,并分析现今两岸四地建筑项目所面对的挑战及机遇,晚宴上亦公布了备受国际建筑界关注的建筑设计大奖得奖名单。

香港建筑师学会今届再次联同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深圳市注册建筑师协会、台北市建筑师公会及澳门建筑师协会举行此次论坛及大奖颁奖晚宴。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陈沐文建筑师表示:“今届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以‘高速、高密、多元建筑’为主题,一方面为来自内地、香港、台湾及澳门的建筑精英提供重要的交流平台,同时亦借着表扬业界在过去十年间,于创建共融环境及促进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为两岸四地的优秀建筑予以肯定。”

2017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及大奖筹委会主席戚务诚注册建筑师表示:“今届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将承传过往两届的传统,诚邀业界精英将各地的独特建筑文化带到此平台进行交流,以进一步提升整个地区的建筑设计水平。”

2017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

2017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筹委会主席陈泽斌建筑师表示:“今届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邀请到多位拥有丰富经验及杰出地位的建筑师担任讲者,分析现今两岸四地建筑项目所面对的挑战及机遇,探讨改善现况的可行方案,并讨论如何透过多元设计及功能以迎合不同用家的需要。”

本次论坛蒙两岸四地及海外多位著名建筑师答允担任讲者,分享极具启发性的见解。论坛讲者名单简列如下(排名不分先后)。内地: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雄建筑师,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高级建筑师陈一新博士,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龚维敏教授,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申作伟建筑师;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筑署建筑师陈泽斌建筑师、钟鸣昌建筑师、林余家慧建筑师太平绅士、李翘彦建筑师、曾伟伦建筑师、温灼均建筑师,香港建筑中心主席陈翠儿建筑师,Farrells董事斯蒂芬·克鲁梅克(Stefan Krummeck)建筑师,王欧阳 (香港) 有限公司高级董事林秉康建筑师,香港建筑师学会原会长吴永顺建筑师;澳门:LBA丨Architecture & Planning合伙人及执行董事弗朗西斯卡·卡洛塔·布鲁尼(Francesca Carlotta Bruni)建筑师、澳门建筑师协会理事苏伟图建筑师;台湾:半亩塘环境整合集团创办人江文渊建筑师、国立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专任教授兼人文社会学院院长曾成德教授;海外: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院长塞西莉·安德森(Cecilie Andersson)教授,法国JFA建筑事务所创办人雅克·法瑞尔(Jacques Ferrier)教授,瑞典White Arkitekter 建筑事务所建筑师萨拉·格兰(Sara Grahn)教授,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奥勒·古斯塔夫森(Ole Gustavsen)教授,美国帕森设计学院建筑环境学院前院长布赖恩·麦格拉斯(Brian Mcgrath)教授、建筑师,丹麦奥胡斯建筑学院院长托本·尼尔森(Torben Nielsen)教授。

2017年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专业组别得奖名单

2017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筹委会主席卢林建筑师表示:“2017年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的专业组别,为两岸四地的建筑师带来一个互相观摩的机会,并同时以此表扬优秀的建筑设计,在创意、营造宜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及建筑设计的知识承传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有关大奖目的是表扬两岸四地建筑师于过去10年内建于内地、台湾、澳门及香港四地的卓越建筑。提名期内,业界反应十分踊跃,香港建筑师学会收到接近200个参赛作品,竞逐8个建筑类别奖项,所有参赛作品的质素均极高,经过多位国际和两岸四地著名建筑师的严谨评审后,最后选出金奖、银奖和优异奖的得奖作品。

专业组别得奖名单:

(A)住宅类,银奖:香港房屋委员会,华厦村;黄介二建筑师事务所,宜兰张宅。优异奖:境衍设计有限公司,山邑家;深圳市华汇设计有限公司,西安华侨城壹零捌坊;深圳市华汇设计有限公司,深圳万科金域华府;深圳市华汇设计有限公司,广州万科蓝山。

7 住宅类银奖:香港房屋委员会,华厦村

8 住宅类银奖:黄介二建筑师事务所,宜兰张宅

10 住宅类优异奖:深圳市华汇设计有限公司,西安华侨城壹零捌坊

9 住宅类优异奖:境衍设计有限公司,山邑家

11 住宅类优异奖:深圳市华汇设计有限公司,深圳万科金域华府

12 住宅类优异奖:深圳市华汇设计有限公司,广州万科蓝山

13 商业类(办公大楼/酒店)金奖:嘉柏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

15 商业类(办公大楼/酒店)银奖: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延安中路816号修缮项目—解放日报社

16 商业类(商场/商城/步行街)银奖:汇创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长沙叮叮创意中心

17 商业类(商场/商城/步行街)银奖:许华山建筑师事务所,Giwas Ali 餐厅

18 商业类(商场/商城/步行街)优异奖:贝诺,天环

19 社区、文化及康乐设施类金奖: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原名北川地震纪念馆)

21 社区、文化及康乐设施类银奖:深圳市华汇设计有限公司,武汉万科茂园

20 社区、文化及康乐设施类金奖: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范曾艺术馆

22 社区、文化及康乐设施类优异奖:立联合建筑师建筑事务所(立·建筑工作所),毓绣美术馆

23 教育及宗教项目类金奖:姚仁喜|大元建筑工场(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法鼓文理学院

24 教育及宗教项目类银奖: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英皇佐治五世学校—演艺大楼

25 教育及宗教项目类银奖: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

26 教育及宗教项目类优异奖:郭俊沛建筑师事务所,云林县古坑乡草岭生态地质国小学重建

27 运输及基础建设项目银奖: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南站

28 运输及基础建设项目银奖:例程建筑师事务所,富里车站

29 运输及基础建设项目优异奖:Farrells Limited,北京南站

30 运输及基础建设项目优异奖: Vasconi Architectes ByThomas Schinko,源·区

31 社会福利建筑类金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筑署,东区环保站

32 社会福利建筑类优异奖:雅桥创作室,一鸣空间—善用都市闲置空间

33 社会福利建筑类优异奖:禾磊建筑,华山绿工场

34 未兴建项目建筑方案设计类优异奖:凯达环球有限公司,台北欧洲学校—高中校区改建项目

35 未兴建项目建筑方案设计类优异奖:广州市冼剑雄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珠海市基督教珠海堂

36 未兴建项目建筑方案设计类优异奖: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浦东国庆寺修缮改建工程

37 特别评审奖银奖:沉庭增建筑师事务所,浮光之间

38 学生组别金奖:梁安裕,Speed, Density, Diversity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39 学生组别金奖:郑皓元,高速、高密、多元及模糊的界线

40 学生组别银奖:侯仲楹,高速、高密、多元及反省,围墙造园:以墙为骨干的工业遗址边界修补

(B)商业类(办公大楼 / 酒店),金奖:嘉柏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银奖:姚仁喜 | 大元建筑工场(会元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函谷山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延安中路816号修缮项目——解放日报社。

(C)商业类(商场 / 商城 / 步行街),银奖:汇创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长沙叮叮创意中心;许华山建筑师事务所,Giwas Ali 餐厅。优异奖:贝诺,天环。

(D)社区、文化及康乐设施类,金奖: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原名北川地震纪念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范曾艺术馆。银奖:深圳市华汇设计有限公司,武汉万科茂园。优异奖:立联合建筑师建筑事务所(立·建筑工作所),毓绣美术馆。

(E)教育及宗教项目类,金奖:姚仁喜 | 大元建筑工场(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法鼓文理学院。银奖: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英皇佐治五世学校—演艺大楼;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优异奖:郭俊沛建筑师事务所,云林县古坑乡草岭生态地质国小学重建。

(F)运输及基础建设项目,银奖: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南站;例程建筑师事务所,富里车站。优异奖:Farrells Limited,北京南站;Vasconi Architectes By Thomas Schinko,源·区。

(G)社会福利建筑类,金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筑署,东区环保站。优异奖:雅桥创作室,一鸣空间—善用都市闲置空间;禾磊建筑,华山绿工场

(H) 未兴建项目建筑方案设计类,优异奖:凯达环球有限公司,台北欧洲学校 - 高中校区改建项目; 广州市冼剑雄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珠海市基督教珠海堂;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浦东国庆寺修缮改建工程。

(I) 特别评审奖,银奖:沉庭增建筑师事务所,浮光之间。

2017年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学生组别得奖名单

为了进一步提升各地建筑系学生的水平,并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2017年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特设学生组别,让两岸四地的学生聚首一堂,互相交流学习。提名期内,两岸四地学生反应非常踊跃,香港建筑师学会收到接近100个参赛作品,经过学生组评委的严谨评审后,选出各得奖作品。

2017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学生组别委员会主席、香港建筑师学会义务秘书长朱海山建筑师表示:“今年的学生组别赛事非常成功,以‘高速、高密、多元及任何由学生提出的独特概念’为题,邀请他们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带来新点子。有关比赛促进了大中华地区建筑系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为两岸四地建筑系毕业生将来的发展奠下重要基础。”

学生组别得奖名单:

金奖:梁安裕,Speed, Density, Diversity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郑皓元,高速、高密、多元及模糊的界线。

银奖:侯仲楹,高速、高密、多元及反省,围墙造园:以墙为骨干的工业遗址边界修补。

铜奖:陈友轩,高速、高密、多元及时间;卢玮,高速、高密、多元及重塑邻里关系;王子瑞,高速、高密、多元及共生。

为加强公众对优秀建筑设计项目的认识与兴趣,香港建筑师学会将公开展出荣获2017年度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之金、银、铜及优异奖的得奖作品,公众可免费参观,详情将在2017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及大奖官方网页上公布,敬请密切留意。网址:http://www.hkia.net/cadsa/2017/

41 学生组别铜奖:陈友轩,高速、高密、多元及时间

42 学生组别铜奖:卢玮,高速、高密、多元及重塑邻里关系

43 学生组别铜奖:王子瑞,高速、高密、多元及共生

就此次两岸四地论坛及大奖的相关情况,本刊采访了各地建筑师代表及专业组、学生组大奖评委。

吴永顺/Vicent NG

香港建筑师学会原会长

WA: 香港建筑师学会主办的两岸四地论坛及大奖,迄今已成功举办第三届,您认为该活动在两岸四地建筑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吴永顺:我觉得这个两年一度的活动,能够让香港跟两岸四地——内地、澳门、台湾,有一个很实在的交流。因为每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发展、不同的项目,做这个活动能够让不同地域的建筑师有一个交流、有一个聚会。举办这个比赛,也可以推动更多优秀的建筑设计,让各地的建筑师都交流一下、互相鼓励一下。

WA: 作为连续参加两岸四地论坛及大奖活动的代表,可否分享下您个人的细微体会?

吴永顺:我相信建筑师互相交流、互动,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你所处城市的环境与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尤其是现在,很多技术的发展都是很快的。所以我们的技术交流,应该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实现的。从上一届2015年和2017年对比的话,从参与者的积极性来说,我相信是有不断的进步的。可能第一届的时候,其他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参加比不参加好。那到第二届,然后你看见其他人,他也拿这个奖,那我也希望拿这个奖。那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来的,增加我们这个奖项的影响力。

WA: 您上午主持了“高速、高密——两岸四地建筑”的论坛,您认为两岸四地建筑设计现在面对哪些问题?香港建筑师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吴永顺:其实我们也很珍视香港这个地方,我们经常说,香港就是一个地小人多的地方。现在也有很多人说,我们生活环境有很大压力、很拥挤,那其实这个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但其实这个高密度对环境也有很多的好处,比如说我们香港有40%的地方都是郊野公园(country park),这个高密度的城市规划,能够令我们有一个对这些郊野大自然的保护。我们只需要30分钟、甚至不到一刻钟,就可以从密集的城市去到郊野的地方,无论是一个郊野公园,还是海滩,接触大自然。如果不是高密度的高楼大厦,而是用低密度的低楼房分布出去的话,那就没有这些大自然的地方了。

再举一个我自己比较熟悉的例子,海滨的规划。我们香港有一个很好的维多利亚港。过去多年来,香港有地,要更多的土地,那往哪里找?于是就在这个海去填一些土地出来。过去几十年,就是从维港的土地填海。突然间十多年前,大家都觉醒了,这样填下去我们的维港都没有了。虽然有了更多的土地,但是最珍贵的海港就没有了。于是政府就立法,这个维港不可以再填海了。所以有一个现象就是,其实我们的维港是香港一个很珍贵的市场,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的海滨城市,市民都很容易到达这个海滨,享用、欣赏很多活动,比如说澳洲、新加坡以及很多欧洲的城市,中国大陆也有,台湾可能也有。因为我们的海岸线不断地迁移,所以从来没有做好海滨的工作。因为这个海滨都不是永久的,几年之后又往外填了。那后来我们发现,从地铁站到海滨没有路,只是不断建大的高速公路,但是就没有行人可以方便从这个内城走到海滨的途径。

对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我们要思考这个城市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景观,会不会因不断的建设而受破坏。比如在香港,海景房的楼房价值就会很高。所以很多的建筑都一字排开,由于商业的需要而影响了城市的通风,也就是所谓的“屏风楼”。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是香港的整体建筑环境。我们跟政府说,你要做一些事情。其实建筑师有时候改变,向政府去提出一些意见,目的不会是建筑师好,而是会增加整个城市的宜居度,增加这个宜居度。我相信这也是建筑师,尤其是香港建筑师学会所承担的一些社会责任。

龚维敏/GONG Weimin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WA: 您上午参加了“高速、高密——两岸四地建筑”的座谈环节,您个人认为,两岸四地建筑设计现在面对哪些问题?您认为内地建筑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将如何引导这种趋势的发展?

龚维敏:在整个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大陆,我们这两岸四地的城市的建筑发展的一个状态,确实有很多可以讨论的话题。我个人在最近若干年里,的确也做过一些高密度的项目,但是我比较多的参与的是跟大学校园相关的一些建筑设计。所以在今天的论坛里,我回应的地方是关于高密度校园建筑。从校园项目的角度,比如深圳大学校区的一些工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也折射了这个城市高密度的发展、一种高速高密度发展的状况。

高密度作为一个城市现象来说,在中国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像深圳、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都属于非常高密度的城市区域。我们面对的问题可能会有差异,但可能在很多方面,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另外,高密度的城市发展,也带来的一个很典型的问题——使得城市空间比较单调,城市建筑中的生活也比较单一化。这当然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如何研究城市的垂直向度、垂直城市这样的设计,以及如何将此类想法和设计落地,我觉得是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在这一点上香港好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在深圳,我们在地下空间上的整合已经比较成功。过去,一个楼下面一个地下室,现在可能开发商也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如果地下室互相联通,就更加有利于地下空间的开发。

总的来说,我觉得高密度城市发展的方向还有很多,特别是应该走向的是那种综合化的、从地下到空中的立体城市的发展方向。然而从法律、制度等等这些非常基础性的制约条件方面,有待更多的研究。

WA: 作为香港和内地建筑师间合作的代表,可否分享下您的体会?您对两岸四地建筑师间合作交流有哪些期待?

龚维敏:我们跟香港的建筑师会打一些交道,跟香港的一些学校也有过合作。合作都是做内地的事儿。我现在也是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经过了培训。内地和香港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区别的,包括所有的工作程序、法规,甚至比方说,香港都是用英尺来计算面积的。

在我看来,我们更多是希望内地建筑师能不能到香港来或者在国际上干点事儿。我的关心点就是,我们怎么样能够具备更好的一种国际化的能力。现在是香港往我们这边走,我们走不出来。这恐怕是非常大的一个区别。但是内地不是没有好的建筑师,我们也有好的建筑师。我的意思是,我们的互相融合应该更多的是互相的,而不是单向的,双向的可能会更有意思点儿。

曾成德/David Tseng

国立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专任教授兼人文社会学院院长

WA: 作为本次两岸四地大奖学生组的评委,您认为此次竞赛获选项目是否达到了您的标准?您对结果是否满意?哪些项目最令您印象深刻?

曾成德:我还蛮满意的,总体水准蛮高的。我发现,对于现在的年轻一代,我们题目定好了,比如说“高速、高密、多元”,结合他们心里已经有的议题,他们都能够从所关心的议题回想“建筑是什么”。所以,这相当清楚地展现了,年轻一代在思考建筑上面已经与我们不同。比如说像我们这一代,或者是过去这一代,有的想的是关于建筑语言、有的是关于建筑密度、面积或效率的,等等。他们想的是非常真实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获奖的这些作品对建筑的看法,都非常清楚地定义了那个问题,而像“高速、高密、多元”这些,几乎是定义问题的条件。我们经常说建筑是什么?建筑是“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包含了环境、函构,还有条件的方面。函构和条件是定义建筑的,我看到这些学生在这上面都能够应对,并且试图找到解法,我觉得很好。

在获奖的6个作品里,我举一个年轻学生的例子。这是台湾的一个学生,这是他学建筑的第4个学期,他试图从台南的那种非常传统的乡镇、城市里面的一个非常小的开间、街屋里,去找一个可以作为渗透性的公共空间来穿越。他思考这个旧的建筑类型可以怎么样用新的方法来运用,而不是把它拆掉。他所想的是这些都市里的纹理是这么的细密,应该怎么做?所以我非常喜欢。

那么另外还有一个是香港的学生,她所做的事情呢,其实可以说是通过住宅设计,重新定义未来的家庭结构。假设我们目前理解的这个21世纪的经济是一种共融的主义。那这种共融的主义里面,是不是需要一个人这么一大间房里看电视,那些不生小孩、或者只生一个小孩的台湾年轻人,是不是更愿意有公用厨房、公用客厅,共享一样的空间,这也就是集合住宅的想法。他的作品,就几乎在触碰这个问题。还有,将来一定会很严重的“银发族”、老龄化的问题。老年人的生活怎么办?但其实老年人可以帮其他的年轻人带小孩,甚至不是带自己的,这样可以互相学习,老年人也不会失智。所以整个家庭的结构,在住宅设计上可以改变。这么年轻的女孩子可以想到这些,我自己是非常喜欢的。

还有一个台湾的学生,他做的是台湾后工业。台湾高雄是一个工业城市,有非常多的遗址是污染性的,现在要改变成一个公共的花园。可因为以前有一道非常高的类似围墙的钢构,该怎么办?他不仅仅是触碰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像柏林围墙的问题,而且还触碰地景,地景跟公共空间、建筑之间的关系。

同样,一个香港学生的作品在问,处理污水的污水厂可以怎么样使人意识到,水对于我们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做一种环境资源的教育。

还有一个孩子,他谈海洋。海洋是我们要面对的终极问题。面对海洋垃圾、海洋生物的问题,他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水族馆,里面的空间设计做得极好。另外,他在做设计的过程当中,还发现他的那个基地附近,台湾的基隆附近,有一艘游轮沉没了,在漏油。他发现油会浮在水上,鱼因为没法呼吸会死。于是他想到他的房子设计成怎样可以去捕获海上的浮油。在这个空间里面,极动人的光线透过水,可以看到水生物的空间,以及在生态方面,他都想了一些方法。这么年轻的孩子,他23岁,他可以做这些事情。

像这些案例,我作为一个评审、作为一个老师,看到都极度兴奋。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够多看到这样的学生项目。

WA: 作为参与两岸四地建筑交流活动的建筑教育者,请问您对两岸四地建筑教育的现状有什么想法和期望吗?

曾成德:针对这次比赛,相比之下,大陆的参加者比较少。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同学参加这个比赛。我们这次入围的作品中有几个是来自大陆的,我也时常到大陆去评图。我在台湾碰到的来自大陆的人才,他们做的设计,是很好的。我非常想鼓励他们多花点时间来想想看、可以如何参与这个世界的行动。我们今天可以创造的建筑,怎样结合一些社会问题,然后怎么企图去想象它可能的解决方法。中国是强国,中国学建筑的孩子要更有世界观,这个也是我对中国学建筑的孩子的很大的期望。因为凭良心讲,大陆的学生非常优秀,我希望他们能够看得更远、更能立志。

WA: 您对两岸四地建筑师间合作交流有哪些期待?

曾成德:台湾到大陆去的人非常的多,尤其是比我再年轻一辈的,大概50岁以下的。同样的道理,从香港看大陆,或者从大陆再回望香港和台湾,彼此都觉得有趣的地方。到台湾来,喜欢台湾的某一种城市特点,那么我们去大陆则是对大陆建筑的水平,可以如此迅速地进步,而且是自发性的进步,包括国际型的大型建筑公司的建立,我们都觉得非常了不起。两岸之间的合作,我知道的有一些。比如,我知道台湾有一些事务所去大陆成立分公司,然后里面的员工是大陆的建筑人才;可是事务所跟事务所之间的合作,我现在看的还不多。我想影响的因素可能比较复杂,比如建筑师所生长的环境、接受的训练、同学或者同志情意,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才更容易培养。我也不是很确定,这是一个好问题。

对于合作,我当然期待。我有一些机会去内地的设计院看看,另外还参加了远东建筑奖的评审,和一些大陆的建筑师和学者相熟。我觉得当代设计院的作品也非常优秀,这些年轻设计师在设计院里面,也许外面的人不见得看得到这些工作室的项目,但是真的是不错。不过设计院的活动,台湾建筑师怎么进去等等,我不是很理解。同样对于香港,我也不是很了解。希望海峡两岸各种形势和条件可以更好一点,让我们能够彼此学习。

布赖恩·麦格拉斯/Brian Mcgrath

美国帕森设计学院建筑环境学院前院长、教授

WA: 作为上届的评委以及本届专业组的评委会主席,您认为本届参赛作品及获奖作品的情况,有何值得注意的变化?

麦格拉斯:实际上,在看到参赛作品之前,我就曾经设想过这届比赛的情况,因为评委会曾向我征询关于本届比赛主题的意见。我注意到,上届有很多高速地铁火车站和商业开发项目的作品,我知道这类建设至少在中国大陆已经有所减少。据我所知,近年来各地在文化和教育类的建设上有更多的投资。于是,我们提出了“高速、高密、多元”这个主题。我认为中国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快速发展,中产阶级创造和积累了财富,而后,出现了将建筑引导向文化、教育、制度方向的认知。所以,当我们看到参赛作品时,很明确地发现,最多的作品就在这些类别,最高质量的作品也在这些类别。类似购物中心这样的商业项目越来越少,毕竟在近10年到15年间已经形成了一定固有的模式。而一些较小规模的、偏向文化方向的建筑,在创意方面,则更具新意。我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一种社会需求,是一种商业生活的替代趋势。

对于这种变化,我认为是一个历史发展趋势。在美国,工业化发生在20世纪之初的大财富时代,著名的实业家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将大部分的财富用于捐赠在美国各地建造图书馆,因此无论你去到美国的哪个大学或图书馆,绝大多数都是他捐赠的。我认可这种建筑现象,因为我见证过它在美国历史中的发展。工厂逝去了,但图书馆、博物馆和大学依然树立,因为它们是用属于上一个时代的财富重新建造的。我在这届大奖的几个大类中看到了这种变化的发生,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WA: 您认为此次竞赛获选项目是否达到了您的标准?您对结果是否满意?这次竞赛哪些项目最令您印象深刻?

麦格拉斯:我对本届的结果感到满意,特别是对于我刚才提到的类别。我认为社会创新类和未建成类还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些类别,正应是年轻的建筑师在临时性建筑和社会创新建筑上表达新想法的机会。在这些领域,我们没有收到很多的参赛作品,社会创新、未兴建成项目、临时建筑类别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我们这次还设立了一项评委会特别奖,颁发给一个临时性建筑项目。

以住宅类别为例。上一届,大部分参赛作品都是高密度高层住宅项目。而今年入围的项目包括了3个低层高密度的大陆项目,好像来自同一个开发商。还有几个台湾的小型住宅,在处理与环境的关系上,设计非常新颖。不过最让我觉得特别的是一个香港的工业改建为公共住宅的项目。这个项目的特别之处,重点不是建筑设计多么令人惊叹,而是在香港这种地方、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创造经济适用住宅、以及保留和建造低价住宅所付出的努力。每个类别,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项目,就不逐一举例了。

WA: 作为美国建筑师及教育者的代表,可否请您分享一下您对建筑教育与建筑师职业发展的看法?

麦格拉斯:我可以从评委会构成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不仅来自美国,更来自于美国沿海城市中的纽约;因此我们在纽约遇到的问题,和香港、台北、上海这些高密度的城市具有相似性。可能在欧洲的一些城市,特别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城市的生活质量是我们所向往的。但是与美国相比,它们是低密度的国家,尽管他们都需要面对移民问题等吸纳外来文化的问题,但更具社会凝聚力。与欧洲的城市相比,纽约的发展更为迅猛和密集;而对于一些亚洲城市来说,纽约又是一个相当古老和缓慢的城市。因此,作为评委会的一员,从评委会构成来讲,我似乎是一个处在中间的代表。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经历了模拟到数字化的转变,是建筑教育全球化的第一代。我的一些学生,现在已在香港和中国其他地方从业、执教。自1987年以来,我曾在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参与工作坊和研究的教育交流。30年过去了,可能又经历了好几代人,而我很幸运地处在教育全球化开始的时期,见证了发展和变化。纽约是这样的城市之一,世界各地的人以建筑为共同语言而聚在一起。我们无需担心过多复杂的问题,人们的共同语言就是对于建造环境的热爱。□(采访及文字整理:王欣欣)

猜你喜欢
银奖建筑师建筑设计
胖胖的“建筑师”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2017“中国儿童”风采模特
当建筑师
建筑设计的困惑
入围2016 IDEA金银奖的18款科技类产品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雨中普京(华赛银奖)